从中西生命意识角度分析哈姆雷特问题对《活着》的影响论文_杨云会

从中西生命意识角度分析哈姆雷特问题对《活着》的影响论文_杨云会

杨云会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研究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生命的困惑——To be,or not to be. 也成了人们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文明就像是“杂多的一”,所以,哈姆雷特问题,不仅是西方人的问题,也是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回答了这个问题。《活着》讲述了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活着”的故事。本文旨在运用哈姆雷特命题来研究余华的《活着》,看余华如何用“活着”来回答哈姆雷特问题。面对生命的黑色幽默,我们应怀着一份坚定地信念——不是用死亡去面对,而是用活着去超越。希望通过对这两部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掌握什么是哈姆雷特命题,同时开辟余华《活着》研究的新方向,新领域。

关键词:哈姆雷特命题;《活着》;死亡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四大悲剧之一,它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罪恶与社会本质特征。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人们称之为“英国戏剧之父”。

一、中西生命意识

(一)对生命的共同关注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一个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中西方哲学都会讨论的问题之一。生死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经验,生和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不论是哈姆雷特对生死的困惑,还是福贵对生的渴望与不放弃,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力还是义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对生命个体而言,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我们应如何对待死亡,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些有关生死的问题,古今中外多少人们都在讨论着,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共同关注着这个问题。哈姆雷特和福贵是中西作品中所塑造的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对死有深刻的理解,他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使他最终领悟了死亡的涵义。福贵则是一直向生的,他认为活着就是希望,从未想过死去。

(二)不同文化下的差异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生死观也显示出不同的内涵。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存境遇下,个人的含义往往会有微妙的侧重。正是文化差异影响着哈姆雷特与福贵的选择,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同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很具代表性,儒家的生死观多从生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可谓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儒家文化则是一种乐生安死的文化。道家是一种自然之道的生死观,强调顺其自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人都是会死的,生死是自然而不可免的事情,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大道的运行,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西方文化有不同于中国的历史基础和传统,对于生死的看法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西方哲学对人的生命也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哈姆雷特生与死

(一)哈姆雷特生的使命与苦难

哈姆雷特本是快乐的王子,可是叔父克劳狄斯篡权毁了他的一切,打破了他的人生,父王暴死、叔父继位、母亲改嫁,这一切的真相都被克劳狄斯的诡诈,奸恶所掩盖,当老父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真相时,哈姆雷特惊呆了,于是他决定要把这些被掩盖的事实告之于众,还原真相,揭露叔父的罪恶,但还原真相并非易事,苦难使他的复仇一再延宕。

(二)哈姆雷特死的困惑与恐惧

哈姆雷特的主体意识始终是含混的,他一直试图控制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却摆脱不了现实的束缚。他意识到自己无法自由,于是变得越发困惑、担忧、焦虑。畏死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本能反应,那些不怕死的人,要么是对死亡已看通透,明白了死亡的真意;要么是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生无可恋,只求解脱。所以,哈姆雷特对于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是可以理解的。

二、从哈姆雷特问题分析《活着》

(一)哈姆雷特的生与福贵的生

首先,哈姆雷特与福贵的生存状态都是由先前的无忧无虑到后来的悲剧重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哈姆雷特本是一个过着快乐大学生活的“幸福王子”,正如他心爱的女孩奥菲利亚所说的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苑、举世注目的中心。”命运的玩笑让快乐的未来君主不得不在现实中徘徊、挣扎。福贵在他的死亡幽默上演之前,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少爷,没日没夜的吃喝嫖赌,无忧无虑。只到他败光家产,悲剧也就此拉开帷幕,破败前他不懂伤心,破败后他没资格伤心,只能拼命好好活着。

其次,哈姆雷特和福贵活着都要承受生命之痛,不同的是哈姆雷特犹豫的活着,福贵带着希望坚强的活着。哈姆雷特要忍受父亲死亡带来的打击,还要忍受自己欲死不能的生存之苦。福贵要忍受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在不知不觉中只剩下他和老牛相依为命。

最后,哈姆雷特和福贵都在反抗中活着。哈姆雷特对抗的是口腹蜜剑的叔父克劳狄斯,剧中他们两人的人物形象是最为突出的对比。克劳狄斯是封建反动势力的代表,是扼杀人文主义的狡诈、伪善的形象。他创造了老国王被蛇蛰死的假象,隐藏了他杀兄娶嫂的罪恶事实。其实克劳狄斯在他自以为哈姆雷特还不知道真相之前,他并不打算杀了哈姆雷特,只是采用说服的方式劝解哈姆雷特,他劝告哈姆雷特,固执不变的哀伤,是一种逆天驳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应有的举动。福贵则是以生抗死,用活着去超越死亡。

(二)哈姆雷特的犹豫与福贵的坚定

哈姆雷特的犹豫一方面是来源于他心底的怯懦,害怕敌人的强大力量,害怕社会的黑暗,他的怯懦使他将一切交给命运。命运之说是个人自我安慰的一种精神出路,是将所有的牢骚和责任推给一种虚拟的异己力量。当有些问题我们无法解释清楚时,会习惯性的将其归因于命运,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也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在《活着》中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中潜在的那股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或许不明显,但时时刻刻都支撑着福贵的灵魂。人生的苦难,亲人的相继死亡都没使福贵放弃。余华认为,福贵是他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福贵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福贵活着。这就是福贵的坚定。余华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了苦难的实质,也让我们深思:面对生活,我们该有怎样的态度,福贵对生命的挚爱和敬畏告诉我们要有顽强的生命信念。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尊重生命,舒展生命。

(三)强大命运脚下的忍耐

《活着》是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他用轻松幽默诙谐的笔调从容的展现人生,超越人生,对苦难的叙述不是余华的目的,承担能力才是他执着的表达。福贵和亲人们以生抗死,用不争之争的方式与命运较劲,没有屈服和顺从,多的是忍耐与坚韧。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

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在艰难困苦中百般忍受而活,即使是在地狱里也高唱着牧歌而活。小说最后是这样的意境: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们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老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其实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福贵的嗓音令人感动,他的声音充满了泥土的气息,那是鲜活肥沃的大地上活着的生机,在落日的余晖中像风一样飘扬。

四、结 语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最后稳定的状态,一切世俗之喧嚣都归于宁静。哈姆雷特的思索经历、心理成长历程,让他重新认识了世界,使他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纵观中西方传统文化生死观,比起西方人相信“神”的救赎和“上帝”保佑,中国的老百姓更相信活着就是希望,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如哈姆雷特在英国十六世纪末动荡的时局背景下,他的生死观是模糊的,纠结的。余华的《活着》很好的回答了哈姆雷特问题,告诉我们:面对生命的黑色幽默,我们应怀着一份坚定地信念——不是用死亡去面对,而是用活着去超越。

参考文献

[1] 张沛.哈姆雷特的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2] 王杰活着的艰难,艰难的活着[J].青年文学家,2009(6).

[3] 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4).

[4] 王芳.福贵精神双解———评余华小说《活着》[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2).

论文作者:杨云会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从中西生命意识角度分析哈姆雷特问题对《活着》的影响论文_杨云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