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企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的党建在围绕自身生产运营进行开展的同时,必须将政治优势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国企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优化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党建;国企;改革新途径
习近平在十九大讲话中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当前,在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程度的加深和进程的加快,新的矛盾不断地出现,国企党建有着越来越多的难题需要解决。由以往的经验可知,国企党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新形势下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中,只有不断给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个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企业制度。而优化党建工作是国企与时俱进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的新途径的研究十分不要且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企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国企党建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国企党建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有待巩固。在法人制度的国有企业当中,企业由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理事会共同管理,一些企业的重大决策直接由董事会集体研究决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二是部分国企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过于简化。健全的组织制度和党群系统机构是保证国企党建高中顺利开展的前提,但目前很多国企存在组织结构不健全、党组织部门合并以及党务工作过度监管等现象;三是部分国企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企业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附属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经营考核分离,没有专职的党委书记,缺乏必要的问责机制,最终造成了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相适应的结果;四是国企党建高中方式老化。部分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受到以往经验的束缚,方式落后,效果欠佳,无法发挥党建工作的效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国企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要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对党建工作进行优化,必须对党建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深入剖析、对症下药。就当前情况来看,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是党组织定位不明确。在国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我国国企中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企业党组织的定位比较模糊,并且这一现象在国企领导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改善,部分企业认为党组织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宣传和精神传达方面。党建这个没有必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建设和决策当中;甚至一些国企认为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就可以实现党对国企的领导。否定党组织建立的必要性。以上种种的错误观点导致国企中党组织的定位始终不明确,党建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二是党建机制不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阶段,国企党组织的运行机制相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工作的机制却并未出现质的改变,部分国企党建工作的开展仍然局限在已有的框架当中。从管理机制上来看,党委统管国企各个方面的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和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的改变十分必要;从决策机制上来看,缺乏体系化的决策机制,部分决策仅由领导主观决定,缺乏合理性,并且后期的任务执行也缺乏力度;从人才机制来看,国企的用人制度还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在进行人员任命的时候,容易忽视个人的工作的能力和品质作风,最终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意志;从约束监管机制上来看,缺乏明确的规定,监管内容的弹性尺度较大,造成监管层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的现象发生。
三是党组织缺乏先进性。目前很多国企的党建队伍没有专职的组织干部,大部分以兼职为主,这部分人员在进行党务工作时,由于自身对党建工作的基础流程和制度了解不深,而且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党务工作的开展结果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国企党组织对党员的学习教育不够重视,党员培训等教育趋势流于表面化和流程化,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联系到党员思想,缺乏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造成个别党员党性修养低,影响党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没有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国企领导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放到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片面地认为企业只要做好依法生产就可以,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完全脱离开来,领导干部自身不重视党建,不能按照党组织的相关制度办事,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国企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部分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有待提高,业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国企面临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部分党组织领导干部不能深入了解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无法发现并及时解决员工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这就造成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的新途径
1、加强思想建设,从观念上提升党建重视度
在新形势下,应当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思想政治进步相结合,通过完善的党建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党建活动开展来充分挖掘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潜力,使党建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生产做好服务。党组织在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时,必须坚持正确的速度的匹配,在国家的经济框架下,按照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要注意党员的政治素养对党建工作效果的影响。应当通过定期的学习教育,保持国企党组织的党员能够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并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党建工作上的新思路。
2、发展党建文化,以理念增强企业凝聚力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党建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企党员所要践行的文化,也包括能被广大企业员工所认可的思想与精神。首先,党建文化的建设重点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深入结合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其次,党建文化的建设要注意实践性,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党建工作的内容,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使企业员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国企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3、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
在完善党组织工作机制基础上,要进行监督个权利的制约机制的完善,强化党员团队的综合素质;要严格进行组织生活,始终秉持民主评议制度,使党建工作更加科学化;要给予党员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全体员工能够一起参与到党建工作当中,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深化改革贡献力量;要不断强化党风建设,杜绝贪污腐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让国企党组织带领企业更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正勇.浅谈深化国企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的党建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266+268.
[2]黄菲菲.基于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党建工作思路探析[J].大众科技.2016,18(04):128-129+149.
[3]左哲.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0(02):57-58.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国企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党组织论文; 党建论文; 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国企改革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