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会计信息论文,评价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财政部多次发布关于中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报告,报告中显示被抽查的绝大多数企业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如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五号)》中披露,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依法处罚了4701户企事业单位、425名直接责任人,共收缴罚款5596万元,查补税款10.26亿元等①。这说明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然而一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却难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出正确的判断,因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本文试图根据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构建适用于中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效地识别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接受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并通过传递实现其利用目的。信息向其接受者传递某一事件包含内容的同时对其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是信息的核心价值,是信息基本和首要的性质,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信息可能产生误导的负面价值。

(二)会计信息

在信息的众多类别中,经济信息与市场经济活动联系最紧密,而作为经济信息主要类别的会计信息,又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国际通用语言。会计信息是从原始数据输入、加工处理,再到对外输出结果,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并通过公开披露的形式对外传递的一种经济信息。

(三)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体现在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满足程度则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质量是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的标准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之和。质量的核心是满足需要,约束条件是成本效益,据此定义:会计主体为实现其目标而对外提供会计信息,该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需求的满足程度即为会计信息质量。

(四)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在分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归纳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因素,构建质量评价标准;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对需要衡量的信息进行对比,对其质量给出一个客观、全面地分析结论;根据分析结论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价。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会计信息质量,根据量化结果判断信息质量。为此,首先,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各质量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要求;其次,根据核心质量要求的性质分析影响及因素;再次,根据影响因素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逻辑分析

最新联合概念框架中基本质量要求层次由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构成,而本文的研究仍然选择将可靠性作为核心质量要求,其原因为:第一,如实反映原本是可靠性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狭义的可靠性。第二,中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因而将包括中立性、可验证性和完整性[1]等要求在内的可靠性作为基本要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谨慎性和重要性[2],各质量要求的主次关系和逻辑结构分析如下。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质量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要同时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两项要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越高、相关性越大,越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其决策就越有用。如果会计信息能够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会计信息不可靠,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如果会计信息不相关,将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进行决策。由此可见,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关键性的核心质量要求。

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要求,是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会计信息的前提是信息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真正内涵清晰易懂。如果信息不能为使用者所理解,无论其质量多高都不能实现其有用性,而信息能否被理解则取决于信息本身的易懂性以及使用者自身的能力两方面。

可比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是补充质量要求,对可靠性和相关性起着增强作用。当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从两组会计信息中识别出各自的经济现象,并由此进行决策就满足了相关性的要求。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次要要求,以可靠性为基础,对关键性要求起着补充作用。具有及时性的会计信息不一定相关,但是不及时的会计信息却一定不相关。因此,及时性作为相关性的一个保障要求,对核心要求进行补充,起着增强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能完全反映其经济实质时,应当按照经济实质来确认、计量和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综上所述,可比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是对可靠性和相关性所做的进一步补充与说明,共同支撑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重要性和谨慎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性要求,对可靠性和相关性起到制约作用。重要性是确认的前提,财务报告不可能详细披露公司所有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按照信息的重要性进行选择性披露,对核心质量要求起着制约作用。谨慎性是公司必须要坚持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性要求,通过谨慎性的执行,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在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当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最关键的核心质量要求,其他6项要求均是围绕二者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可比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的缺失不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无用,只是影响部分效果的发挥。所以选择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三、核心质量要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可靠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认为,可靠性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如实反映”和“中立性”。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发生并且具有相应合法凭证加以佐证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保证其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即如实反映。如果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仅无助于使用者的决策,还可能导致其作出相反的决策,可见,会计信息要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否则就不具有可靠性。

如实反映的关键是保持中立,而能否保持中立直接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相联系。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形成和对外披露,以及会计工作流程起着约束和监督的作用,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将公司治理作为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影响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如实反映和公司治理,能够设计出体现如实反映和公司治理的指标,即可满足衡量可靠性的质量。

(二)相关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性日益重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产生影响的通用信息主要是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等,如果能够提供有关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的会计信息,基本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即相关性。

资产质量包括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和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预期等,通过资产质量的披露,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判断企业经营规模、资产利用效果,并由此做出投资的决策。

盈利质量包括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盈利能力,未来盈利的持续性。如果能够提供反映盈利质量的会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判断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可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现金保障质量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地生存和良好地发展,没有相应现金流量支撑的企业利润不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现金流量还具有较好的财务预警功能,当现金流量急剧下滑时,预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会有问题。提供现金保障质量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综上所述,影响相关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质量,能够设计出反映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质量的指标,即可体现相关性的质量。

四、构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等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影响核心质量要求的因素,依据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逐一分析得出具体评价指标,从理论上构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便于量化,在设计指标时,根据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将提高质量确定为正向;反之,确定为逆向。

1.真实性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真实性和公允性审计时,如果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则出具其他类型的审计报告。因此,根据审计报告的类型可以判断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并作为评价真实性的标准。

2.现金保障质量

经营现金流量是最主要的现金流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是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为此选取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的代表性指标作为反映现金保障质量的评价指标。主要指标有: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销售收入越有现金保证,盈利质量越好。当企业现金流量运转状态良好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产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预期,企业也就倾向于对外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该指标是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现金保障性越好,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3)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综合偿债能力。该指标值越高,企业对其债务总额的承担能力越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意愿越强。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表示会计年度内企业总资产取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数量。该指标越高,企业资产的现金盈利性越好,资产质量越高,企业越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5)现金净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该指标越高,企业盈利收现能力越强,盈利质量越好。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3.资产质量

资产内部结构的不同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迥异的影响,在选取资产质量影响指标时,可以从资产的结构角度考虑。

(1)应收项占流动资产比重。该指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时,说明企业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反向的,因此,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逆向指标。

(2)未分配利润占资产总额比重。该指标若过低,可能对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当会计信息提供者尝试采取某种方法去消除其不利影响,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反之促使企业对外公布反映其实际情况的高质量会计信息。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4.盈利质量

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时,从不同角度选取与利润相关的指标最能客观并直接反映会计信息质量。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收入的比率)。营业利润是营业活动产生的利润,对利润的贡献最大。营业活动包括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相应的营业利润包括经营利润和投资收益。该指标反映营业活动的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该指标越大,盈利的可持续成长能力越有保障,盈利质量就越高,越有可能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故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2)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该指标表明利润总额中有多少来自经营利润,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经营利润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该指标越高,盈利的持续性越好,盈利质量越高,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3)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一定量的资产能够实现多少利润,反映投入产出水平。该指标越大,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企业越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越好。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反映自有资本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衡量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企业的经营者也就越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正向指标。

5.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要明确董事会、管理层、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规定对公司事务进行决策时遵循的规则及程序,是一种管理和控制公司的体系。因而在选取代表公司治理因素的指标时,应当从董事会、股权结构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方面进行。

(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组成部分,其规模的大小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董事会规模一般用董事会人数的总和来表示,当其人数过少时无法胜任应有的职能,影响履行其职责的效果;人数过多时可能出现董事的分工不明确且导致沟通、交流和协商困难,影响其应履行职责的效率。有研究表明董事会的规模与偏离值[(x-9)[2]/81]越小,董事会规模越适中,所以董事会规模为逆向指标。

(2)股权集中度。股权相对集中在一定数量的股东手中,其监督和激励越有效,越有利于提高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越有利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而选择股权集中度作为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之一。股权集中度通常以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评价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3)股权制衡度。当股权相对集中时,必须有一定的制衡机制,即股权制衡度。股权制衡度是将第二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加总求和后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得出。当股权制衡度较大时,董事会中的力量越均衡、投票权差距越小,某个股东越难控制董事会。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有效地牵制住大股东的权力施压,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4)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其流通股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上更加有效地行使投票权(即用手投票),更好地对公司管理层行使监控权;流通股股东可以通过随时行使抛售上市公司股票的权利(即用脚投票)、对内部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管理层会担心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因不真实而被公开通报或处罚,导致流通股股价下跌等恶劣情况的发生,因而更倾向于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该指标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指标。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得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如表1。

(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赋权

1.指标赋权的方法

不同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为此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体现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规范研究部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上述原始评价指标重新分类,实证得出的主成分结果代替原始指标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

2.数据样本的选取和来源

由于中国行业之间的生产经营特点、盈利能力和所面临的系统风险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保证研究结果更加准确,选取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制造业已在总体上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行业,在上市公司的数量能够保证研究样本的规模,且其财务相关数据的可比性和完整性较好,具有行业代表作用。因此,选择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满足一定的普遍性。

本文是以2012年度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为了保证数据有效,首先,剔除在最近连续三年(2009~2011年)的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中,存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其次,由于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条件、要求以及公司的规模等存在较大差异,公司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因此,本文剔除中小板、创业板及B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再次,剔除了ST、SST和*ST类的上市公司样本,这些公司由于连续亏损其数据的存在可能影响实证结果;最后,本文剔除了数据缺失及存在异常值的样本,共选取342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有效研究样本。

本文的行业分类标准参照的是中国证监会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指引,数据来源主要有国泰安数据库、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金融界网站。原始指标数据主要是由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公司治理等资料中的数据计算所得。由于篇幅所限,实证过程略,直接给出结果(见表2)。

提取方法:主成分。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采用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得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F(AQI),根据旋转后各主成分的贡献率计算综合评分值,即:

本文共选取5个主成分,找到综合评价体系的全部主成分系数,由此得出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是:

该公式对理论上所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利用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计算了中国食品、饮料行业29家上市公司的2011年综合评分值,根据综合评分值对该行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评价,说明本文构建的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www.mof.gov.cn)。

标签:;  ;  ;  ;  ;  ;  ;  ;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