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配置机制的变革、运作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机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以来,我国资源配置机制经历了从计划指标型向市场价格型的艰难变革。研究这一变革的机理、运作特点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资源配置是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首先要在不同经济主体间传递有关需求信息,并据此安排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分配。信息传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中介环节,信息传导机制的优劣决定资源配置的优劣。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资源配置机制,一个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主要由计划指标来执行传导信息的功能;另一个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主要由价格来执行传导信息的功能。
从理论上讲,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下,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起码要满足计划指标的制定者拥有最充分的完整的供求信息和计划的执行者忠实地执行和完成计划指标两个条件。在市场价格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起码要满足价格绝对遵照资源供求变动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两个条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满足计划指标型资源优化配置的起码条件是不具备的,亦即计划的制定者不可能拥有充分的信息,也难以解决计划的执行者的执行动力问题。那么,从最低限度看,计划的制定者能否做到拥有比较充分的信息,使计划指标比较靠近实际的资源供求呢?实际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具备这个物质条件。同样,在现实中满足市场价格型资源优化配置的起码条件也是不具备的。价格绝对遵照资源供求变动是不可能的,价格只能相对地围绕资源供求变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是不存在的,但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反对垄断,保护竞争,力求比较靠近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但国家能够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规范市场运作,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可从几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分析:首先,从家庭层次上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的制定者对每一个家庭所拥有的资源的掌握是很不充分的,很难形成一个充分合理的劳动用工计划和工资计划,劳动者的工资(价格)与其劳动力的价值扭曲,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必然受挫。另外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家庭所拥有的基本资源利用不畅,家庭收入也就不能实现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家庭拥有的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并且可以自由流动;家庭其他资源,比如家庭拥有的货币,不仅仅只是通过储蓄投资,而且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投资。这样,家庭资源利用就比较顺畅,家庭也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消费,实现家庭拥有资源条件下的最大的满足。计划指标型机制与市场价格型机制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家庭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配置的自主权、自由度不同,因而配置效率也不相同。
其次,从企业层次上看,我们知道企业资源配置与企业目标相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出(产量)计划指标为目标的,企业的供给靠上级下达的指标。上级分配的产量指标和供给指标不可能做到依据充分的资源配置信息,因而当供给不足时,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完不成产量计划;当供给过剩时,企业又可以不讲管理、不计成本,企业缺乏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动力。在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下,企业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赢利是直接的目的。它首先解决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动力问题,企业拥有支配资源的自主权,为了赢利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从经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激发出企业的活力。在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下,企业对资源的取舍是凭借市场价格信号;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价格是随资源供求均衡配置而相应变化的,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必然受价格的驱使。这样,从所有企业总体观察的企业资源配置同全社会角度观察的资源配置是一致的,即企业获得了充分的准确的资源信息,也就能够完成优化配置,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最大化。这里的讨论,有一个假定前提,即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是遵从资源供求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是以全社会市场机制成功运作为前提。在这一前提下,单个企业有没有资源配置失败的可能呢?完全有这个可能。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把握及其采取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单个企业的失败是正常的现象。一个企业经营失败了,这个企业的资源就流向另一个企业,可能造成另一个企业经营的更大成功。企业有死有生,但会从整体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就一个企业来讲,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其实就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失败,也就是对价格信息把握不准造成的失败。但就全社会企业整体来讲,价格信息总量是充分的,每个企业获取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这同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指标“先天性”的总量信息不充分、不均等是截然不同的。
再次,从宏观层次上看,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要保证信息的充分度,就必须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但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的盲目性是随时要发生的,不完全竞争也是很可能发生的。如何尽最大可能把盲目性压低到最小程度,把不完全竞争压缩到最小程度,以使价格传导保证最充分地体现资源供求状况,这是完善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的课题。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取代了完全放任的经济思想。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出台垄断的法律以保护竞争;出台产业政策以引导企业发展;出台调控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一系列宏观经济管理办法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调控经济运行,是以保证市场完全竞争、完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配置仍然实现了较高的效率。与此相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也不同程度地承认存在商品生产、流通和交换,却又以直接计划控制所有资源及价格信息,实行垄断运营。这样,就陷入了管理方式与生产基础(指商品生产)相矛盾的怪圈之中。当我们完全承认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不可逾越时,也就必须相应地改变国家管理资源和干预经济的方式,坚决实施政企分开(把企业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中彻底解放出来),打破条块分割及行业垄断,并通过制定法律来保护竞争,使价格信息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
我国在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转换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呈现出一些运作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走了一条先易后难的渐变式道路。社会经济资源包括的范围很广,从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向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转变,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应该是整个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的转换。但是,一下子在资源的各个领域展开机制转换,其难度很大,风险很大,改革的成本也很高。即使在某一种资源的配置机制转换中,一下子全部到位,难度也很大,风险也很大,改革的成本也很高。我国资源配置机制的转变采取了先易后难,逐渐变革的战略和策略。所谓先易后难,就是对物力、财力、人力三大资源,先从物力入手,进而改革财力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农村农业资源和城市工业资源的配置,先农村后城市,先农业后工业;对科技和管理资源的配置,先科技后管理;对管理资源本身则实行先微观后宏观。以上是从改革切入点上观察到的渐变性,即从一个领域逐步扩展为多个领域。观察对某一领域改革的切入,也是渐变性的。比如对同一种资源的价格先放开一部分(即由计划定价放开后由市场定价),允许价格双轨制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后放开大部分或全部。这种改革切入时序先后的差别、切入深度的差别,都体现了机制转换的渐变性。
第二,走了一条系统、综合、配套的改革道路。从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转向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尽管我国资源配置机制转换切入时序有先有后,每种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程序存在差异,但对过去20年改革的综合估量,我国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是一项综合的、配套的、系统的改革。可能在最初改革的总体设计中,人们并没有拿出一个系统的改革方案,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这一综合配套的改革。资源配置机制转换是一个大系统,各类资源配置机制转换是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也有机地联系着,子系统与子系统也有机地联系着。第一个子系统启动了,也就是大系统启动了,什么时候再启动其他的子系统,以及每个子系统启动之后转换的深度如何,都是按特有的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运作的。我国从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转向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的过程中,每个子系统的启动与运作都形成了连锁关系,一环紧扣一环,其系统性、配套性和综合性特征十分明显。
第三,走了一条低成本、小风险的道路。从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转向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改革。任何改革都要有成本、冒风险(风险本身也是成本)。资源配置机制转换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利益调整、矛盾交织、摩擦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一个稳定增长的居民收入水平和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都是计算改革成本时要权衡的内容。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摊子大,人口多,有特定的国民素质。我们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不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顾社会安定,而走激进的改革之路。激进容易激化矛盾,引发社会问题,以至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延缓改制进程。激进的改制,成本高,风险也大;而渐进的改革相对说来成本低,风险也较小。当然我们的渐进改革是积极的渐进,绝不是消极的渐进,更不是回避矛盾,不敢去触动矛盾。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也是一种挑战。面对挑战,要善于化解矛盾,使风险最小、成本最小。为什么能够做到低成本、风险小呢?主要是我们坚持了在矛盾和不同观点面前不争论、让实践去检验的原则。为了避免争论,或把争论压缩到最小范围,往往仅提出改制的最终目标,指出一个方向,而不去讲得过于具体。讲得过于具体,有些人可能很难接受,容易引起争论。当争论失去理性时,有可能引发大的风波,从而加大改革的成本。坚持不争论,让实践去说服人、教育人、引导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三
从总体上讲,我国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改制仍处在尚未完全到位的阶段。深入观察不难发现,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仍然不少,有些为深层次问题。概括地讲,这些问题就是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落后于财力、物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财力资源市场发展落后于物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具体地讲,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落后于生活资料市场的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落后于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二是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中,资本市场发展落后于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落后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知识和技术市场发展又落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三是精神产品市场发展落后于物质产品市场的发展。四是宏观市场发展落后于微观市场的发展。五是与上述情况相对应,在市场规则建设和管理上,精神产品市场落后于物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落后于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落后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落后于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落后于生活资料市场;宏观市场落后于微观市场。按资源分类和市场管理层次列举的上述多种不协调状态,反映了我国市场发育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反映了各类资源市场发育的程度不同以及各领域各层次市场管理水平的不同。只有当改变市场的不协调结构,各种资源市场都发展起来,各类各层次市场管理水平都上去了,才能说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全面到位了。
全面到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下形成的资源搭配格局被彻底打破,遗留的资源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基本解决,代之以新的资源搭配格局,即资源从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下的传统搭配序列状态,通过重组,在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下形成新的搭配序列状态。
按照系统科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目前我国资源配置正处于耗散结构状态之中,就是传统机制下形成的封闭的平衡稳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由于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而不再平衡稳定了。资源搭配格局,将从一种稳态经过“破”和“立”的过程而进入另一种稳态。前一个稳态是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下的稳态,后一个稳态是市场价格型资源配置机制下的稳态。当然在其中的任何一种稳态中,资源也在不断地流动,但这种流动相对于体制“破”与“立”过程中的资源流动,其流速要慢得多,范围要小得多。当前资源流动正处于体制上“破”与“立”的过程中,既要打破传统体制下的资源搭配格局,解决遗留的问题,又要构建新的体制,按新体制来搭配资源。
根据我国资源配置正处于耗散结构状态的判断,以及我国20年改革中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经验,实现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改制,今后的发展大体将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这是因为,当着物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转换基本完成之后,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将进一步加速,这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主观的力量、非经济的力量,只能顺应其势,推动它前进,而不可能阻止它的前进。有了这种认识,决策者们深化改制的信心将大大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和承受程度也将大大提高,必将推动改制在更广阔的领域加速进行。
第二,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配套性、协同性水平将大大提高。改革之初,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寻找打破传统的封闭的计划指标型资源配置机制的突破口上面,面对阻力,也碍于对改革效果的难以预见的顾虑,只能是干起来再说,摸着石头过河,还由于改革之初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实践的检验,任何人都不可能推出一个比较详尽的改革蓝图。但现在就不同了,我们已经有了20年改制的经验,资源配置处于耗散结构状态,不平衡的方面和内容一目了然,深化改制从何处入手明朗化了。这样就可能搞出一个综合性、配套性、协同性、系统性水平比较高的改制实施蓝图。
第三,资源配置机制转换将更加艰难,但仍呈现低成本、小风险的运行状态。如前所述,我国资源配置机制发生作用的格局仍不平衡,市场发育也不平衡,要在制度创新上填平补齐,就不得不涉及更大的资源领域,触及更深的层次,触及更多人的利益,可以讲,改制开始进入“雷区”,风险加大,困难增多。但我们已经具备了安全通过“雷区”的条件:一是通过20年的改制,现存体制的转换已经从计划指标型向市场价格型大大倾斜(人、财、物三大资源中物力资源市场基本形成,资本市场已启动,劳动力市场也逐步发育起来,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的部分已占优势地位);二是从决策者到老百姓的观念也已从计划指标型向市场价格型倾斜(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多数人赞成、参与和准备承受改制带来的变化)。进入“雷区”,虽风险犹存,困难仍在,只要态度坚决,慎重操作,措施有力,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和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四,我国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将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如前所述,我国资源及其配置机制转换正处在一个耗散结构状态中,各领域资源、各层次资源配置市场化发育很不平衡,解决这些不平衡,意味着新体制、新机制全面到位。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回想一下过去的20年改革,物力资源配置改制,大约从80年代初到90 年代初, 用了10年时间基本完成;人力资源配置改制,从80年代中期打开缺口到现在,已经用了十几年时间,但也仅仅叫市场机制启动了,离完成改制相去甚远;资本资源配置同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制进度,情况差不多。万事开头难,改制起始阶段,时间长一点是正常的。正是因为有了过去20年改制的摩擦、胶着和准备,才为下一步加速改制提供了前提条件。我国资源配置机制转换要基本到位,大致还需要3—5年时间。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运作过程,才有可能解决计划经济遗留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个过程,估计需要5—10年时间。 也就是说,大约在2010年前后,我国资源将实现优化配置,标志有两点:一是制度为全新的了,即市场对资源配置能较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家对资源和价格宏观管理体制已充分建立健全起来。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价格机制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价格改革论文; 风险成本论文; 国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