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钟驰

钟驰

(营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7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缓解,对比西医常规治疗更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339-02

溃疡性结肠炎按照病理机制属于炎症性肠病,现临床上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跟患者的免疫、遗传、感染以及精神因素有关[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通常在肠道黏膜,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的溃疡、糜烂继而累及整个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患者病变可蔓延至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传统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较多,并发症发病率较高[2],本文就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的治疗效果做研究,旨在分析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肛肠科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7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1.7岁,对照组患者男82例,女4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为43.2±2.1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全身症状,且所有患者病程较长,在6周以上,内镜检查结果均显示为不同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休息,减少患者精神体力负担,注意饮食,少量多餐,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饮食,腹痛患者可采取抗胆碱能药物,腹泻严重患者给予苯乙哌啶治疗,贫血患者给予输血,维持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主要治疗药物为氨基水杨酸的磺胺砒啶化合物,剂量为每日2~4g,最大可用至每日6g,初始剂量为0.5g,每日2次。在2~3天内增至治疗剂量,这样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维持量一般为每日2g。

观察组患者中西辨证治疗方法为:大肠湿热型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寒湿凝滞型胃苓汤加减。食滞肠胃型给予保和丸加减。

1.3 评价指标

(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等检查,肠粘膜检查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3)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肠镜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3to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结肠黏膜的非慢性特异性炎性病变,起始病变部位在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甚至全结肠发展,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发作程度也不一样,可有轻型易缓解的结肠症状,但患者同时可伴发全身性症状[3],患者大体形态表现为浆膜层完整,且内镜观察下组织光滑,有光泽,肠内血管充血,肠管缩短,而患者这些症状最常体现在远端结肠以及直肠的部分,而在此部分一般无纤维组织的增生,而患者肠管黏膜表现为有颗粒感,触及质感轻脆,内镜下观察广泛性出血以及充血,多个浅表性溃疡改变,分布成斑块,较为严重患者肠内黏膜大片剥落,最为严重者可暴露肠内肌肉层,黏膜病变持续,并成广泛性蔓延[4],在传统中医的理论上,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患者肠部,但同时与肠周围组织或器官也有直接关系,如脾胃、肝肾等。在中医辨证治疗的用药上,传统观念认为慎用固涩之品,因患者久病导致体质虚弱,邪气滞留,所以在中医治疗的早期使用固涩之品的话,容易造成患者的“闭门留冠”[5]。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87人,有效33人,无效10人,总有效率为92.7%,而对照组患者显效62人,有效35人,无效33人,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缓解,对比西医常规治疗更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廖莉萍.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38-39.

[2]甘德春,单鸣,何庆玲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5,9(21):70-70.

[3]苏国春,覃佑邦,莫亚青等.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5,43(2):190-192.

[4]韩守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16):145-145,146.

[5]张英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7):179-180.

论文作者:钟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钟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