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论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张朝弟

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论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张朝弟

张朝弟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中心校三路里学校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打开学生知识视野的学科。小学科学中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实则都是对生活现象的解释,而小学科学教学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过程。也正是基于科学学科特点,我们认为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让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以此为论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引言

教学生活化是源于伟大的人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这一教学理论倡导生活与教学的联系,他认为生活就是学习的过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处处皆洞明,生活处处有学问。鉴于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科学教学者,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努力构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课堂上感受学科的生活价值,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下面我就重点谈谈自己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的意义以及几点建议。

1.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不难发现,由于受到生活阅历等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高,而科学中的一些字眼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晦涩难懂。因此,唯有将科学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使他们从科学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科学的养料。

1.2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从新课标的学科特点来分析,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能很高的课程,它结合了生活中几乎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范畴,而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学生平时所认知的,所以学生能够与实际相联系,用于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有很大帮助。

2.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课堂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注重课堂导入环节,而在教学生活化理念下,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生活化。个人在教学实践中,会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学生熟悉的知识模块来导入新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蕴含着科学知识,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比如,教学《磁铁的两极》这一课时,就通过做一个磁铁吸铁粉的演示实验来导入新课,具体方法如下。

师:(出示磁铁和铁粉)这是什么?

生:是磁铁和铁粉。

师:如果把条形磁铁放到铁粉中,你认为会怎么样?

生:磁铁会把铁粉吸起来。

师:(把条形磁铁放到铁粉中,然后拿起吸满铁粉的条形磁铁)是把铁粉吸起来了。你们看,这磁铁吸了这么多的铁粉,好看吗?

生:好看!

师:看了这吸满铁粉的条形磁铁,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两头吸得多,而中间吸得少?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能猜猜看,为什么会两头吸得多,而中间吸得少吗?

生:可能是磁铁的两头吸铁的本领大,而中间吸铁的本领校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因为教师的演示实验重现了生活的真实情境--两头吸得多,而中间吸得少,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教学过程情境化,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学习

学习探究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点。如何使重点内容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语言引导暗示、实物设境、游戏设境、多媒体设境、网络设境等方法来创设生活化的意境,进行情境教学。

比如,在教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时,我把上课地点放到了电脑教室。上课后,我提出以下问题: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学生上网后,有的阅读有关地球的知识;有的欣赏地球内部结构、火山、地震的照片;有的观看地球内部运动的视频动画。我则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监看并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学生直观地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

又如,教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于口腔中的三类牙齿的作用有更感性的认识,我提前便准备了苹果、甘蔗等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学生通过亲口品尝这些食物,很容易就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2.3科学作业应用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科学来源于生活,但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都要回归于生活,这样才能显示出科学的真正作用。在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后,发掘生活素材和生活问题,进行生活的应用性思考就成为一项很有必要的环节。

比如,在教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的模型。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玩泥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了知识。在学到《斜面》这节课时,让学生在教室里找找生活中的"斜面",并想想它的作用。在学习了《声音的变化》后,我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去做一种乐器。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并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2.4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科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比较充足,并且与自然、生产等接触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在课外活动中展开。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与探究,使课堂、课外、生活和社会等有机地整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思考、探究科学知识。对自然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理解更为深刻,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将增强,并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乐于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例如,学习水污染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水污染,让学生亲眼看看身边受污染的河流、鱼类的减少,并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调查一下本地主要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在学习指纹知识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份家庭成员指纹档案;在学习"混合"知识后,学生注意到生活中的大部分物体都是混合物,也了解了一些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分离身边的混合物。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一份混合物,如调制一杯混合果汁。

小结

总之,科学保罗万象,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小学科学是打开小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支撑点"。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生活价值,让科学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也充满探索欲望,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让科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蔡舒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2] 王越超.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口语交际的教学[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3] 姚素珍.香港小学普教中教材的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论文作者:张朝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论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张朝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