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真育爱-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教真育爱-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教真育爱
——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

邓迎

(云南省华夏中等专业学校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 聋生是有听力障碍的人,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本身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相比较于其他的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更需要其他人呵护。因此本文探讨了教真育爱——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在聋生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期让聋生心理更加健康,从而促进了聋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真育爱;呵护;聋生;心理健康

引言

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强壮的体魄、优秀的成绩更为重要。聋生更加需要心理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聋生,他们与健听人沟通交流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从而在他们心灵上产生了极大的自卑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聋生教育的过程中,呵护他们的心理,从而可以使聋生心理健康,树立自信,发挥他们的优点,避免短处,让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满足。重视和研究聋生心理健康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建设精神文明家园——教真育爱”活动,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 重视和研究聋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步入青春期的聋生,身心健康趋于定型,逐步向成年过渡,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此时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不同步,一方面是身体生长迅速,第二性征显现并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心理上还处于有半成熟、半幼稚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增强,不喜欢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约束,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但处理问题又显得幼稚,不能让父母放心。在这个心理发展的特殊关键期限,极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引导不当甚至会发展为心理病症,表现为:

1.1 心理困惑

(1)学习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聋生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此时会更加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担心考试成绩不好,排名落后;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被同学嘲笑;担心升不了好的学校,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让聋生背负上沉重的学习压力,产生一些心理、生理的异常反应。

(2)人际交往。随着聋生与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泛,同学、老师、亲戚朋友都是日常接触的对象。同学之间的竞争、攀比、亲疏、矛盾,对老师的喜恶等问题,会造成聋生的心理问题,对人际交往造成影响,甚至人际交往障碍。

(3)亲子冲突。青春期进入第二反抗期,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聋生的心理负担与困惑之一。随着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年轻人对父母的看法也发生改变,容易形成代际隔阂,即代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所谓“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的亲子关系冲突。

1.2 心理病症

实现“教真育爱”理念的转变,对于教育工作者既是思想上的变革,又将是教育艺术和手段的创新,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博爱之心,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其次要有美好的职业品格,高尚的职业情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教育事业;还要有精良且随时更新的业务知识,有科学合理的传授方法,训练有素的教师思维,才能肩负起“教真育爱”的历史责任。

终于,一杭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是9月23日车祸现场的照片。一杭快速浏览了一下,大部分是自己蹲下身拿手去试死者鼻息和骑车逃离现场的照片,并不能帮他洗脱嫌疑。他希望找到一张,他到达现场时,死者已经躺在地上的照片,仔细又看一遍,还是没有。就算有,范坚强也不可能放在这里吧?一杭又开始点击文件夹。终于,找到一个代号为“F”的文件夹,里面除了一些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些图片文档,其中便有一张照片,一杭人还在摩托车上,刚刚驶入画面,但照片的前景里,地上已经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人。一杭大喜过望,立即掏出事先准备好的U盘,插到USB接口上。

(1)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自闭症等。

高层建筑物沉降问题的发生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包括建筑物自重、承受的荷载以及结构型式等;二是外部因素,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必须定期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切实掌握变形规律,预测变形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

(2)品行障碍:早期性行为、抽烟等不良行为,或者偷窃、打架等带有犯罪色彩的行为。

2 “教真育爱”是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对于以上种种聋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病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呢?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所有精神疾病都不单纯是遗传或者社会因素造成的,与个体的先天性格和后天成长环境都有关系。聋生与健听人沟通交流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从而在他们心灵上产生了极大的自卑感,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开展的“建设精神文明家园——教真育爱”活动无疑是一剂良药。

什么是“教真育爱”?所谓“教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受教育者求真知、做真人、干真事。文化的功能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谓“育爱”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拥有一颗爱心,不但爱自己,还要爱他人、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民族、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要有博爱之心、大爱之心、自爱之心、奉献之心,悦纳自己,也接纳他人。人世间最宝贵是就是爱,人的品格和行为的真善美最终决定于一个字,就是“爱”。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把“教真育爱”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有老太医运筹帷幄,有金叶子耀武扬威,还有什么秘密查不出?于是,风云八虎,还有八虎身后的德公公,逐渐浮出水面。

如前所述,后天的成长环境是造成聋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此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充满亲情和友爱的成长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有效配合。

部分聋生在青春期异常心理问题产生后,由于缺乏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正确引导,会发展为比较严重的心理病症。

最后通过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还能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避免畜牧业因误食残膜而产生牲畜死亡问题,限制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种植生产品质与效益的提升[2]。

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客观上化解了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张力,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亨廷顿式”的政治发展景观。由此说明,在政治制度化水平无法满足政治参与需求的状态下,国家政治的走向并非总是呈现动乱和暴力等不稳定样态,而是有着“第三种趋势”,即在国家权力和政策调试下,在一定限度内,就算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难以满足政治参与的需求,国家政治秩序也能够维持总体的稳定。因此,娱乐化的政治参与方式,可以被视为是化解政治参与同政治制度化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安全阀”。

3 整合“教真育爱”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人在正确认识自身、事物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求真知”和“爱熏陶”的过程,也就是儒家学说倡导的“格物致知”的过程。“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修身”,由此小则“齐家”,大则“治国、平天下”。科学文化知识是聋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土壤,爱的滋养则是心理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分,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就是“教真育爱”理念的应有之义。

“教真育爱”与“三生教育”是一脉相承、并行不悖的。“三生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提高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由校园到社会的“软着陆”;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勇于承担生活的责任,并在奋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收获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总之,通过“三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知生理、懂心理、重伦理、晓物理、明事理全面发展的人,成为适应社会、有益社会的人。这与“教真育爱”的目标是一致的。

3.1 家庭是呵护聋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港湾

(1)让聋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要撇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管得太多,不要事事包办代替,树立聋生是一个自由个体的观念,给聋生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相信聋生已经长大,让他们学会自主自律,自己承担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责任,感受成长的乐趣,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是聋生受用一生的财富。

(2)以民主的方式与聋生有效沟通。父母要树立“小孩不是我的附属品,也有独立的人格,应该受到尊重”的观念,设身处地为聋生着想,像对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以礼相待,而不是以命令、要求的口吻进行发号施令。尤其是遇到聋生犯错误或顶撞的时候,更要冷静、科学地处理,不能遇事就“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相反要做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热而能冷,动而能静,急而能安,心平气和比愤怒更有力。俗话说“激石成火,激人成祸”,谨防自己的言行态度激怒聋生,造成不良后果。

3.2 学校是聋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

聋生特别是聋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对他们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教育中灌输“三生教育”和“教真育爱”,对我们的师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不断充实自己科学文化知识的“一桶水”;又要做与时俱进的思想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还要做勇于探索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提高、创新。老师不是普通意义上“教书匠”,仅仅完成“教书”任务是不够的,老师需要真正教给学生的,第一是教学生做人,对学生进行品行训练、心理辅导、人格塑造;第二才是学习。而学习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教给学生思维方式,第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第三才是教给学生学习信息。老师不仅要当学生学业上“授业解惑”的导师,更要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传道”的导师,用自己的广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熏陶学生、塑造学生,同时教会学生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只有老师完成素养的升级、知识上扩容和观念的更新,才能肩负起“教真育爱”的重大使命,校园才能真正成为聋生快乐、健康成长的青春乐园。

3.3 聋生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社会为聋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外部大环境、大气候,聋生的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社会环境对聋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创建一个有利于聋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环境,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适合聋生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公共图书馆、聋生活动中心、少年宫、博物馆等对聋生免费开放;社会各方面要广泛开展有利于聋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有关部门要职责到位,净化美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图书市场的管理,治理脏乱差,取缔黑网吧、黄色出版物等。

4 结束语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要,“育心”为先。健康的心理,对于聋生的发展,就象发动机之于一辆汽车,决定了这辆汽车能否安全顺畅地运行,而不仅仅是多拉几吨货。“教真育爱”则是为这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注入清洁能源和润滑剂,使之更加持久高效地运转。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营造“教真育爱”的环境,则是为这辆汽车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有了这些爱心呵护,聋生一定能为心理健康、人格高尚、知识丰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乃个人之幸、家庭之福、学校之功、国家之利。

参考文献

[1]宋广为,著.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建议.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2]周弘,著.心理健康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8.

[3]江明珠,张丁,著.浅谈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资料来源于人教论坛.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08-0032-02

收稿日期: 2019-1-13

作者简介: 邓迎(1970-),女,回族,云南昆明人,讲师,中专,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全省残联系统特校教师手语培训工作。

标签:;  ;  ;  ;  ;  

教真育爱-呵护聋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