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我充分地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我说: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有长方形图形,你能注意到哪些?你能否通过动手量出至少三种以上长方形的周长?于是学生纷纷动手动脑,兴趣盎然。学生量出了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黑板表面的周长,清晰地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这样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物呈现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喜爱、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课时,老师问:“早上,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么?”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好再来’的包子。”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早上,他家卖了56个,3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要列出算式,计算出得数,还要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的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
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的研究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但生活中有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
苏教版第六册有这样一道题:3个大筐可以装90千克苹果,2个小筐可以装50千克苹果。果园里采了400千克苹果,用哪种筐装比较合适?为什么?
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先分别算出每个大筐、小筐各装多少千克。大筐90÷3=30(千克);小筐50÷2=25(千克)。再经过试验发现,400÷25=16(个),用16个小筐正好装完。因此,用小筐装比较合适。
然而,有同学表示异议:大筐装也合适。400÷30=13(个)……10(千克)。这样只要14个大筐,用的筐数比小筐少。
有学生附和,有学生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用大筐装,有一个大筐装不满”。
我说:“对,如果从正好装满的角度考虑,用小筐比较合适;如果从筐少的角度考虑,用大筐比较合适。”我话音刚落,又有同学站起来说:“也可以用13个大筐和一个小筐。”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同学提出的这种组合方案有新意,同时又提示:“问题是怎么问的——用哪一种筐装比较合适。”同学们认为只能选用一种筐装。
突然,又有同学倏地站起来:“问题换作‘怎样装比较合适’会更好。”
教材的问题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大胆地质疑,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新课标的教学境界吗?
四、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小数的乘法计算时,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体会到日常生活离不开小数,小数就在我们身边,可运用小数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我就让他们算一算:一块面包1.20元,2块面包多少元?5块面包呢?……结果,这节课教学效果出奇地好,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习困难生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那么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论文作者:王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生活中论文; 周长论文; 比较合适论文; 小数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