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为了建筑单位关注的焦点,只有运行标准化管控流程和运维体系,才能在满足进度要求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实施路径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有效的施工监督管理流程十分关键,无论是进度管理、财务管理还是人员管理工作,都要从管理层面建构系统化运维机制,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并且实现优质高效的施工目标。建筑工程管理对施工科学化安排工期较为重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之前,施工建筑单位要结合工程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积极践行统筹性维护措施和管理机制,整合评估流程的同时,保证建筑材料的有效性。管理部门要兼顾全局,确保操作流程和管理符合实际。
第一,落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要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以及实际成本等相关成本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耗费予以计算,从而完善预算过程、计划过程以及控制过程,一定程度上完善成本监督效果,积极提升经济效益,为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奠定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项目经理要落实责任监督机制,从而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能实现全方位和深层次把控的目标,有效对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工作等展开统筹性约束。
第二,落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在整合管控机制的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要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予以系统化分析,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管控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结合相应管理诉求对质量体系予以严格把关。需要注意的是,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和整合,发挥体制机制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优势,真正实现管控工作的全面升级[1]。
第三,落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就要坚持预防为主的监督管理机制,按照标准化安全管理要求和准则,提升管理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完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关系,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理念,也要结合严格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维护施工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另外,在安全管理工作和控制体系中,也要明确管理责任以及安全监督的实效性,配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小组,针对具体问题和情况开展系统化验收和安全监督,从而真正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条例的实效性,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落实有效的进度管理机制,进度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是保证施工单位施工整体水平和投资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施工项目工期较长或者是不能按照预期完成具体施工操作,就会导致资金投入增大。因此,在进度管理工作中,能为工程项目运行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且能在原定的日期内完成,积极落实投资保障机制,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效性的全面优化。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途径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除了要重视系统化管理工作,也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路径和统筹机制,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管理工作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一)优化施工进度管理
要落实合同监督管理机制,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细节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管控,尤其是对细节的审查和调研方面,制定更加适用的管理机制和进度约束机制,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制定贴合的施工进度管理措施。并且,要和企业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在征询相关意见后,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操作性,从而完善采购项目、调度项目以及施工体系运转过程,集中对工程项目进行动态化跟踪,从宏观层面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剩余工作量,完善资金周转,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和谐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就要整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针对性较强的监督运行体系,结合管理实际情况,完善操作细则的可行性,优化施工管理的规范性以及完整程度,借助制度约束力和强制力升级管理工作的完整程度,完善处理效果,确保管控机制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是维护管理控制体系有序开展的根本,因此,施工部门要将基础性体制管理路径作为根本,突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3]。
(三)创新管理理念
为了从根本上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要秉持安全高效的管理理念,实施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机制,整合制度以及体制的完整性,从管理理念的层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也就是说,要借助创新机制和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一线施工人员能摆脱传统理念的约束,优化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整性。
在理念教育方面,施工部门要建立动态化管理措施,利用阶段性培训和交流会,保证管理层能有效了解一线施工人员的实际问题和情况,与此同时,一线施工人员也能了解管理层的基本要求,更好地约束自身的施工行为,按照施工进度管理要求有序开展相应的施工操作。只有建立有效的施工循环体系,才能在和谐有效的施工氛围内完成建筑施工项目[4]。
(四)强化监督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管控效果,就要结合施工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维护机制,整合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条例能为施工项目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在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内,要对具体工作进行集中约束,秉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和原则,完善项目目标和运行体系的监管效果,积极落实高效益和高标准管理要求。
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监督要求和标准,按照标准化约束施工过程,完善施工流程的完整性,积极践行系统化监督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监督体系制定的过程中,监理部门要依据施工体系的实际情况,确保其可行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整改,对于一些严重失衡的操作部门和操作人员要进行惩罚,利用有效的奖惩机制在施工体系内创设良好的施工氛围,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
(五)优化人员素质
在人员素质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从操作技能和安全认知水平两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强化技能培训机制的同时,也能提高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因此,施工管理过程也要完善人员综合素质教育,确保施工体系和安全管理流程的完整性[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积极践行系统化的工程管理机制,不仅要充分认知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优化财务管理体系,践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条例,集中监督进度管理过程,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工程质量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5(01):196,211.
[2] 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258.
[3] 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3(30):222-223.
[4] 孔颖如.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价值工程,2015,34(09):113-115.
[5] 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03):46-48.
论文作者:尹路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体系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完整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