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社 陕西省兴平市赵村镇初级中学
【摘要】在进行初中美术的教学时,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关键性的环节。如何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悟美,从而对美有更多的了解,就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模式、总结经验。因此,本文从丰富教学形式、拓宽美学视野和联系实际生活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79-01
引言: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指出了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既要全面提高美术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前者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的基本任务,后者促进了学生美术兴趣的持续发展,它们紧密相关又各有侧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循序渐进,对此,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总结探讨了如下几点方法策略。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审美情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初中美术课堂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丰富视觉、触觉从而积累审美经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创设展示出许多审美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体会美术课堂的审美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去体会美、感悟美,循序渐进,从而逐步培养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一单元时,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真正了解过中国古典园林,如果没有直观的体验,那么就无法欣赏到其内涵,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于此,教师应该在课前提前搜集整理好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等,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留下印象,再通过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然后教师辅以针对性的讲解以及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特定的艺术氛围,仿佛身临其境,产生空间感与立体感,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去鉴赏艺术之美,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感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究,寓教于乐,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带着兴趣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探究,而教师借助多媒体及时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二、学科交叉教学,拓展美学范围
美学的范围很广,它表现在方方面面。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就要在各学科中找联系,从而将复杂琐碎的知识整合并融合到一起,即进行学科的交叉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首先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教学,而这需要在语文、美术、音乐和历史等学科中去体验感悟,充分调动各个学科间的共同之处,并以此为突破点,在交叉融合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培养审美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进行《笔墨丹青》这一教学内容的探究时,教师就可以把它与语文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因为这一课时的内容表面上是在讲中国画,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一体的完整体现,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然如此,将诗与画结合起来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体会到传统的中国画所取得的成就,更能在融合中体现审美能力的培养,拓展美学范围,开阔学生视野。除此之外,美术与音乐同属于艺术,在认知、情感表达、创作背景、文化渗透等方面都有共性,两者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尝试去感悟这种共性与启发,从而逐渐培养审美能力。并且,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教学时对历史背景的涉及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去感悟每一份独特的美,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又能培养审美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观察
美源于生活,创作美其实是对生活的记录感悟。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从生活入手,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美感的追求,引导学生去认识并分析典型的例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学生一起探究互动,将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审美眼光。
比如,在《自己办展览》中,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回归美术的本质,用审美的眼光来辩证认识生活,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要让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教师在学生参与的作品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用审美的眼光去作一评判,带领学生体会这个过程,从分析的角度到分析的内容都要认真感悟,改进不足,反思进步。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运用审美眼光去创造美,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如举办“年俗文化展”、“劳动节手抄报比赛”、“剪纸大赛”、“连环画创意赛”等等,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美的含义,总之,在进行初中美术的教学时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根本在于生活,即将抽象化的学科内容具体化、生活化,使之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学科内容展示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具体应用所学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美地将学生的生活以及美术教学课堂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生活中去欣赏美体会美的过程就是培养并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美的事物,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学科交叉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但是它的前提是要保证教师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以及对课本内容有较深的理解,能够借助一些外在设备来辅助教学,这样,把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并引导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身边的事物,及时予以鼓励与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文升.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论文作者:杨佳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