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的机制与途径_小城镇论文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城乡论文,途径论文,我国论文,群众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1)01-0016-0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地将统筹城乡建设作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此,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乡统筹”这个概念,包含着十分宽广的内容,不仅仅指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还包括城乡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统筹。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究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

1.1 城乡的界定

随着对城乡群众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城乡的界定也是迥乎不同,2003年的统计年鉴中将城乡界定为:城市包括市、县;农村包括村和城关镇之外的乡镇[1]。国务院在关于我国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中认为:城乡主要包括城镇和乡村,城镇主要包括城市和镇,城市是指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镇是指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建制镇的镇区和其他建制镇的镇区;乡村主要包括集镇和农村[2]。本研究所指的城乡是按照国务院在关于我国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中的城乡为依据,主要包括城镇和乡村。

1.2 城乡统筹的梳理

社会学家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依据经济规律,认为城乡统筹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物学家认为城乡统筹应该遵循共生理论,即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城带乡,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空间上互为环境,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前提下,促使整个城乡的可持续发展。[3]

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研究时发现,对于城乡统筹的梳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城乡统筹”不仅仅指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还应该包括城乡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统筹;不仅使城乡融为一体,还应使城乡协调、城乡通开、城乡融合、城乡共生、城乡协作和城乡一体化,这样才能达到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

1.3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

田雨普教授在《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中指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把城乡群众体育作为一个统一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要求城乡群众体育之间开展要素的双向互动和优化配置,排斥孤立、割裂、片面发展的推进方式[4]。本研究认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就是要找出其统筹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建立一种城乡群众体育协调互助的政策机制,使城市和农村群众体育能够有办法达成共识的目标利益,并尽可能公平地分享这个利益。

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因此他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真正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费景汉·拉尼斯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并证明伴随着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城市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发展经济学家卡尔多、拉克西特等主张通过调节城乡两部门支出和刺激有效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认为要素向心(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回波效应”使二元结构增强,离心的“扩散效应”使二元结构减弱。赫希曼也指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区际差异会不断增长[5]。

从二元经济理论中可以看出,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同样重要,虽然个别专家认为城市发展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我们知道,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个双赢的演进过程,城市和农村的体育发展建设都不容忽视,而制度设计和空间规划对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至关重要;体育经费集聚与内生增长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是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以现有的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引进许多平衡的社区内,这就有可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日本学者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模式,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产生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通过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6]。当然这种理论对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3 共生理论

生物共生理论是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模式的理论,它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7]。将共生理论引入城乡统筹,认为城乡间应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在空间上互为环境。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是共生模式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的过渡过程,是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的协调过程。就城乡统筹的内容、目标和机理而言,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也同时说明了城乡统筹问题需要抽象到一个更高层面来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对城乡统筹问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同样对于研究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在机理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既包括经济、社会因素,也包括制度因素。城乡体育统筹发展过程,是城乡间在发展体育载体、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体育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综合统筹,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最终目标是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差距,加快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使城乡间居民基本体育生活质量均等化,从而真正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从根本上统筹城乡间的体育载体、体育制度、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如图1所示)。

图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

由图1可以看出,体育生产要素流动是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统筹的关键,是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核心。体育要素流动既是城乡之间的流动,也是城市间的要素流动,城乡间要素流动包括体育资金、体育信息、体育技术的“下乡”,这是一种辐射效应,也包括要素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这是一种集聚效应。城市间要素流动在于形成城市间要素优化组合、共享、互补和溢出效应,扩大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辐射。体育载体的统筹是体育要素流动和体育产业统筹的基础。

4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

4.1 改革体育管理制度,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协调发展的首要途径

《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重要法规文献中都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这些法规的出台,让农村体育看到了曙光,但令人叹息的是农村体育开展仍不容乐观。即使是用于体育公益事业的体育彩票资金也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社区,对于广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屈指可数。2009年我们对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农村体育的调查研究时发现,不少农村的体育管理机构,将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着眼点,不是放在急需要关心和支持的村落和农民群众身上,而将主要精力和物力、财力放在县城和建制镇上,主要放在农村城镇的干部、职工体育上,他们热衷于在领导机关集中的城镇建设体育活动场馆设施,热衷于举行由机关干部和城镇职工参加的各种体育比赛。这在本质上依然是抓了少数,抓了锦上添花,而忽略了大多数,忽略了雪中送炭。因此,应针对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实现关联制度的整体变迁。一是体育经费制度。体育经费是保证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而城乡之间用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有着天壤之别。农村体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故加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已迫在眉睫。二是改革体育管理制度。体育管理制度决定着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协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前景。目前体育管理体制正从集中型向结合型方向过渡,多元的体育管理体制,有利于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规范与竞争,并可以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增加更多的活力,城乡群众体育政策应统一、协调。尤其是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群众体育政策。当前,应加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政策的保障和监督力度,使它们在推广过程中有足够的透明度,确保国家政策的“健康性”,使其成为“阳光工程”、“利民工程”,而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加强农村体育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如: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骨干的培训与管理、体育产业的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立法,使农村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4.2 发展体育载体,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一方面用于社会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向群众开放的不多,利用率偏低。2007年调查,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中有69.40%设在城市社区,有10.40%设在郊区,20.20%设在农村。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城乡体育场地分布比例悬殊。体育场地分布在校园的占64.8%,分布在乡镇的占4.59%,调查也发现有的自然村场地建设为0,虽然设在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在近年来有增长趋势,但与我国农村人口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大大低于城市。城乡体育设施巨大的差距阻碍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应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群众体育经费投入;当地政府应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利用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企业赞助和场地出租等措施扩大体育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金来源;还应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努力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

优化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可利用宝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体育资源贫乏,不仅是场地设施器材的贫乏,还包括体育信息、体育技术、体育人才、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贫乏。在目前国力有限、多方需求的情况下,国家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巨额资金,给广大乡村进行硬件投入,也不能对广大农村社区选派更多外部社会体育指导力量。因此,从实际出发,挖掘自身潜力就显得尤为必要。据资料显示:有近70%的体育场地集中在学校,即使是农村,学校也是体育场地最多的聚集地,农村学校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0.2%,拥有8.9万个以上。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贫困地区资助建设希望小学11 000余所,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在场地分布均匀、几乎遍及城乡的背景下,应当说学校是我国群众体育开展的巨大宝藏。同时,各个学校又都有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他们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掌握了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完全具备了辅导群众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应当延伸和扩大学校体育的功能,在课余时间,让学校资源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借助已较为普及的中小学的软硬件力量,统筹发展我国城乡群众体育,是目前情况下又快又好的发展途径。

4.3 发展农村体育市场,构建城乡间的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主要是由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大因素构成。一般来数,人口越多,市场越大;人的购买力越大,市场越大;有人,人也有钱,但货不对路,没有购买欲望,也就没有市场或市场不大[8]。对于有8亿农民的中国来说,扩大农村体育市场非常重要,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一部分农民已经注意到了体育能强身健体,抵御疾病,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也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但由于狭小的农村体育市场,不能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故而只能到城镇去购买所需的体育产品。由此可见,要使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打开农村体育市场已迫在眉睫。然而在城乡间建立良好的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对于打开农村体育市场至关重要。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它决定了共生系统的运作机理,对共生关系的形成,以及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着重要的影响[9]。现阶段,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共生界面主要有3部分:政府、市场以及民间组织。由于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城乡群众的统筹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制度保障。党和国家的重视程度,是农村体育从无到有,并能一次次掀起高潮的一个必要基础。但是对于人口众多的农村来说,仅仅依靠行政手段配置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不够的,这时还应向市场要信息、要资源、要能量。然而,我国农村的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等方面都难以与城市相同市场比。虽然民间组织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但其对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至关重要,各健身点、健身站、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也是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共生界面。

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必然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共生理论认为,正向环境才是推动共生单元之间形成共生系统的环境[9],然而,当前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反向及中性环境。因此,应建立健全城乡共生体制,从经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构建优良的共生环境。首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农业曾为工业积累被动提供数千亿元的支持,而农村并没有得到相应“反哺”。时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均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基础差、生活水平低的现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现阶段,首先应改变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基本格局,使社会资源公平配置,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其次应加大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关联度,关联度高,自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4 推进小城镇、农民工体育建设,成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推进小城镇群众体育建设是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从区域上讲,小城镇背靠城市,根植农村,对于城市而言,小城镇接近于农村,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体育活动,交通、通讯的相对发达,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系统,形成了相对较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学习城市、效仿城市方面,反映速度快,失真较少;对于农村而言,小城镇更接近于城市,更容易接受来自城市的辐射,接受来自于城市的各种体育信息,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向周围农村渗透和扩散。要加快小城镇的城市化步伐,敏捷地接受城市先进的体育管理经验、健身活动形式、体育活动方法等等,及时吸收和消化城市群众体育的新鲜经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农民风格的体育文化,从而形成所属辖区的体育先进文化,是整个区域的体育活动中心。要制定计划,定期在乡镇举行辖区所有村落参加的体育比赛,除了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以外,还要结合当地农民的传统,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项目的比赛或观摩表演活动。使小城镇的体育资源为全乡镇农民所利用,小城镇成为全乡镇的体育示范中心和体育文化辐射中心。因而,小城镇所处的区位优势使它在发展农村群众体育方面起着大中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得好必将带动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关联度的提升,当关联度达到一定值时,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体系就会形成。其次,推进农民工体育建设成为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纽带。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一头联系农村和农业,另一头联系城市、现代工业和服务业,这意味着农民工是联系城乡的枢纽。农民工接受到的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使农民工较之留守农民更易于转变狭隘的农村保守思想,更善于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先进的体育技术、技能。这样的农民工如果回到农村,那么很容易成为新型农民,成为体育知识、文明的传播者,成为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带路人。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农民工的先进体育思想、体育行为的传播,利用他们返乡时间组织体育比赛,参加体育表演等,以树立榜样和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大力推进农民工体育建设是创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关键步骤。

5 结论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与启发,继而向正确的方向演进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立足实际,要有长远性和前瞻性;在发展思路上,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思路,先以小城镇、农民工体育建设为主,继而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突破就农村抓农村,就农民抓农民的传统做法,推进城乡融合,抓城带乡,抓工促农;在财政支出上,尽力向农村群众体育倾斜;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上,更多地考虑改善农民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优化体育市场的要素组合和体育资源配置从而做到城乡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形成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标签:;  ;  ;  ;  ;  ;  ;  ;  ;  ;  ;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的机制与途径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