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患者接受丙泊酚镇静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咪唑地西泮进行镇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u、Cor、ACTH、胃液pH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lu、Cor、ACTH、胃液pH值分别为(8.36±1.85)mmol/L、(20.20±3.17)ng/dl、(13.35±4.18)pg/ml、(4.19±0.3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21±1.49)mmol/L、(19.64±4.14)ng/dl、(13.29±4.20)pg/ml、(2.25±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应用镇静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的应激反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ICU;镇静治疗;应激反应;效果
ICU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会受到周围陌生环境等影响,容易出现烦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镇静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预防和降低其应激反应。本文对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实施了镇静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所选病例均告知并且了解了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均签署了自愿接受书,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5~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50±3.72)岁,其中有11例脑出血、14例脑梗死、13例癫痫、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组50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3~7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8.22±3.86)岁,其中有13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12例癫痫、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咪唑地西泮进行镇静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丙泊酚(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23138;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量为1mg,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增减药物用药,同时给予患者芬太尼注射液治疗(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13509;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0.02mg/h[1]。实验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镇静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咪唑地西泮(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2020601;生产单位: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用药剂量为0.02 mg/h,芬太尼的用药剂量为0.02 mg/h[2]。
1.3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血清皮质醇、血糖值、促肾上腺皮质激浓度等各项临床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病程、胃液pH值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ICU危重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u、Cor、ACTH、胃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有着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3讨论
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进而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机体血糖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恢复[3]。临床上治疗危重患者的应激反应,通常采用镇静治疗的方法,咪唑地西泮和丙泊酚是比较常用的两种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应激反应事件的发生。咪唑地西泮能够抑制神经中枢系统的功能,且价格低廉,不会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其一方面能够起到镇静作用,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保证患者黏膜内良好的血液供应情况。ICU危重患者一旦受到刺激,会威胁到患者生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性明显增强,血糖浓度随之升高,进而引发了严重的内分泌反应[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lu水平分别为(8.36±1.85)mmol/L、(8.21±1.49)mmol/L,Cor水平分别为(20.20±3.17)ng/dl、(19.64±4.14)ng/dl,ACTH水平分别为(13.35±4.18)pg/ml、(13.29±4.20)pg/ml,胃液pH值分别为(4.19±0.36)、(2.25±0.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咪唑地西泮治疗相比,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实施镇静治疗前,医师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的诉求,患者的Ramsav评分需要在2-4分范围内,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在镇静治疗过程中,丙泊酚起到了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降低应激反应。若患者机体pH值高于4,患者体内的胃蛋白酶活性受到了抑制;而患者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条件之一的机体pH值低于3.5[5]。因此,在ICU危重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胃液的pH值,不得低于4。
综上所述,对ICU危重患者应用镇静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的应激反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德华,张泽华. 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113-114.
[2]刘金金. 闭环靶控镇静对ICU患者应激的影响及应激性溃疡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
[3]唐文明. 危重患者出现应激的ICU临床予镇静预防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6):18894-18895.
[4]杨耀鹏. 闭环靶控镇静下不同镇静水平对ICU患者应激性溃疡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
[5]田春晖. 应用BIS监测评估不同镇静深度下对机械通气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雷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胃液论文; 咪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较高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