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供电公司 541300
摘要:电力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交通基础行业,纵观国内整个电业的各个主要环节,机场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差,而从未来电力生产的发展来看,又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电力生产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目前的电力全行业中,电力管理的信息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物资信息系统是电力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处理能力最高的大型现代化发电厂综合信息系统。文阐述了受电弓在机车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及受电弓的工作原理。针对直流机车因风压不足发生弓网故障的问题,PDU受电弓升降保护装置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具体说明,以避免发生弓网故障,提高了机车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实践
一、电力项目管理需求分析
项目基本信息管理一方面应给各级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联络方式,使用户方便地保持与合作单位和施工环境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系统在提供一些阶段性统计的同时,应能让用户随时了解到与各个项目过程相关的信息,以便用户进行项目管理控制。
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信息收集过程中数据重复上报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分公司上报的项目安全、进度、质量等各种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都会出现一个项目的基本信息需要多次重复填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项目信息分散造成查询和统计各类项目相关信息困难。公司在经营各类项目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技术资料和合作单位资料是宝贵的,对公司项目资格审查工作的顺利展开及相关信息的查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项目的相关资料都
分散在各部门的人员手中,造成项目资料的收集工作依然困难。工程项目管理模块是 SAP 系统的核心,该模块主要服务于电力公司的计划部和工程建设中心,
主要功能如下:
1)建设方案编制管理:提供项目创建和任务创建的功能,并对项目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
2)查询项目和任务:可根据项目的属性查询所创建的项目,同时根据任务的属性查询所创建的任务。
3)合作单位管理:每一个项目建设都涉及到设计、施工、监理、铁塔等合作单位,这些合作单位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是项目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SAP 系统通过合作单位协同工作模块,建立起一个与合作单位交互的电子平台,拓展了沟通的渠道。同时根据不同合作单位的具体业务,进行信息化改造,将一些以前通过电话,EMAIL 等交流的资料在平台中实现信息化,即统一了业务流程,又能有效地汇总数据。
二、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一)发展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供电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也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包括降低电网损耗,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等。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rnrt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是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全过程支持的系统。
三、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
(一)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
某公司是我国目前较大的“煤电一体化”开发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中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其中重点开发和实施了工程管理子系统,形成囊括了诸如工程安全、质量、技术、档案等内容在内的工程管理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具体分析案例
工程管理系统的总体思路是结合国华锦界该工程情况,计划出一套全面的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管理水准。
1.工程安全管理
通常项目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该项目中,也建立了安全管理模块,其中包括安全资料入账、会议信息、文明施工、施工奖惩、安全执法、事故管理等6个方面的内容。
2.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只有把质量这个重中之重的关键点做好,才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在该项目中当然也建立了工程质量管理模块。一切都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执行。一般从质量基本信息、质量考核管理、质量管理记录3个大的方面来进行。
3.工程技术管理
因为项目大,技术人才稀缺,所以部分文件可能会因此得不到及时审批。通过工程技术管理可以实现文件的网上审批和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使得文件能及时流转。
4.工程档案管理
工程所需的大量的财力、物力、劳力,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资料,为了便于有效的管理档案、查阅档案以及防止丢失等问题建立工程档案管理模块是必然。
(三)该案例的实施效果
该项目实行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后,加强了信息之间的传递,而且有利于管理者方便查阅各方面的信息和开展进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方面仍需改进。例如组成系统的各因素是分散的,以至于整个系统没有形成一个互动、协调、有机运作的整体,使得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优化;由于技术的限制,运用计算机审批过的文件打印出来后还要经过人工签字和意见,结果导致文件审批了两次,所以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进行相应的完善,也为今后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经验。
三、建议
虽然我们已经将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相应工作人员的努力。因此建设电力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要从系统目标和内容的确立、开发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按计算机的特点组织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要结合本单位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而仅仅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程序开发是不够的。通常系统的最终目标和内容常常难以确定,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确立适度的开发目标和内容,使决策者和开发者对系统建设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效地安排和部署开发工作,并且在开发过程中逐渐确立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的开发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开发者应该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把许多人的工作有效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工作方式;还有之前的方式是以适应人的工作特点为重点的,导致有些方面不规范。而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应该根据计算机的处理特点,重新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但据考察在实际运用中,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总结:
建设和完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力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烦恼,还能促使企业自身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 蔺雪竹,时瑛,赵燠毳 . 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J]. 电力建设,2013,11(27):60-62,68.
[2] 李忠旭 . 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21):1
论文作者:佘英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项目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