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的健康指导及注意事项论文_罗荣芝

血液标本采集的健康指导及注意事项论文_罗荣芝

罗荣芝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苍溪628400)

老百姓们都知道,到医院里做检查,十有八九要抽血。也就是说,血液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老百姓口中“抽血”,其实就是采集血液标本。血液标本的采集是血液检查中的重要环节,对血液检查的准确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法和真空采血法。但是无论是哪种采血方法,都难免会让老百姓感到十分紧张。如果患者过度紧张,那么就可能会造成外周静脉痉挛,进而造成穿刺失败。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关于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类注意事项,缓解患者心中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接下来的各项操作的进行。那么具体有哪些方面需要做健康指导,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关注呢?

1.采血前的注意事项。

血液检查主要是检查我们血液中的成分和各类物质,如果吃了东西再进行检测的话,会对我们血液中的组成成分有所影响,造成检查的不准确。比如说我们早上的空腹血糖值是3.9~6.1之间,如果是吃了饭之后再去进行检查的话,就会导致血糖增高;还有就是电解质的检查,如果是吃了东西再进行检查的话,电解质也会增高。也就是说吃了东西以后再进行血液检查,很多检查结果会出现偏差,失去了临床参考价值。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血液检查都需要保持空腹,而且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会导致葡萄糖、血清蛋白降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所以开具血液检查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检查,叮嘱患者是否需要保持空腹以及需要空腹的具体时间是多少。还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某些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使用的具体药物。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需要在血液检查之前停止使用药物。如果无法停止使用药物,则需要单独在化验单上注明。

2.采血时的心理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先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缓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采集血液标本的医护人员可以简单的向患者介绍一下血液标本采集的整个过程,让患者认识到这是一项简单的操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患者比较配合,那么整个操作时间不会太长。对内心有所疑虑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讲解,采集血液标本的用途,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一般在采集血液标本时,患者应当是情绪平稳的状态。如果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可以暂缓血液标本的采集,或者使患者采取平卧位,保持舒适的状态。

3.采血时的具体操作。

在选取抽血的手臂时,医护人员应当避免选择患者输血输液的一侧抽取血液标本,避免因为在患肢采集血液标本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患者可以保持座位或者平卧位。应当尽量保证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手臂,保持平静,不能随意活动。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婴幼儿或者失智的老人,医护人员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帮忙控制患者,使患者不能随意活动。

在血液采集时,患者需要紧握拳头,这样可以使静脉保持充盈状态,有利于进行静脉穿刺。有部分患者静脉血管实在不明显,医护人员可以使患者反复紧握拳头,最终使静脉怒张,有利于静脉穿刺的进行。但是如果患者的静脉血管始终不明显也应当及时松开压脉带,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缺氧而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

在整个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随时关注患者的状态是否有所改变。如果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昏厥等情况,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停止血液标本的采集。随后立即让患者保持平卧状态,服用少量的温开水,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于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可以给予吸氧、针刺等等急救措施。因为采集血液标本之前,患者需要禁食水,所以患者可能是因为低血糖而晕倒的。这种情况的下,可以给患者口服葡萄糖或者静脉注射葡萄糖。

论文作者:罗荣芝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采集的健康指导及注意事项论文_罗荣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