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分析_贡献率论文

“八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分析_贡献率论文

安徽省“八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省论文,变动论文,八五论文,时期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五”时期,安徽工业持续高速增长, 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2.6%,比同期GDP增长率高8.5个百分点,工业高速发展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省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从所有制结构看,集体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是工业超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国有工业增速趋缓,贡献率大幅下降;个体私营工业迅速发展,比重上升较快;外资工业发展很快,但所占份额仍然较小。

安徽集体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近几年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八五”全省集体工业年均递增36.2%,高于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速10个百分点。在全省“八五”工业总产值增量中,集体工业的贡献率达52.8%,支撑了全省工业增长的“半壁河山”。1995年,集体工业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已达43%,比1990年的31.9%上升了12个百分点,成为产值份额最大的一种经济成份。而同一时期,全国集体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5.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6.9%,1995年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6.6%,均低于安徽,可见集体工业的快速增长也是安徽工业发展速度领先于全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集体工业的超高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安徽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却明显趋缓。“八五”全省国有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为9.3%, 不到全省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半,而只有集体工业速度的1/4。 国有工业对全省“八五”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5%(而“七五”国有工业的贡献率在60%以上),国有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58.2%下降为1995年的31.7%,每年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 按乡及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计算,1995年国有工业已占总量62.8%的总资产,创造了43.8%的产值、49.8%增加值和53.7%的利税。国有工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全省工业今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八五”时期安徽个体私营工业快速发展,全省城乡个体工业产值年均增长42.6%,高于全部工业增长16.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0%,仅次于集体工业的增长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 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9.3 %上升为1995年的16.5%,个体私营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安徽外资工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起点低、基数小,对全省工业增长的带动不大,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995年以外资工业为主体的“其他类型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8.6%, 只是全国平均水平(16.6%)的一半。外资工业对全省“八五”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20.9%)低8.6个百分点。

二、从轻重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同步快速增长;重工业速度继续领先于轻工业,轻重工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折;重加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安徽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七五”安徽重工业发展速度(本节统计口径均为乡及乡以上工业)领先于轻工业近1个百分点, “八五”重工业继续保持了这一领先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21.1%,比同期轻工业速度(19.4%)高1.7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增长速度高0.8个百分点。 由此导致全省轻重工业比例结构在“八五”期间发生了重大转折:一是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七五”时期47.9%上升为“八五”的51.2%,开始超过轻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二是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 年的47.4%上升为1995年的49.7%,轻重工业比重接近1:1, 这标志着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八五”安徽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但轻工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增长贡献份额,在全国继续处于领先水平。“八五”全省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9.4%,比全国平均水平(18.5%)高约1个百分点, 大大高于其他中西部省份的轻工业增长速度。“八五”全省轻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 1995年轻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也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

对轻重工业的内部结构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重加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八五”安徽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八五”时期重加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对工业的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34.1%和33.3 %, 二者之和占了“八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份额的2/3。“八五”时期全省重加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26.4%, 比“七五”(11.1%)高1倍以上,比全国(24.9%)高1.5个百分点,重加工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22.4%上升为1995年的29.5%,其中发展最快的主要行业是电气机械制造业(年均增长34.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3.9%)、普通机械制造业(31.3 %)、 专用设备制造业(28.5%)。反映出全省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当然也应看到, 目前安徽重加工工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全国, 1995年全省重加工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2.2个百分点, “八五”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安徽的传统优势。“八五”时期全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年均增长18.1%,虽然略低于全部工业的增长速度,但比全国平均水平(16.5%)仍高1.6个百分点,1995 年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量为36%,比全国高6个百分点。

三、从行业结构看,传统产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占主导地位,支柱产业开始形成,新兴产业发展不快。

“八五”期间,安徽传统产业(食品、纺织、造纸、普通机械、冶金等)对工业(本节统计口径均为乡及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仍居主导地位。在1995年产值份额中占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131.8亿)、食品加工业(126.6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9.8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9.7亿)、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3.5亿),其中前4位均属传统产业, 其产值之和约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 这说明“八五”安徽工业增长主要还是靠传统产业的带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八五”期间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但其增长速度趋缓,效益不佳的问题日渐突出。“八五”期间,全省几个主要的传统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食品加工19.5%、纺织12.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19.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1%,均大大低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长率20.3%的水平。不仅如此,大部分传统加工业的效益也明显下滑,1995年纺织、食品加工、造纸、普通机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产业的百元产值利税率分别低于全省工业的平均产值利税率(10.92%)3~10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的产值利税率仅为1.08%。

“八五”期间安徽确定的五个支柱产业发展较快,带动了整个工业的快速增长。机械、电器和电子、汽车、石化和精细加工、建材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5.3%,比全部工业增速高5个百分点, 五个支柱产业对“八五”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7.6%,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五个支柱产业还未真正形成气候,1995年产值仅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说明这些产业只是初具规模, 离真正形成支柱产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进一步加快支柱产业发展仍然是推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需要指出,“八五”安徽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份额太小。比如,1995年汽车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4%,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1.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6.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为0.68%,医药制造业为2.59%。这说明“八五”期间安徽工业虽然在总量扩张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四、从企业规模结构上看,大中型企业产值、利税比重和贡献率下降,小型企业成为支撑“八五”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八五”时期,安徽大中型企业数量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上升,但产值、利税比重却下降了。1995年全省共有大中型企业663户, 比1990年增加281户,占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77 %, 比1990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但占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却由1990 年的50.7%下降为1995年的42.3%,利税比重则由1990 年的71 %下降为1995年的61.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由“七五”时期的59.1%下降为“八五”的37.1%。安徽大中型企业不仅在全省工业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而且在全国也处于较落后水平。1995年,安徽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对“八五”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如何加快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提高大中型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更好地发挥大企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关系到今后安徽整个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八五”时期,小企业在安徽工业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全省小型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4.5%,比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4.2 个百分点,比全国小型企业增长速度高4.1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1.3%上升为1995年的57.7%,小型企业对“八五”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9%,比“七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对小型企业在工业增长中的这种主导作用应作全面分析,一方面,根据安徽目前工业化所处阶段及资本积累的状况,小型企业的迅猛发展确有其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小型企业资本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的弱点将会逐步显现,其生存和发展将会面临严峻挑战,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可能会有所下降。要保持小型企业快速增长势头,就必须继续深化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其经营机制的活力,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以各种方式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分工协作联系,增强市场竞争力。

标签:;  ;  ;  ;  ;  

“八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