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荣和

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荣和

佛山市顺德区碧日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528312

摘要:电气系统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电力传输、应用、管理以及防护机制,充分满足建筑项目电力资源使用诉求。为了确保电力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减少施工过程以及用户使用过程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需要采取安全技术手段,稳步增强电气施工的有效性。文章以接零和接地施工技术为研究核心,从多个维度出发,明确接零和接地的技术要点,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吸收过往有益经验,逐步构建起现代化建筑电气施工接零、接地技术模式。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施工;接零保护;接地保护

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是两种重要的建筑电气施工保护方式,是防范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隐患,增强建筑电气系统运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中应用了越来越多的高电流或高电压机电设施,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那么非常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强化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构建现代化接零施工技术和接地施工技术值得相关人员的深入探讨。

1 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的区别

第一,两者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而接零保护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第二,两者线路结构不同。在接地保护的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接地线,而在接零保护的电网中则必须设工作零线来进行作接零保护。第三,两者回路去向不同。接零保护是回电网,接地保护是回大地。第四,两者适用范围不同。对于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一般运用接地保护,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就必须得用接零保护。

虽然如今的接零与接地的施工技术已经有所成熟,但是这几个常见的问题仍然无法避免:人与相线的直接接触不能有效保护;设备绝缘电阻状况不明确,不能随时监视其漏电情况,从而导致触电、火灾等重大事故;相线碰壳时,由中性点浮动引起的设备故障;TT 系统保护的范围较小;TN 系统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过长等问题。

2 建筑电气施工接零保护

2.1 保护接零

接零保护系统以零线为主要技术抓手,将电力系统中的零线与电力设备中的导电部位连接起来,在连接过程中,使用熔断器结构模式,在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短路的情况下,短路电流忽然增加,保护接零工作模式,采取快速移动保险丝的方式,对电源进行切除,实现电力设备的安全防护。在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接零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电气设备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在漏电情况下,人体将会直接接触 220V 的电压,给人体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以及损伤。因此在建筑电气施工保护过程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零线设置,确保保护零线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应对各类突发事故,推动建筑电气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满足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

2.2TN 系统

TN 系统的构建实现了保护线与中性线的有效衔接,与其他零线接地技术相比,除了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之外,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TN 系统又划分为 TN-C、TN-S、TN-C-S三大类别,由于在三相五线电力网络体系下,保护线以及中性线采取分开铺设的组建模式,二者之间相互绝缘。在接零过程中,用电设备外壳连接的是保护线而不是中性线,因此在 TN 系统接地保护系统设置的过程中,更多关注保护线,基于这种特点,在实际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就要针对性的进行保护机制的调整,使其适应布线模式。以 TN-S 系统为例,其在进行接零保护的工作中,所使用的的保护线与中性线单独进行设计施工,中性线仅作为照明线路,因此在建筑用电设备正常运行下,特殊保护线路上并不会发现电流,这就为故障监测以及排除工作的有序开展创设了便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

3.1 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保护

接地操作之中,将中性线直接或者在低电阻情况下进入三相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接地短路电流较大,因此将其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在接地电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大接地电流系统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起灵敏、准确的继电保护。同时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下,如果发生漏电情况,在接地系统内部形成单相接地,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跳闸,对电源进行切断处理,从而消除漏电危险,为后续电力故障排除工作的开展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3.2 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保护

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不经过消弧线圈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接地故障,将无法在电力线路内形成短路回路,这种短路故障电流相较于负荷电流要小,因此将其成为小接地电流。小接地电流系统的保护原理在于,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者碰壳故障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小接地电流系统的防护能力,技术人员明确相关硬件设备以及接线方式,在硬件设备的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着眼于电气施工的实际,对接地施工技术中所使用的出线数、出线方式、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输入输出范围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为小接地电流系统的环境温度以及空气湿度等参数进行设置,避免环境因素对设置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中性接地保护

与其他接地接地技术方式有所差异,中性接地安全系数高,环境适应能力较好,为了更好地发挥中性接地在电气施工的积极作用,在进行中性接地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徐亚欧采取有效接地以及非有效接地两种技术模式,充分适应不同施工建筑环境下,对于电力资源的使用诉求,以充分增强电力资源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还要关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解决措施包括:绝不能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1000V 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在保护接零系统中,零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零线断线,接在断线处后面一段线路上的电气设备,相当于没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如果在零线断线处后面有的电气设备外壳漏电,则不能构成短路回路使熔断器熔断或开关跳闸,不但这台设备外壳长期带电,而且使接在断线处后面的所有作保护接零设备的外壳都存在接近于电源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触电的危险性将被扩大。

3.4 抗干扰接地和防雷接地保护

对于抗干扰接地常用的解决措施包括:交流地与信号地分开;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做好屏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5Ω;埋设铜板、接地棒;做辐射式或环网状式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的目的是防止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的破坏。其解决措施包括:管道、电缆、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等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尽量降低总接地电阻;利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柱的主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

3.5 静电接地保护

利用静电接地,可以有效地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各类摩擦而产生静电。具体解决措施是将可能产生或积聚静电荷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接地,使静电导入大地中,消除安全隐患;防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施工中应用金属导线焊接并可靠接地,以便形成电气通路,保障安全;必须对工程楼梯金属扶手接地;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如中心控制室门口等地装设部分金属接地地板,以排除可能会聚集到人身上的静电荷。

4 结语

在建筑电气施工中,接零和接地保护尤为重要,是电力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其中的规范性,保障其科学性,将理论落实到实际操作之中。在电力系统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5)

[2]谷莎莎,胡青云,胡尚杰,夏月亮.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9)

[3]洪英勇.建筑工程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8(10)

论文作者:李荣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荣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