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邹培珍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邹培珍

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 龙岩 364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已经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从过去今年的形式来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下面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其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民生项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用水用电需求,所以,必须要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视,做好质量建设,更好的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对坝体、水闸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分析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取少的材料之一,合理的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况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效果,能够对建筑结构起到良好的质量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进行施工,达到对建筑结构的建造,从而使结构框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满足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和荷载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技术控制要点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配置,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特点,如果要满足使用需求,必须确保配合比科学、合理,否则会对结构框架造成严重的伤害。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材料,通过各种物质的搅拌和分配完成混凝土制作过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

1.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原则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操作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环境,为了避免已经完成的相邻基坑受到影响破坏,要遵循深基坑浇筑的原则,避免由于相互作业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者重复施工。其次,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效果,按照自重大的结构先浇筑的原则,避免在浇筑过程中由于结构自身的重力,对周围自重轻的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另外,结合施工现场条件,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浇筑,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很多种建筑形式,避免不同高度之间结构受力影响,降低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干扰,采用高建筑先浇筑的原则。最后,重点结构先浇筑原则,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去,为了满足关键部位的浇筑质量要求,应该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根据现场环境和结构部位进行灵活应用,先进行重点部位的浇筑,最后在逐渐进行分散部位或者小结构的浇筑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

2.1混凝土大坝的分缝分块技术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大坝浇筑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并且也是工程量最大的,由于长度和工作量的影响,没办法完成一次性浇筑的要求,所以大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将大坝科学的分为多个段落、多个施工层次。大坝的分块形式主要有通仓浇筑、纵缝分块。首先,通仓浇筑,这种技术比较常用于仓面比较大的部位,将大坝分为多个段落之后,按照相同断落的不同层次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的是,坝体施工不需要设置纵缝,所以省去了很多施工操作,根据施工现场进度安排,配置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但是,这种方法的浇筑时间相比于其他两种方法要长,容易造成内外温差的控制问题,最终形成坝体开裂现象。其次,纵缝分块,这种模式需要通过接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温度和工艺操作,浇筑过程中,相邻部分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2混凝土在水闸中的施工技术

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水闸出现问题,那么水利水电工程也就失去了建设意义,不能发挥出切实的实用效益。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水闸分成涵洞式和开敞式两种,这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来决定,在现场资源良好、场地开阔的情况下,能够对各种突发问题做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对于水闸施工中地基部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不仅要求对排水做到良好的控制和规避,还要注意分散混凝土结构对地基施工造成的影响,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的复杂特点,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且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在进行水闸底板的浇筑过程中,做好钢筋的板扎和固定工作,提高整体的结构性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强度,做好垫层的铺设工作,有效的对地基形成保护。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闸底板面积很大,需要提高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视,避免出现开裂等问题。

2.3混凝土施工的后期维护

由于施工现场环境不一,并且多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工程本身的养护方法,特别是在后期的保养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对混凝土后期维护的重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升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项目的使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钢筋的腐蚀问题,造成混凝土剥落,这样不仅对项目稳定性造成影响,还会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这种应用比较多的施工在水工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可以很好地保证内外温差的控制,减少了降温的操作,降低了成本。但是同样需要注意膨胀结束后的养护操作,并且是适当的延长养护的时间。由于混凝土长时间的在外暴露会造成水分流失,发生干缩变形的现象,所以对混凝土最基本的养护就是要进行水分浇护,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操作工序,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其重要程度,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开始之前,结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有条理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点规模大、工程量大、造价高,所以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成本费用的增加,企业应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操作,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计变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必须要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落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确保项目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加快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由于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对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外界因素做好提前的预防措施,更深入的了解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效果和作用,加强质量控制意识,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238.

[2]庄伟,鄢旭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J].科技风,2014(10):142.

[3]连新强.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2):356-358.

[4]刘玉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2):180-183.

论文作者:邹培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邹培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