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小学语文的新课堂论文_范晓晓

建构小学语文的新课堂论文_范晓晓

河北省邢台市幸福源小学范晓晓

“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基本要求、教师作用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小学语文的新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语文新课堂“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基本要求、教师作用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小学语文的新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对新课堂的学习体会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真正的对话关系是“我你”的关系,“主体主体”的关系,对话只在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展开,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对待是实现对话的前提。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平等与尊重,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严肃、冷峻的目光,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习伙伴中的一员,教师不是高尚在上的传授者与控制者,把“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变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融入其乐融融的氛围,共同品尝语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文的熏陶。

要在语文课堂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放”上做文章,如: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开放。重视探究发现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美国芝加歌大学教授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都值得我们重视,让每一位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发问。

2 转变教师的角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

怎样看待“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要不要每一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呢?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如果这段课文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读、思、议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师用一个问题框住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呢?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3 注重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获得最佳发展的教学。根据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促使学生将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教学中既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将语文程度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

4 创新科学的评价方式4.1 分层评价,强化参与意识。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打破传统教学评价中的统一标准,因为这种评价不能促进每位学生都获得发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因人而异,分层设计,分层评价。对于优秀生,要用显微镜去观察,及时发现他身上的不足,精益求精,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对“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促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分层评价的方法,可以使每位学生时时怀有一种对成功的向往,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4.2 延时评价。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来说的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是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进行评价、做出结论。它比即时评价更自由,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及多向思维能力。延时评价的应用,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潜能逐步得到挖掘。

4.3 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价促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而教师常以外部观察与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结果不可避免地受教师的经验、水平等的影响,尤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的评价更显出局限性。因此,评价学生时,必须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评价的交互性,注重学生自评、互评。

论文作者:范晓晓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建构小学语文的新课堂论文_范晓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