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上海 201908)
【摘要】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在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减轻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喘息时间、咳痰减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索茶碱注射液;支气管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10-01
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它是指支气管黏膜、支气管以及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这种疾病多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的重复感染引起的炎症。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咳嗽、咳痰等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支气管炎更多的以氨茶碱治疗为主,这种药物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多索茶碱注射液在支气管炎中广为应用,且效果理想[1]。为了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在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2.4~77.9)岁,平均(49.7±2.1)岁;对照组有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0.5~80.4)岁,平均(47.4±2.4)岁。入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静脉滴注10mg氨茶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30)混合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1次,连续治疗10天。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静脉滴注300mg多索茶碱(湖南郎力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866)混合250ml5%葡萄糖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治疗10天[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减轻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喘息时间、咳痰减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演变为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常规方法更多的以氨茶碱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近年来,多索茶碱在支气管炎患者中广为应用,且效果理想,药物属于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患者用药后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支气管上,抑制磷酸二酯酶分泌,激活机体内蛋白酶A和G,可以有效的组织腺苷受体内钙离子的定向位移,达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功效。同时,患者服用多索茶碱后药物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中磷酸二酯酶活性,改善患者哮喘症状。多索茶碱药理作用相对比较特殊,该药物和和氨茶碱相比抗支气管痉挛功效更强,并且药物起效速度更快。此外,患者用药后药物能抑制炎症介质,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控制患者体内潮气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3]。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减轻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喘息时间、咳痰减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能够取得理想治疗预后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欢银,王伟,王小仙,等.特应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吸出物IL-4和IL-12及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13.
[2]曾春明,赵宝兰,廖菊英.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4(12):11-12.
[3]崔丽,高萌萌,刘莉.多索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22-23.
论文作者:胡小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患者论文; 茶碱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氨茶碱论文; 注射液论文; 支气管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