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目标之一。通过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和欣赏自然的场所,让他们能够缓解生活压力,同时也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每时每刻,我们都与环境密不可分,然而当今各种环境污染相继出现,如果不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我们将会深受环境污染的毒害。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让人们能够回归自然,因此对公园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后期的施工管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是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公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1 工程概况
工程规模达4.7万m2,其中绿化面积约2.4万m2,园建及铺装面积约2.3万m2。施工内容包含广场平台、栈道台阶、园路铺装、休息亭廊、花架廊、厕所改造,照明设施,广播系统、服务及后勤用房升级改造、周边进行绿地景观植物配置等的建设项目。改造工程采用景观绿化配置、亭廊栏杆仿木、平台塑木,花岗岩和透水沥青地面铺设改造工艺。改造中结合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步改善公园环境。工程的特点是多专业综合设计,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尊重地域场所特色,塑造景观园林艺术的形象。
景观园林的造景:采用多层次配置,乔灌木、地被、草地、水生植物相结合。并适当点植彩叶植物,创造植物群落整体美,节点处以景石点缀。配植多层次水生植物,营造丰富的湿地生境。广场、园路的铺装,注重园路线型控制上流畅以及圆滑,增加游园步行舒适感与安全感,避免因积水引起的水溅,营造舒适的环境。亭廊仿木栏杆与塑木地板的结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工程。公园亭廊建设注重形态的新意识,在传统亭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造,在原有湖面的建亭造景,满足园林亲水游赏的要求,可休息、消暑纳凉、畅览园林景致。仿木栏杆地板、塑木平台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园林工程的应用,延长使用寿命,为整个亭廊园路建设带来了创新。
2 公园园林绿化的特点
2.1以自然为主体
公园园林现代化的建设更加重视自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内心世界空虚,希望通过不断接触外界事物来提高自身的内在。看多了现代人工雕琢的物质性的东西,对于自然的东西人们觉得眼前一新,就会充满好奇。因此,现代化的园林设计更加重视自然景致的构造,也就是说虽然是人工设计,但是人工设计的手段和方法的高超使其表现出来的植物或者是园林的景观就像是天然的一样,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思想。
2.2以生态为核心
生态学是人们研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意识和植物的生长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按照生态学规划设计园林的植物,就不能实现各种植物和谐的生长。植物之间的相互的影响或者是植物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生长都跟生态学相关。
2.3以地域为特征
地域性景观即设计是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即当地的植物种类、自然风貌、自然地质条件、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即当地的历史文化、文化景观遗产等。公园园林设计应该体现当地的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要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公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3.1施工前期管理
首先注重现场勘查工作。施工前,施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好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还需要合理地组建园林绿化项目部,负责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采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派专人负责施工中各个环节、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前期管理工作如期进行。其次,重视园林工程组织设计。组织设计作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基础。园林工程组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方式(包括人工施工和机械施工),劳动力,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建立施工队伍、施工任务分工、部门分工、职责范围等;安全措施制定、技术规范要求、质量标准、植物成活率指标等。
3.2重视施工管理,更新管理理念
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与居住品质,在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施工管理,将现代化理念融入施工管理中,对工程前期设计、中期施工以及后期检查等环节进行科学、系统、合理地管理,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由于传统公园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只是单纯地美化环境,对园林结构、园林绿化与其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因此在现代化公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打破传统设计及施工理念的局限,增强公园管理人员对公园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视,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系统、科学的园林绿化工程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检查以及全过程管理。把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以促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3.3创新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园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仅仅影响着工程竣工后的交付使用问题还对周边环境及项目周边有着一定影响,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无法保证高质量的公园园林绿化施工工程,工程单位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到落实再到实施都有章可依。工程单位在园林绿化部门提交园林绿化设计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要对公园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和生态性、景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进行专业的分析,然后结合申报部门的施工队伍实力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进行专业商讨确定园林绿化工程方案是否通过,这样可以从公园园林绿化源头上断绝隐患的出现。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监督,对存在疑惑的地方,要及时进行现场勘察并采取补救措施,将施工问题降到最低,监督人员还需要定期深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动向,积极与工程单位进行交流,并进行施工现场指导,让竣工后的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4 结论
总而言之,园林的绿化工作对于公园园林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绿化工作中也必须重视一些养护技术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绿化工作符合质量要求,更好地发挥公园园林景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胜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新模式[J].现代园艺,2013,22:182-183.
[2]厉富雷.浅谈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23: 213-214.
[3]赵静.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73.
论文作者:刘艳如,周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公园论文; 园林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植物论文; 工程论文; 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