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人文内涵探微--访研究员李兴民_科学论文

科学的人文内涵探微--访研究员李兴民_科学论文

探索科学的人文底蕴——访李醒民研究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底蕴论文,研究员论文,人文论文,科学论文,访李醒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1999)04-0005-08

李醒民,男,1945年10月生于西安市户县。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被破格评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著作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两极张力论·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科学的革命》、《理性的沉思》、《理性的光华》、《彭加勒》、《论狭义相对论的创立》、《马赫》、《伟大心智的漫游》、《人类精神的又一峰巅》、《迪昂》、《爱因斯坦》、《波尔逊》等。译著(英、日、俄)有《列宁与科学革命》、《科学的价值》、《物理学史》、《科学方法讲座》、《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最后的沉思》、《科学的智慧》、《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科学的规范》等。主编有《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三原色丛书》、《哲人科学家丛书》、《科学思想文库》、《科学巨星——世界著名科学家评传》、《中国科学哲学论丛》等。在海内外40多家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问:在18年的学术生涯中,你撰写了诸多论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你可否向我们扼要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概况?

答:我的学术研究领域是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兼及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有关哲学问题。多年来,我除围绕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社会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五章探究,两极张力论,科学革命和科学发展,科学说明和科学理论评价,现代科学实在论,哲人科学家,科学史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方向、方法和学风建设等论题作了相关研究外,主要钻研了三大课题:(一)批判学派(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二)爱因斯坦思想研究;(三)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研究。其中前两个课题花费了我学术生涯的多半时间,后一个课题仅在1989—1990年间的十个月内作了初步的探讨,后因兴趣转移和其他写作而延搁。

问:虽说你的后一项研究是十年前进行的,且费时不多,着笔较少,但你的新颖见解至今仍在国内学术界位居前列。请你先谈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

答:尽管人们对科学至今没有下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定义,但是科学的三个内涵则是人所公认的,这就是,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social constitute)。 科学精神也恰恰体现在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气质(ehtos)之中。

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或菁华之所在。大凡科学思想都具有革命性。它能扩大人们的视野,开阔人们的心胸,启迪人们的心智。它是愚昧的天敌,教条的对头,迷信的克星。科学思想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使人们明确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和途径。这是科学思想革命性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革故方面和鼎新方面。

科学的统一不在于它的材料,而在于它的方法。科学精神也集中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尽管具体的科学方法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基本上分属三大部类:经验方法(观察、测量、实验等),理性方法(逻辑、统计、数学等)和臻美方法(形式化、对称等)。这三种方法显示出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它们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们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思想情操。尤其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的鲜明标识,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一切自称为科学的东西,都必须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和理性的无情审查。而以实证和理性为根基的科学固有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则是科学的生命。怀疑和批判不是科学没落的征兆,而是科学进步的保障和原动力;怀疑和批判终止之日,就是科学停滞乃至死亡之时。

作为科学的社会建制即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或科学的精神气质,就是众所周知的默顿所谓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这些有感情情调的、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被内在化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外在化为社会的科学意识。它们不仅是维护科学共同体稳定秩序的基石,而且与社会精神文明和人的自我完善的理想是一致的或相通的,同时也为民主秩序提供了健全的发展机会。这是科学精神或科学价值的最深邃的人文意蕴。

由此不难看出,科学精神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统一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水乳交融或一拍即合的,而非冰炭难同炉。人为地把两者对立起来,是完全没有什么道理的,也是极不明智的。

问:你刚刚提及科学价值问题,请你就此进一步展开你的观点,行吗?

答:科学是人的(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历史中的科学,而不是超人的超历史的。因此,科学与价值密不可分便是题中应有之义,科学价值中性的话语只不过是神话而已。

科学价值包含三个值得探讨的方面。其一是科学的价值,即科学的物质价值或有形价值、科学的精神价值或无形价值。其二是科学与社会价值观念的互动,即科学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变革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社会价值观念也作用于科学,促进或阻碍科学的进步。其三是科学中的价值,其意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不仅在科学活动中脱离不开价值判断,而且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也或多或少渗透在客观知识体系之中。一句话,科学中的价值是蕴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这是科学认识的真实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仅就第三点谈一些看法。

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体现在科学基础、科学陈述和科学诠释中。例如,作为科学基础的隐喻式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具有约定成分的原理或公理中都包含价值因素。科学陈述或多或少也具有价值取向,背景价值往往要参与其中,而且从某些科学陈述中还可推出反价值。科学诠释蕴涵着被描述的事实背后的某种机制(目的的、因果的、协同的等),古代拟人说、近代机械说、现代嵌入说的科学诠释的变迁,实际上也折射出人的价值观念的变迁。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体现在科学家的探索的动机、活动的目的、方法的认定、事实的选择、体系的建构、理论的评价(包括个人的主观价值评价和共同体的理智价值评价)诸方面。科学社会建制中的价值,是以科学的规范结构为中心而展开的。它体现在科学共同体活动的下述方面:维护科学的自主性,保证学术研究的自由,对研究后果的意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均衡,科学资源的分配与调整,科学发现的传播,控制科学的“误传”,科学成果的承认和科学荣誉的分配,对科学分层的因势利导等等。

问:科学的物质价值由于是有形的、显现的、直接的,明眼人一看便知,但科学的精神价值则是无形的、潜在的、(往往)间接的,难以窥其堂奥。你是否能让我们领略一下后者的“庐山真面目”?

答:科学的物质价值是巨大的,无论怎么估计也不过分。但是,这些年有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和习惯倾向,即把科学简单地等同于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技术。于是,在高官学人的眼中,科学仅仅是生产力;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科学则是财神爷。科学纯粹成了功利主义的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 这种对科学的工具论态度无异于现代的货物崇拜(Cargo Cult),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科学追求真知、追求智慧的形象,泯灭了科学精神的弘扬。这种态度的思想根源在于全然不知或根本无视科学的精神价值,致使“科学之道”一落千丈而沦为“科学之器”。

就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而言,其精神价值有:(一)信念价值(科学给予我们对永恒世界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正确的信念,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和宁静,成为人安身立命的支点之一);(二)解释价值(满足人的好奇天性和求知本能,填补人的精神空白和消解人的心理疑团,把人从茫然无知的“原始”状态拯救出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三)预见价值(人的精神追求无止境,不仅想解释过去和现在,还想借助科学预知未来。科学的预见不仅使人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更重要地是显示出人的理性的伟大力量,增强人的自信心,使人的精神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四)认知价值(与神话、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其他认知形式相比,科学这一认知形式最客观、最系统、最精密,对其他认知形式具有典范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科学的眼力或科学的透视(perspectives of Science )是认识各种事物或观察各种问题的参考框架和立足点之一);(五)增殖价值(科学具有“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逻辑,着眼于科学统一或消除各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张力能导致知识的增殖和更新,即思想可以产生思想);(六)审美价值(科学能给人的审美判断以永恒的满足,其审美价值在于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包括描述美、结构美、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对称美和涵盖美)。此外,作为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的精神价值与上述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是一体化的,我就不再详细阐明了。

问:这样看来,对科学的精神价值是忽视或轻视不得的?

答:的确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近代科学的因子,也没有“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传统和习惯,加之近代科学革命起源于西方,国人并未经受科学革命的洗礼,因而着重科学的“形而下”而无视科学的“形而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反映在实践上,决策者往往注重“任务取向”的应用研究(这有可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或获取经济效益,从而彰显其政绩),而冷落“好奇取向”的基础研究,我们的基础研究鲜见世界顶尖成果,立国50年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不能说与此无关。在这里,我想指出,如果说在看待应用研究时我们应该认清科学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的话,那么在看待基础研究时我们就必须认清社会对科学所负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把大量的价值的实现归功于科学的应用,而很少归功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气质这些科学精神价值的负载者,这是不正常的。要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决策者明白,要求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应当与我们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种时尚表面看来是公正的、善良的、无害的,实际上对科学发展而言却是最大的危险之一,从而对社会需要的长期而持续的满足也是最大的危险。此外,忽略科学的精神价值,也为极端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欲主义、拜金主义、反科学主义等思潮的滋生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和温床。

问:你提及反科学主义,这种思潮近几年在国内也比较时兴,你是怎样看待它的?

答:我在十年前就撰文指出,反科学主义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它采取的是因噎废食的简单解决办法,从一个极端反对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它的理论根基是脆弱的。除了它低估科学的物质价值,无视或误解科学的精神价值,看不到科学的人文意义以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汇流趋势外,尤其在于把科学混同于技术,把技术的善恶两面性归咎于自然技术(natural technology)乃至自然科学,而没有看到这是社会技术(social technology)或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不发达所致,未能有效地约束和控制误用或恶用自然技术的个人或集团。

反科学主义是对科学主义(scientism)的反驳, 而科学主义往往被等同于“科学万能论”。但是,据我所知,科学共同体从未发表过这样的宣言,科学家个人似乎也没有标榜或自称自己是科学主义者(在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对皮尔逊的思想发挥过度而接近科学主义)。科学家对科学的功能的观点是有节制的,哲人科学家的看法甚至是超越时代的睿智。因此,可以说,科学主义并非萌生于科学界,而是外界强加给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的。反科学主义把矛头对准他们,岂不是唐吉诃德与风车搏斗?

反科学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反主流文化、反理性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后天失调与中国传统文化排斥科学与民主的先天本能结成“神圣同盟”,向科学发难——这不是明智之举,起码是不合“中国国情”。不过,反科学主义以及好走极端的后现代主义也有神智,尤其是它强调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多元化、主体性、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也是宝贵的思想财富。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思想财富也是科学所拥有的或所阐发的,起码与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无根本的冲突。要知道,在某种意义上,科学价值即是人的价值,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

问:你说的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答:科学和人文尽管在关注的对象和获取的成果上有所不同或侧重,但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则是沟通的和互补的,二者都是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难怪英国科学家皮尔逊毫不留情地批判“科学的成长消灭了生活的美和诗意”的责难,难怪德国哲学家卡西勒把科学视为“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们哲学的最重要主题”。布罗诺乌斯基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中论证说,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和最高价值,由于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追求真理的人必须是独立的。科学把对独创性的热爱作为独立性的标志,科学发现必须具有独创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对科学的意义要求我们把价值放在异议上,因为异议是智力进化的工具,是科学家的天生活动。没有异议就没有科学,没有异议的人根本不能成为科学家。异议本身不是目的,它是更深刻的价值即自由的标志。学术自由必然导致差异和分歧,而稳定进步的社会又必须把观点各异的人粘合在一起,因此宽容就成为科学不可或缺的价值。科学中的宽容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其精神实质在于:承认给他人的观点以权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认为他人的观点是有趣的和值得尊重的,即使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因为在科学探索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由科学和人的本性决定的。由追求真理这个最初价值逐步得出的一系列价值:独立性、独创性、异议、思想和言论自由、公正、荣誉、人的尊严和自重。这就是科学所塑造的人的价值,它们充分显示了科学和人文精神和文化蕴涵——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和智慧岂不是呼之欲出了?

标签:;  ;  ;  ;  

科学的人文内涵探微--访研究员李兴民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