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年经济增长和财政预算收入目标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财政预算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收入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这一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全年增速相比,加快0.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好于预期,实现较好开局。但应当指出,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按生产法计算,由于增速较慢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在第一季度很低,其对经济增长速度向下的引力相对较小。如果用去年全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权重,将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折年率则为7.3%,经济增长率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相同,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折年率速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依然较多,其中主要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尚未根除,通货紧宿的压力持续加大企业效益有所滑坡,财政收入增速减慢国有企业改革与结构性调整进入攻坚阶段,职工就业与再就业压力日显突出,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待突破,农业结构性调整进展迟缓,农民收入增长难度较大。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石油价格、美反恐战争会否扩大化、中东局势、阿根廷金融危机与日本经济衰退成为影响下一阶段世界经济走势的重大变数。在这种大的格局下,我国全年实现7%的经济增长目标、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任务并非易事,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在货币政策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配合财政政策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年内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全年完成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需政策配合
一季度的数据好于预期,主要是靠出口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拉动,其中,净出口需求达73亿美元,同比增加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拉动GDP增长1.18%,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4.3%。投资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19.6%,拉动GDP增长3.6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6%,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我们认为,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全年要完成7%的预期目标仍有一定难度。
1、2002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乐观,我国对外出口需求难以出现高速增长
世界经济总体上呈现一种温和复苏的态势,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比较强劲的复苏,主要是依赖于个人消费开支与政府开支,其中主要又是依赖于国防开支。经过美联储连续11次的减息之后,目前美国银行同业间的隔夜拆借利率仅为1.75%,处于二战后的最低水平,相应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较低如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利率都处于历史的低水平,因此极大地促进了个人消费。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开支分别增长6.1%和3.5%,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低利率促成的消费需求高增长带有很强的超前消费特征,尤其是对不动产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更是如此。随着加息预期的上升,个人消费需求已经出现减弱的苗头,消费需求的回软势必导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同样道理,“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开支,尤其是国防开支的大幅度增长成了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开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增长11.4%和12.4%,其中,国防开支增长分别高达9.0%和19.6%。一季度国防开支成为35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显然这种速度是难以持续的。我们认为,美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并没有结束,过度投资所带来的库存过剩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步消化,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与预期收益率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2001年全年美国企业的税后利润下降15.9%,是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全年下降。一季度企业盈利继续呈现下降态势,相应地作为历次经济周期中拉动美国经济上升火车头的企业设备投资持续下降,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3.8%,一季度继续下滑5.7%。分析表明,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即使不出现重新下滑,也只能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复苏,GDP的增长将明显慢于一季度5.8%的水平。乐观估计,美全年经济增长大致将保持在2%至2.5%的水平。按美方统计,2001年我国对美出口占我总出口的比重高达38.4%,而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也高达23%,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导致我出口减速与经济增速的回落。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经济增长仍未见明显起色,虽然一季度因日元的持续贬值导致日本制造业出现微弱复苏,但由于日本结构性调整压力很大,日本银行系统的坏帐比率居高不下,以及日本债务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已经很小,因此,世界各大机构都对日本经济增长做出了相对悲观的预期。其中IMF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都预期今年全年日本经济仍将保持1%的负增长,加上日元贬值的影响,占我国出口总额16.9%的对日出口未来也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WTO之后我国关税下调的政策效应会逐步显现,进口增幅将会逐步提高,全年外贸顺差将缩小,与2001年相比净出口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会明显减弱。
2、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预算内投资增长速度也存在回落压力
从国内需求来看,投资需求是决定全年经济能否保持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从一季度的实际完成情况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性投资。一季度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同比加快了7.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其它济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到65.3%,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集体投资需求增长12.6%,增幅比去年平均值提高4.5个百分点,个体投资增长9.1%,增幅比去年平均值下降3.6个百分点。活力最强的个体投资增幅回落,说明他们对市场环境和投资收益率的预期有所恶化。其中有宏观上供大于求、通货紧缩的影响,也有结构性调整所导致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的影响,还有制度上非国民待遇、行业垄断、私有产权缺乏保护等因素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居民部门暂时不愿意消费和投资所形成的国民财富剩余通过政府发债的形式转为政府的公共开支,以此缓解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一季度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支出增长幅度高达60.1%,比去年同期多支出12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但从全年来看,由于今年的特种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仍为1500亿元,在量上与去年相比没有增加,再加上今年财政收入的增速趋缓,因此国有单位投资支出的高速增长势头很难持续,投资需求增幅在后几个季度将出现缓慢回落的态势。
消费需求在一季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1-3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了1.9个百分点。影响消费物价重新走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与居民消费心理、居民收入预期以及政策面的变化关联最大。未来将有多种因素制约消费的增长一是通货紧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居民普遍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只要通货紧缩现象不消除,消费需求就很难快速增长;二是随着下岗职工的增加与失业率的提高,一部分城市低收入阶层群体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会更加谨慎,导致他们不敢消费;三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部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降,而边际储蓄倾向持续上升,导致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大大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率;四是消费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随着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增幅的减弱,GDP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为实现7%的经济增长目标,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上不能减弱,要坚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投资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方面也要采取一些新的刺激手段,例如在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可以做得积极一些。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要做适度的松动,努力解决当前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
二、当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情况分析与全年趋势判断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38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79亿元,增长3.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4.5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财政增收的最低速度。其中累计完成各项税收362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3.8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35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财政收支相抵,结余29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53亿元。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财政赤字将大大突破年初制定的3098亿元的预算规模。
1、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大幅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大幅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调整所造成的相关税收收入增幅大幅下降二是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回落所造成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幅的大幅回落。
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税下调和进口增幅下降导致进口税增幅减缓。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受进口增幅下降和关税下调的影响,进口税的增幅即显著下降,且呈逐月走低趋势。去年1-6月份,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累计增长23.6%,7、8、9、10、11月分别增长17.6%、2.4%、3.7%、-2.9%、-6.1%,1-12月累计增长10.7%。2001年1-6月份,关税累计增长23.6%,7、8、9、10、11月分别增长17.5%、4.0%、3.3%、0.4%、-2.9%,1-12月累计增长12.8%。今年1-3月,由于关税平均税率由15.3%下调到12%,进口增幅又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进口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累计减少1.7亿元,同比下降0.5%,关税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46.53亿元,同比下降24.3%。进口税的减少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1.3个百分点。
(2)证券交易印花税继续大幅减少。受股市交易比较清淡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的影响,今年1-3月累计完成证券交易印花税26.1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2亿元,同比下降55.4%。印花税的减少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0.9个百分点。去年一季度证券市场活跃,股指创出新高,导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较多、基数较高,这也是今年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幅下降较多的原因之一。
(3)出口退税大幅度增加。去年前3个季度的出口退税额就达到当年的预算数,所以去年10月份后财政预算新增的出口退税额就十分有限了,加大了今年初退税的压力。今年1-3月份,出口退税比去年同期增加197亿元,增长94.6%。出口退税的增加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5.3个百分点。
(4)金融保险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下调导致营业税增幅大幅下降。为了改善国内金融保险企业的经营条件,经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起,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分3年从8%降低到5%,每年下调1个百分点。由于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税率的下调,今年1-3月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税收按税务部门的统计口径比去年同期减少33.1亿元,下降20.2%。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的减少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0.9个百分点。
(5)国有股减持工作暂停。去年1-3月,有80.2亿元的国有股减持收入资金入库,但今年1-3月却无此项收入。国有股减持收入的减少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2.2个百分点。
经济周期性回落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值税潜力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挖掘,增幅明显趋缓。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增值税征管,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现有增值税增长潜力已经得到比较充分挖掘,去年下半年增值税的增幅已明显减缓。去年1-6月份增值税累计增长27.9%、7、8、9、10、11月分别增长6.6%、6.8%、5.1%、11.2%、6.1%,1-12月累计增长17.6%。今年1-3月增值税累计增长11.4%,明显低于去年同期31.9%的增幅。
(2)由于企业效益下滑,企业所得税增长大幅回落。1-3月份,累计完成企业所得税收入50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增长68.1%的幅度。企业所得税难以保持较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油价走低及工业品出厂价下降,企业利润减少。1-3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99.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另外,去年末中央决定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部分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一些地方财政人为抬高了基数,也是今年企业所得税增长放慢的重要原因。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季度财政收入减速的24.5个百分点中,有10.6个百分点是由政策调整所导致的,另外13.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经济周期性回落所造成的。如果没有政策调整所导致的财政收入下降,2002年一季度财政收入的增速在14%左右,应该说是基本正常的。
2、全年财政收入趋势判断
从全年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来看,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政策调整因素依然存在,但未来3个季度经济周期性回落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可望逐步有所减弱。具体来说
(1)进口税有望回升。受关税水平下调以及海外对华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的影响,预计未来3个季度我国进口增长速度将出现恢复性上升,但考虑到国内需求仍然相对疲弱,这种恢复将是比较温和的,因此,进口税在未来3个季度有望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但力度比较有限。
(2)证券交易印花税降幅将有所缩小。预计未来3个季度我国股票市场交投仍比去年同期清淡,由于去年二季度股票市场交易活跃,今年二季度印花税收入仍将大幅下降,三、四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降幅将明显缩小。
(3)出口退税对财政收入的负向拉动将逐步消失。由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退税力度很大,未来3个季度仅需完成560亿元左右的退税额便可完成全年的计划,比去年同期减少60亿元。因此,出口退税对财政收入的负向拉动将逐步消失。
(4)增值税的增幅仍可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3个季度我国价格水平将继续下降,实质工业增加值将保持平稳增长,名义工业增加值增幅将放缓,因此,增值税的增幅可能继续放缓,但仍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5)企业所得税增幅可能保持小幅增长。未来3个季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启稳,企业利润情况将有所好转,企业所得税可望继续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一季度影响财政收入下降的政策调整因素和经济周期性因素在未来3个季度仍将存在,但其负面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初步预计,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明显低于去年,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10%的预算增长目标。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大幅度降低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将产生较大的压力,应予高度关注。
3、财政收入增幅不能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下表可以看出,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收入(其主体是税收收入)以高于经济增长2-3倍的速度增长。从理论上说,以商品税为主体、以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的税制结构,税收收入的增长率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低于GDP名义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应小于1,但1997-2001年,我国税收的弹性系数都大于1,最高的在3倍以上,与此相应,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近年来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到期恢复征税、进出口增加和打击走私促进进出口税收迅速增长、证券市场活跃使得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加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加强税收征管,甚至有税款“虚收”问题。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对于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有好处的;但却以我国的税收负担不断提高为代价,而税收负担的不断提高有可能会妨碍经济的增长。从长远看,税收的增长应与经济的增长同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应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目标,操之过急会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随着税收征管的强化,财政收入的增长将逐步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增速有时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也应是正常的。今年1-3月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因此,当前财政收入的回落有正常的一面,从1995、1996年的数据看,财政收入的弹性都在1以下,预计今年仍会在1以上,预算收入增长速度不能算低。
表:1995-2001年中国税收弹性和宏观税收负担率
年份
1995 1996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GDP名义增长率(%)
25.1 16.19.75.24.6
8.97.3
财政收入增长率(%) 19.6 18.716.8
14.2
15.9 17.0
22.2
税收增长率(%) 17.8 14.419.2
12.5
15.3 17.7
19.8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0.78 1.161.73
2.73
3.46 1.91
3.04
税收弹性系数
0.71 0.891.98
2.40
3.33 1.99
2.71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0.710.911.6
12.6
13.9 15.0
17.1
税收占GDP比重(%)10.310.211.1
11.8
13.0 14.1
15.9
三、保持经济与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1、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立足于扩大内需、立足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现阶段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还不能过早宣布淡出,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必须要有一个高投资、高积累的阶段。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几个少有的储蓄率超过35%以上的国家,这就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依靠高效率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体制来维持投资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现阶段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还不通畅的情况下,当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时,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就会出现堵塞,就必须依靠政府来帮助居民的储蓄实现向实体经济投资的转化。因此,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协助这种转化,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从量化标准来看,通货膨胀率是直接反应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关系的重要指标,只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低于2%,就表明由供求关系内在因素所决定的需求力量还不强,我们就可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超过2%后,可以逐步减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直至停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建议2002年下半年增发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以此作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手段。
2、适当推迟今年公务员加薪计划
近年来,公务员连续三次加薪,对于拉动消费需求、稳定公务员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公务员收入的增加,其拉动消费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渐降低。一般讲收入越低其收入增加部分用于消费的比重越大,反之用于消费的比重将逐渐减少。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和社会失业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解决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议推迟今年公务员加薪计划,集中财力解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问题。
3、加大、加快费改税范围和进度,扩大税基
费改税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左右,进展比较缓慢,大量预算外收入的存在,不仅在收取环节存在不规范、不严密现象,容易滋生腐败和犯罪,而且在使用环节存在监管不健全、使用效率不高、产生浪费等现象。在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应加大、加快费改税的范围和力度,将大量预算外收入逐渐转为预算内收入,减少资金收支环节的跑冒滴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补充预算内资金的不足。具体实施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已经过充分论证的项目尽快落实,如燃油税二是考虑研究将一些未议项目纳入费改税,如围绕住房、城建、交通枢纽建设、汽车使用的各项收费。今年可考虑将机场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收入。
4、研究落实合理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增加国家财力
国有股减持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减持方案如何让市场接受。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减持价格问题,国有股的减持尤其是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一定要遵循“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维持市场稳定”的原则。国有股减持要考虑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要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对市场中长期发展的信心,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各个领域国有股减持的配套实施办法。从前一阶段市价减持国有股的市场反映来看问题较大。从我国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以每股净资产的价格直接向社会公众股东进行配售,不仅可以直接解决国有股流通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国家、上市公司、社会公众股东三赢的格局,其他方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的不能解决国有股的最终流通问题,有的会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国有股减持的推进,不仅有利于增加当前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完善,而且有利于促进现有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健全创造制度上的环境。
5、对现行货币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解决当前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速度仅为10.1%,不仅大大低于去年同期增长水平,而且离全年13%-14%的调控目标也有很大的差距。中小企业与农村地区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慎贷的同时,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却快速扩大。因此,有必要加快现行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形成高效率、低风险、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货币市场应大规模增加可交易品种,放宽非银行金融机构(综合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符合条件的信托投资公司等)的入场限制,建立正常的行际间委托代理关系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放开拆借市场利率,放宽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限制,在充分市场化的基础上,强化银行业的竞争,全面改善金融企业的服务水平;根据国民经济运行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控存贷款利率水平,如果年内通货紧缩的压力持续加大,中央银行可以考虑在年中对法定存贷款利率再一次小幅度下调维持货币供应量的正常增长,扭转狭义货币供应量连年下滑的态势,力争使2002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上年,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作用。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大的结构性调整时期,经济运行机制正在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转轨,加入WTO之后结构调整与体制转轨的压力还会加大。在过渡期内,旧体制下的一些固有矛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短期内经济增长减速运行的趋势会进一步强化。此时,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就可能会放大。但我们认为,近年来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加强,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又积累了一整套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因此,2002年只要我们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完全可以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并保证财政预算收入的较快增长。
本文执笔:徐宏源 王远鸿 张学颖
标签:经济增长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税收作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城市gdp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财政预算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