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涛[1]2001年在《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步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更在教师。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关系到教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目 的的实现。在网络已日益改变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人类的生存状况的时代,探讨教师角色的 转变是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网络时代教师角色进行 探讨,试图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内涵建立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首先概述了人类了走进网络时代,其次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用较简炼的语言阐述了网络的定义、网络的特点、角色及教师角色的涵义。 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时代知识状况,网络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教育 社会基础的改变,网络对教育中文化传递模式的影响,网络对教育中交往方式的变革,以及 网络对学生和教师的冲击进行分析与考察,揭示了网络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论文的第叁部分则系统的对传统教师角色及其局限性、局限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本文列出了四种传统教师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严格的管理者;学生的楷模 等。在对教师角色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以后,笔者认为其根源主要有叁个方面:1,在教育过 程观上陷人“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忽视了教育过程的交往本质。2,在学习观上 陷人行为主义,忽视学生内在感受和内部知识结构的构建。3,价值观教育仍建立在一元价 值观的基础上,忽视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事实。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笔者试图建构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共提出了7种教师角色。l, 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体现为叁个方面:教师是学生自我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 在媒体学习环境下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教师对学生道德的指导与促进。2,教师作为 创造者。这里又分了两个层面:教师作为研究者和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3,教 师作为文化的诠释者。在这一部里,论述了教师在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并存的教学环境中应起 的作用。4,教师作为协作者。教师这一角色表现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和其他专业人 员、教师与家长间的协作上。5,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师作为学习者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也是教育内在的必然性。6,教师作为心理的调适者。在对网络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教师作为心理调适者的必要性和任务。7,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论文的第五部分则是尝试提出一些网络时代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策略。首先是转变教师 的观念。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第叁是培养教师复合型的知能结构。第四是建立终身 化的师资培训体制。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则对技术与教师的关系做辩证的思考。 变化的时代需要变化的教育,变化的教育需要新的教师。对教师这一角色给出新的诠释 和定义,不只是简单地预测未来教师作用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积极地促使我们所需要的那 种变革得以发生的一种手段。因此,只有对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给予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对 教师应当发挥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
李林荣[2]2004年在《试论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正在转变着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挑战教师的传统教育方式。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逐步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新的选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凭借其数字化、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等特点,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教育。由此给以往的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所构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全方位的冲击。毋庸置疑,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其旧有的角色面临网络教育的强大挑战,角色转换刻不容缓。 为此,本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教育和教师角色的分析,明确了网络教育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在信息时代教师角色所赋予的新内涵,同时就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提出新的措施。全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二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指出教师角色转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也是丰富和发展老师角色理论的需要。而后对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角色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的。第叁部分则对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发展及其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网络教育的概念、特征和对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第四部分说明了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对教师角色转换前后的内涵进行分析,驳斥了教师作用消失论,指出在新的时代,即网络时代,教师不仅要继续着以往的一些角色,而且增加了更多新的内涵。 第五部分着重就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提出措施。首先是改变教师观念,这是教师角色转换中最内在而且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观念的变革是行动变革的先导,要实现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必须先要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技术观等思想认识。其次就是提高教师信息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奖励机制等等。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蔡进林[3]2003年在《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重构》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种从手段、内容、模式乃至理念都有别于以往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已经并将继续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呈现强劲势头,由此给以往的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所构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全方位的冲击。毋庸置疑,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其旧有的角色面临网络教育的强大挑战,角色重构刻不容缓。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亦日渐丰富。本文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概述网络与网络教育入手,试着就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师角色重构问题作一深入探讨。
刁益虎[4]2014年在《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社会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师生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师生交往的环境,这种改变既给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带来比以往更加复杂与艰巨的师生交往困境。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实在”是通过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得以成为其自身的,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师生关系进行考察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论文循着“学校与社会”这条线索,通过对师生关系发展历史的梳理,概括出网络时代师生关系呈现出的“放大冲突、消解权威、呈现功利”的特征,进而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了网络时代师生关系背后的建构力量。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折射出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前网络时代学校与社会的疏离隐匿了师生关系中冲突的、世俗的、功利的因子,而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藩篱,师生关系的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教师与学生外,家庭、学校、媒体等社会力量开始介入,成为师生关系的建构主体,并且遵循着各自的行动逻辑,主要分为学生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抵制、教师在现行制度下利益的权衡、家长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较量、媒体社会责任背后的利益、学校的治理模式及防御策略,多元力量的交锋与妥协形成了网络时代“冲突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出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媒体的共同努力,在网络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并且重建社会对教师的信任,营造师生关系发展的良好环境,重构网络时代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周雪梅[5]2010年在《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时代给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新特点。网络教育成了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
宋广文, 苗洪霞[6]2001年在《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文中认为网络时代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 ,就应实现角色转换 ,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钟达明[7]2006年在《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正日益介入社会各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角色也由传统授受者角色相应的的转变为学生学习合作者、知识建构者、学生道德引导者、生态教育者。为达成角色转换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多元化的知能结构,同时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师资培培训。
聂蕙[8]2004年在《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角色》文中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教育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试图对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内涵做一个较为清晰、合理的表述。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作了界定,如,技术、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角色、教师角色等。 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情况。 论文第叁部分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硬件技术、潜件技术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而对于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目标、观念和课程;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以及它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等。 笔者在第四部分论述了高校教师传统角色的局限性,即,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的局限性和高校教师作为被动的学校管理者的局限性。 在第五部分,笔者提出了四种教师角色,它们分别是:① 高校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②高校教师作为创造者;③高校教师作为协作者;④高校教师作为学习者。 在论文的第六部分笔者提出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首先,转变高校教师的观念;其次,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第叁,加强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的培训;最后,加强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开发。 第七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时代赋予了高校教师角色全新的内涵。他们必须是融知识和技术于一身的组织者,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真正面向未来,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栋梁人才。
孟燕燕[9]2008年在《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变革。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其影响力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网络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对教师产生了挑战。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蔓延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师是否能够与时俱进,熟练有效地利用和发展网络文化,并推动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如何发展正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在当前网络文化迅速发展、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宏观背景下,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网络文化对教师发展的积极影响:为教师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发展;促进了教师需要和交往的发展;为实现教师发展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指出了网络文化对教师教育观念、教师知识及能力、教师的权威、教师角色的挑战。通过对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教师使用网络的总体情况,对不同特征教师的上网情况、知识观念、信息素养以及网络对教师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和方向:首先是加强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和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其次是建立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再次是促进教师基于网络文化自主发展,最后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方向。前两部分策略主要强调了外在条件和环境的重要性,第叁部分策略主要是针对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意识,强调了内在动力的激发和挖掘。
彭春燕[10]2004年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力自我完善方式研究》文中提出内容摘要: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网络带来了人们处理和传播信息的革命,同时影响着我们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已悄然开始。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教师,过去那种传统单一型的教师素质结构已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即面临着一个自身的适应性转变的严峻课题。为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力的自我完善方式进行研究,将教师定位于学习者的角度来探索其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实现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顺利转换。 研究者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的方式阐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研究的目的,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重点做全面综合的论述。 其次,研究者对网络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具体研究了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教师角色更新的必要、网络对教师能力的自我完善所起的作用,同时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作为重点,研究者从五个不同方面对教师能力自我完善的具体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全面阐述了教师能力自我完善的学习理论,具体提出了以下多种不同的方式促进教师能力的自我完善: ① 激励教师树立自我反思意识,促进教师追求自我完善。 ② 以各种网络学习理论为依据,建立教师自我完善学习理论体系。 ③ 根据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完善。 ④ 教师根据职业周期标准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能力。 ⑤ 掌握网络学习的不同方式和手段,教师进行自我完善。 上述五个方面也正是本文的探索和创新所在。 最后,研究者通过对本研究活动的反思客观地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希望能提供一系列最有效的自我完善方式为广大教师服务。
参考文献:
[1]. 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 张宏涛. 河南大学. 2001
[2]. 试论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D]. 李林荣.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3]. 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重构[D]. 蔡进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4]. 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社会建构[D]. 刁益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 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 周雪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6]. 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J]. 宋广文, 苗洪霞. 教育研究. 2001
[7]. 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J]. 钟达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8]. 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角色[D]. 聂蕙. 中南大学. 2004
[9]. 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D]. 孟燕燕. 河南大学. 2008
[10]. 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力自我完善方式研究[D]. 彭春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标签:伦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自我完善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