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25 ;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 150001
摘要:从社会需求出发,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突破口,按照素质教育通识课、技术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专业课程的四级体系重新架构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造真实职业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内容;开发
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是以突出技术能力培养为特色的一类教育,其课程设置就要紧紧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不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按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宗旨,即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培养三个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教育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与能力,以工作过程系统性为导向,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构,进一步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系统化,并形成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素质教育通识课、技术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专业课程的四级体系重新架构课程体系。强化技术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内容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在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方式改革中,推行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制订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组织设计在内的教学设计系列文件,以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能得以高质高效地运行。
1、素质教育通识课
教学内容要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家住市场需要为出发点,专业课由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授课,专业教材使用原版教材,处理好理论基础扎实与够用为度的矛盾,进一步加强理论基础知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形势与政策、应用数学(上)、应用数学(下)、英语、体育、军训、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计算机应用
2、技术平台课程
教学内容要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具有时代特征和未来岗位相对应的真实职业氛围中,进行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紧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知识和国际发展潮流,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动态调整或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尽量的符合建筑行业的生产实际。
教学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认识实习、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水电知识、生产实习
3、管理平台课程
教学内容要要化繁为简,以建筑工程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特别是对于还没踏进社会的学生,要使管理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浅显易懂,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教师也必须由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讲授。
教学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经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4、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严格建筑施工规程和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实践、提高体验、感受和领悟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程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施工结构工程质量验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开发,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行业的实际需求。
本论文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zjzw2016033”
论文作者:张艳红,崔晓明, 殷立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教学内容论文; 课程论文; 专业论文; 能力论文; 职业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