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郑浩锋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郑浩锋

郑浩锋

江苏神禹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214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水利渠道工程,需要对水利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充分重视。但其工作中经常会有严重的渗漏问题,这就需要应用一定的防渗技术。其可在施工进行中保证基础和结构的牢固,保证工程使用阶段的安全,所以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将对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渠道;应用;措施

1水利渠道施工中应用防渗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2010年全国大面积干旱情况的出现,国家对水利事业的发展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大量的水利工程的投资为水利施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利施工企业,只有切实注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着力提高防渗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最合理化的利用水资源,并将投资效益变得最大化,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应用防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水利渠道工程渗透原因分析

2.1地基处理不当引发渗透不同类别的土壤它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这会对衬砌渠道造成不一样程度的损害。比如:(1)盐渍土的土壤拥有盐量的升高会影响地下水中盐量的急速升高,在冬季停水时,低洼地方的盐量会沿地下水漏出,导致混凝土板长时间在含盐量较高的地方,混凝土会被严重的腐蚀,导致混凝土板硬度变弱,进一步造成混凝土板出现损坏。(2)湿陷性。黄土被水浸透后,土壤构成立刻被破坏而容易发生沉降的特征,这会直接造成渠道的使用时间缩短。(3)由粉细砂、中砂、砂壤土等构成的砂土非常容易发生液化反应而造成地基下陷,造成混凝土衬砌构造被毁坏,因此导致渗透问题的出现。所以,渠道地基整治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土壤使用不一样的地基整治手段,不然渠道工程衬砌就容易引起不同方向的沉降移动,影响到衬砌渠道的防渗功能。

2.2渠道施工质量引渗透

渠道工程施工质量主要有:(1)混凝土水灰比率和策划时不对应,混合不平均,捣实不均,混凝土各种构成原料的质量没有符合设计要求等,导致混凝土裂开渗透。(2)混凝土保养要求不够,让给混凝土硬度不够承受高频率、循环的水压导致混凝土被破坏。(3)基底淤泥、垃圾、腐殖土等清楚不够,渠道策划方案和回填、挖掘存在较大的误差,削坡整治不够。(4)结构模板连接不紧密,有较大偏差,没有谨慎实施有关规范要求,盲从剪短施工工期,过早撤除模块,撤除后不实施恰当的保护,从而造成混凝土板裂开,导致渗透问题。

3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

3.1水利渠道工程混凝土防渗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水利渠道工程混凝土防渗施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这种划分的依据是施工方式的不同;这些不同的施工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现浇混凝土可以有效结合到渠床,没有较多的衬砌接缝;通过预制混凝土的采用,可以促使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会过多的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作用;而喷射混凝土则有着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质量。在应用混凝土防渗技术时,需要将一些化学添加剂加入进去,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这样混凝土防渗施工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

3.2水利渠道工程膜料防渗法

这种方法具体指的是将不透水膜料铺设于渠床表面,这样不透水膜料就形成了一个防渗层,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在膜料防渗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保证膜层完整性不受影响,并且保护层的边坡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保证。将膜料防渗技术应用到渠道工程施工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来对铺膜基槽断面型式进行合理选择。完成了渠槽开挖工序之后,需要进行整平,并且来进行灭草。在膜料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结合渠道工程渠道规模来进行。在膜料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一定的小褶留设下来,这样可以平贴上渠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水利渠道工程砌石防渗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将石料铺设于渠床表面,这样就会形成石料防渗层,往往有着较低的透水性,就可以对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进行有效的降低。在砌石防渗施工之前,需要对渠床进行清理,然后将砂浆垫层铺设于渠床表面,在砂浆垫层上面安放石块,对于出现的空隙,用碎石来进行填充。要严格控制块石衬砌厚度,一般保证在20厘米到40厘米之间,严格控制片石衬砌厚度,大多都需要保证在15厘米。对于勾缝处理,一般是应用水泥砂浆。

4水利渠道施工中反渗技术的应用

4.1改善土壤性能

由于土壤的性能不同可能会导致水利渠道施工中渗漏现象产生,而这些土壤特殊的地区又多分布在我国的贫困地区,水利渠道的修建对这些贫困地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改善这些地区水利渠道修建地方的土质性能使得水利渠道修建工作顺利进行便成为这些地区的头等大事。所以水利部门就应该派遣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土壤特殊地区水利渠道施工地段的土壤性能进行研究,然后针对这些地区的土壤性能以及周围环境状况提出改善方法。例如,在一些土壤承载性能较差的地方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使得土壤承载能力加强。

4.2改善水利渠道施工中挖掘施工技术

在水利渠道施工之前,首先要请专门的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大致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和信息,然后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其次做好放样工作,通过测量经纬度器材的使用,确认好水利渠道的位置以及大致走向,然后确定中心桩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中心桩的位置要在水区弯道位置的每五分米设置一个,这样就能够减少施工误差。再次就是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保障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最后就是做好清理工作、收面工作、养护工作和拆模工作。清理工作就是对水利渠道内以及水利渠道周围进行清理,如果在清理时发现渠道出现裂缝,要先将裂缝中的垃圾清理干净后再对裂缝进行补救。收面工作就是利用浇筑原浆,使得渠道的结构紧密。养护工作就是对施工之后的工程进行养护,例如对渠道内的混凝土进行洒水,确保混凝土的湿度,防止混凝土因为长期日晒而出现干裂现象。拆模工作主要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混凝土凝固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水利渠道完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确保混凝土已经凝固成形再使用。

4.3改善水利渠道施工材料的材质

水利渠道都是要求长久运作使用的,所以在水利渠道施工中要选用优良的材料,以确保水利渠道的长久使用。首先有关部门可以组织研发一些新型耐用的材质,使其运用于水利渠道施工中。例如可以使用一些对温度的变化反应不明显的材质做成施工材料,这样水利渠道整个工程受到气温条件的影响就会变小。

4.4预防地下水渗透技术的应用

对于地下水反渗的情况,施工部门可以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地区的土壤中注浇混凝土,混凝土的防渗效果比较好,而且对于抵抗水冲刷的能力较强,这一方法以被用于多数水利渠道施工中,并且效果明显。对于地下水的反渗,还可以采用暗挖渠道,安装暗管的方式,对于一些降水丰富的地区可以在水利渠道周围挖掘一些暗渠,或者安装一些暗管,这样就能够及时的将地下水排除,减少地下水的反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工程的地质以及技术标准来合理选择防渗技术,并使之与材料、工艺等相结合,从而发挥防渗技术的最佳效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出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微.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07:95-96.

[2]吴军.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155.

[3]郭建华.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建材,2013,05:125-126

论文作者:郑浩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郑浩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