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张官琴

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张官琴

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农村,寻找独属于乡村的质朴与怡然自得。与此同时,党和国家也开始重视乡村发展,并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期望可以打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局面。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振兴战略,运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单纯依靠农业经济来带动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发现建设乡村风景园林,打造乡村旅游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一、乡村景观建设与保护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加大了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力度。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专门用于乡村景观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误区。首先,部分乡村乱搭乱建是对原本的乡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更是因为对于大景观的追求,而忽视了乡村景观与城市园林的区别。其次,部分乡村并没有意识到乡村景观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甚至还使用了一些违背乡村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方式。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孕育着不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同样也使得民俗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加强乡村景观建设与保护。但是乡村景观建设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够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的建设与保护。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当地的环境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强当地动植物以及民俗文化的搜集与分析,针对性的进行乡村景观设计,确保设计出的乡村景观能够与原始生态环境相协调[1]。

另外,在国家提出“美丽乡村”理念以及生态文明战略的时候,风景园林领域、建筑领域以及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合在一起,研究出了一套涵盖多学科、多层次,且容量超大的人居环境综合系统,旨在对人类在生存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空间和场所进行研究。其中,尤以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对于乡村景观建设与保护的影响最大,融合了经济属性、射虎属性、景观属性、文化属性以及生态属性的特点,不仅可以突出乡村节俭、淳朴、亲近自然的特点,还可以将独属于乡村的文化精神进行展现,更加可以改善乡村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针对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设计人员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当地的山川走向以及动植物资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风景园林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降低人工雕琢的痕迹,加强乡村风景园林建设与保护的成本控制,保证乡村风景园林的经济效益。另外,乡村风景园林的设计还需要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进行协调,并对当地居民产生引导,使其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遵循保护乡村资源的原则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针对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需要遵循保护乡村资源的原则。首先,乡村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农业用地、第二山脉、第三动物、第四植物、第五湿地、第六水系、第七民俗文化等。其次,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要加强以上几种资源的利用,并在利用过程中,自觉的做好资源保护措施,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避免非可再生资源被浪费而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遵循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针对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需要遵循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突出乡村的地域特色,才能让游客流连忘返,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实现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遵循尊重当地民俗的原则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针对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需要遵循尊重当地民俗的原则。只有设计人员与当地政府部门尊重当地的民俗习惯,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核心进行乡村风景园林的设计,才能激发当地居民参与乡村风景园林建设的积极性。在使用当地居民生活用地以及生产用地的时候,只有征求当地居民的同意,才能够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生活积极性,为后续的风景园林建设与保护打好基础[2]。

三、加强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策略

(一)加大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力度

民居、农田、菜园等均是传统乡村景观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却体现出了独属于乡村文明的艺术魅力。这些富含乡土气息的乡村园林景观、毫无人为痕迹的自然山水对于已经习惯了城市风景园林、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民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所以在乡村风景园林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对原始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运用。首先,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独特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发,组织开展农产品采摘活动、秋季捕鱼活动等。其次,可以利用当地的风俗民情来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力,通过当地的传统庙会以及赶集活动来吸引游客前去消费。

(二)加强生态公园以及风景区的建设

以原有的山水格局为基础进行乡村风景园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保护区的建设,丰富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才能够让更多的自然生态爱好者来此旅游。如果没有注重生态绿线以及生态红线的控制,强行建设风景名胜区或者国家公园,那么就很有可能对当地的原始山水格局产生破坏。另外,还要加大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通过打造旅游名片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大乡土植物的培育力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外来植物很有可能在没有天敌的条件下对本土的植物生存产生影响,对本土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建设乡村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意引进外来植物,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大本土植物的培育力度,提升本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如果本土植物极具特色,还可以与外地城市进行联系,进行本土植物的输出。例如,浙江的雪藕、河南的腊梅、云南的樱花都是极具特色的本土植物,加大这些植物的输出,既可以促进当地生态植物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加强外来植物的入侵控制。

(四)加强农业特色园区的建设

风景园林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参观游客,如果在园林中种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花卉苗木,还可以提升风景园林的市场竞争力。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对当地的农业企业进行扶持,通过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使其进行农业优势品牌的培育。另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农业采摘园产业、生态农庄产业以及农家乐产业等,将花卉农业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的建设与保护对于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要想加强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就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保护乡村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尊重当地民俗的原则,并加大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力度、加强生态公园以及风景区的建设、加大乡土植物的培育力度、加强农业特色园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龙鑫,刘铖.浅谈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9(23):10.

[2]刘佳音.风景园林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J].农业工程,2019,9(06):126-129.

论文作者:张官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张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