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稳妥论文,政治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要求和部署,是下一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障。
一、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人类社会面临各种发展问题。政治现象,不论是作为制度、机制或者规则,还是作为思想、行为或者过程,同样有一个发展问题。政治发展是人们通过变革和调整政治关系、结构和活动,推动政治观念更新、政治制度完善、政治行为进步,实现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变迁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政治发展本身内在发展规律的约束,也受政治发展相对的环境制约,中国的政治发展也不例外。
首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国现在和未来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从目前来看,这些关注既有赞誉和肯定,也有非议和责难,甚至是持续的西化、分化。像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对我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始终未变。他们利用“人权”、民族、宗教问题,利用“法轮功”邪教组织、“民运”组织、“台独”势力制造隔阂和摩擦,企图分化我们。他们利用庞大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对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极力渗透,同我们争夺民心,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企图西化我们。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其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途径和特点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更加注重渗透手段的欺骗性、隐蔽性、虚伪性;更加注重渗透效果的现实化、具体化、应用化;更加注重渗透渠道的立体化、深入化、平民化;更加注重渗透时机的准确性、集中性、针对性。他们以“普世价值”为武器,出版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攻击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利用学术途径渗透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抢占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攻击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旨在颠覆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以文明冲突论掩盖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本质,将意识形态转化为价值之争,将两种社会制度之争解释为自由、民主、人权与专制、集权、蔑视人权的斗争。敌对势力的这些行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外部环境。所以,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再者,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党带领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正逐步奔向全面小康社会,虽然我们还没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但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非经济要求,特别是政治上的要求得到了释放。他们已经不满足你说我听、你决定我执行的传统政治治理模式,他们权利意识明显增强,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要求更多的政治参与。人民群众要求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更多发言权;在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有更高要求;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反对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中;在减少“三公支出”,反对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现象中行使更大的民主权利;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有更多参与等等。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了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明确提出,党要始终高扬人民民主光辉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二、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概括、新举措
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都会在各个方面提出新要求,做出新部署。十八大报告关于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概括、新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光辉旗帜,用来指引方向,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首次。
2.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更加注重”。“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刻内涵的新阐释,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
3.“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这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职责和改革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目标明确而具体。
4.“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这是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概括。在这一整段话中除了“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概括外,其余都是对我国今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要求,丰富了我国政治发展运行载体和民主实现形式。
5.“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领导干部自觉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提出的新的具体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
6.“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7.“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对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和监督体系提出的新举措,并将在决策中维护群众利益和各种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明晰和具体。
8.“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对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新概括,是对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新总结。
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把人民民主视作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十八大报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展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旺盛生命力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类几千年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政治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原则是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模式。只要我们认准方向、坚定不移,就一定能够展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的生命力。
2.凝聚共识——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积极予以推进的改革。之所以积极予以推进,是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在保障人们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与我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我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有领导、有步骤地统筹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正确回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甚至根本“还没有起步”的责难。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攻坚克难——全面贯彻落实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关系事业发展全局。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个新目标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重点任务有7个方面:
(1)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党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协商民主与其他民主形式有所不同,不涉及少数与多数的问题,而是坚持求同存异,讲求合作、参与、协商、包容,以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是间接民主、代议民主、多元民主的完善和超越,是当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并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加以推进,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3)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迫切要求。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
(6)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
(7)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标签: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协商民主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