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

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李璐佳,张俊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 以四川省82处冰雪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分析相关模型,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从空间的分布类型、分布核心和分布成因3个方面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细致探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高密集区在川西山地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总体空间格局表现为环四川盆地西北缘核密集带,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在四川省分界处,且与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四川段相吻合;地形条件和气候制约、四川盆地城市圈经济辐射、交通设施系统建设是影响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GIS;四川省

冰雪旅游是一项体验性极强的度假型旅游,集聚观光休闲、运动娱乐、康养等功能,是未来旅游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全球范围的冰雪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欧美地区的冰雪旅游发展较早,旅游产品产业体系目前也较为完善。21世纪以来,中国冰雪旅游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冬季旅游项目正成为大众旅游的新选择和旅游市场的最大爆发点。2016年11月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关于促进冬季旅游的政策文件;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将“大力发展冰雪旅游”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涉及冰雪旅游发展的政策,在政策上自上而下合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在市场方面,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2018冰雪季中国参与冰雪旅游的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创造了约3 300亿元的收入,人均消费为 1 675 元,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 1.83 倍[1]

最近几年,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的战略工作不断开展,作为战略重点区域的四川省也迎来了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2017年底,四川省开始对 “冰雪运动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提出了“350万人上冰雪”,这指的就是背后带动一些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基础,研究目前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在空间上的布局,将其以图的形式直观表达,为决策者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周围环境关系、可持续发展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优化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战略布局及协调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国外对冰雪旅游的研究主要以滑雪旅游为核心,研究地域集中在欧美等地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冰雪旅游市场调查研究[2,3]和滑雪旅游与环境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4],并且注重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多采用相关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国内学界对冰雪旅游的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新疆以及内蒙古等地区,主要是对冰雪旅游资源评价、冰雪旅游市场开发和产业优化、冰雪旅游文化打造、冰雪体育旅游发展对策、游客满意度、滑雪旅游产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5-10],其中对四川省冰雪旅游的研究非常少,主要是对市场特征及开发方面的研究,尚未对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化策略方面进行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研究范围包括四川省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以及四川省各州市旅游局网站,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底。根据冰雪旅游的定义、特征、种类和功能,以及景区的资源品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综合整理出四川省已开发的冰雪旅游景区共82处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百度拾取坐标系统对82处景区坐标信息进行提取,再将提取出的坐标数据导入ArcGIS 10.2进行可视化,得到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图。空间行政和道路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气温、积雪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1]。文中将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空间分析相关模型,从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核心和分布成因3个方面研究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探析。所涉及的研究方法[12,13]见表1。

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1 空间分布类型

利用ArcGIS 10.2空间统计工具中的平均最邻近分析模式,测得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最近邻点之间平均观测距离r=35.197 km,期望平均距离rE=41.043 km,得到最邻近点指数 R≈0.858<1,且 Z 检验值为-2.468,P=0.014<0.05,通过 95%的置信度检验,说明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

表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2.2 空间分布核心

2.3.3 交通因素 交通设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评价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旅游者出游决策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四川省公路总体布局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 820 km,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利用ArcGIS 10.2分析工具中领域分析,选取四川省主要公路(高速和国道),通过冰雪旅游景区要素点对40 km半径缓冲区的相交分析,测算出缓冲区内的冰雪旅游景区占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总数的64.63%,根据图4可以看出,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基本围绕国道317、国道318和国道350分布,另外,阿坝州东北部建有九黄机场,故该区域也是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核密集区之一。可见,四川省公路交通体系对其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九绵高速(九寨沟至绵阳高速)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建成后,成都至九寨沟仅需4 h,将改变整个川西北旅游格局。

1)进一步建设甘孜州东部、雅安市与阿坝州交界、阿坝州东北部冰雪旅游主集聚区,重点建设广元市北部边缘秦巴山地冰雪旅游次集聚区,积极引导拥有良好冰雪资源的低密度区冰雪旅游建设,以“一带三核”的空间格局带动多地开花的均衡发展,以川西丰富的冰雪资源、山地景观资源、特色村寨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雪山观光、登山运动、山地滑雪、生态度假、高原民族风情体验为主要特色的四川省冰雪旅游品牌,使四川省冰雪旅游区域均衡可持续发展。

图1 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分布核密度

2.3 空间分布成因

2.3.2 经济因素 旅游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支柱性产业。四川盆地面积仅占四川省面积的46%,但四川省GDP总量主要由四川盆地经济圈内的城市GDP总量构成。从经济因素来看,也反映出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开发是紧邻四川省东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群进行的。另外,阿坝州东北部的一处冰雪旅游景区核密集区,虽距四川省经济中心城市成都市较远,但该处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风景区,这两处景区也正是四川省冰雪旅游胜地,综合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该区域同样集聚了众多冰雪旅游景区,可见高级别景区对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横断山脉群位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造山运动使其形成了复杂的高原、山地地形,造就了该区域奇特丰富的雪峰冰川自然景观。不考虑其他因素,开展冰雪旅游最优雪线高程为3 000 m[14],而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海拔高程大多为3 000 m左右的次高山地形,该区域海拔高程不会太高,气温也不会太低且有积雪,可进行登山运动,为开展冰雪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条件。且该区域拥有众多冰山湖泊分布在冰川脚下,原始秀丽的冰山湖泊与雄伟壮观的雪峰冰川组成了四川省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另外,横断山脉区域复杂的地形导致其交通困难,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保存了下来。

图2 不同高程冰雪旅游景区分布情况

图3 冬季月平均气温与冰雪旅游景区叠加情况

2.3.1 地形和气候因素 四川省地形比较复杂,处在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东西高低悬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在ArcGIS 10.2中进行叠加分析,将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图层分别与四川省地形图层、四川省冬季(12月、1月、2月)累年(1981—2010年)月平均气温图层叠加,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2、图3。根据图2显示,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川西北高原地区,也就是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景区所在的海拔高程大多不超过4 000 m,占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79.27%,总体分布格局呈现出环四川盆地边缘带状结构。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温度条件,根据图3显示,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冬季月平均气温为-8~4℃的地区,占总数的 90.24%。

核密度估计法(KDE)能将空间分布模式可视化表达,描述一定区域中景区的聚集程度,直观地反映区域内景区的分布核心。核密度分析工具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用来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领域的密度。

1771年1月17日,就在这一天,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统一指挥下举族东返祖邦故土,整个民族同声高呼:“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图4 以公路为轴心的冰雪旅游景区缓冲区分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四川省冰雪旅游空间分布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和气温制约,四川盆地城市圈经济辐射和交通设施系统建设。

这就证明了满足ESCA1的最优分配方法应该将剩余资源优先分给指标Ai(s)最小即s-Ai(s)最大的部门即采用Adam(s)法.注意到指标Ai(s)与s-Ai(s)都满足Ax.7,所以时变永久性离散资源分配的最优方法是Adam(s)法.

2)核密度分析发现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核密集区有3个,分布在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分别位于甘孜州东部、雅安市与阿坝州交界、阿坝州东北部,总体呈现出环四川盆地西北缘核密集带,正好与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吻合。

1)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最邻近指数R≈0.858<1,表明其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

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相关模型,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核心和分布成因3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得出以下结论。

3.2 建议

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进行密度分析,设定搜索半径为35 km,得到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分布核密度情况(图1)。根据图1显示,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分布的核密集区明显有3个,分别位于甘孜州东部、雅安市与阿坝州交界处、阿坝州东北部,形成了环四川盆地西北缘核密集带,位于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四川省分界处,正好与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四川段相吻合。同时以核密集带为中心,处于东北侧的广元市也有冰雪旅游景区形成局部集聚,处于西南侧的甘孜州西南部有冰雪旅游景区无核心均匀分布,另外凉山州、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也有零星分布。

2)依托现有交通体系,抓住四川省正在打造国道317、国道318最美景观公路和九绵高速即将开通的机遇,发挥交通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拓展四川省冰雪旅游多地开花的空间格局。

罗莎孤独一生,从没得到过父母的关心、亲人的照顾,从没体验过丈夫的爱情、家庭的温暖,可是,她是多么希望能拥有诸如女儿、妻子、母亲等这样的身份以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来逃脱被整个社会“边缘化”的命运。塞里·佩奇就曾说过,罗莎“被剥夺了扮演普通女性比如妻子、母亲等角色的权利 ”,因此,她“充满了对男性的愤怒,因为整个男权社会否定了她女性的特质”[6]102-103。她穷其一生试图融入整个男权社会,不仅想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还想作为一个女儿、侄女和妹妹。事实上,在她生命即将终结时告诉昆丁自己的故事,就是希望昆丁能帮她实现最后的努力——扮演好阿姨这个角色。

做好“自己”就是首先要将自己的工作和问题解决好。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练好自己的本领可以做到具体以下两个措施:

3)对于冰雪旅游景区密度高的地区,在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具象美术与意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都可以对应于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象,不同之处仅在于有所谓细笔、粗笔之分。具象美术之工笔画须用极精到的笔墨准确而精细地描绘物象的形态,讲究表现物象的具象美;意象美术之写意画则于物象之形似不十分苛求,而强调笔简意全,表现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美。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数据中心.“2018旅游经济运行盘点”系列报告(八):冰雪旅游发展[EB/OL].http://www.ctaweb.org/html/2019-1/2019-1-25-14-45-27233.html,2019-01-25.

[2] WILLIAMS P,FIDGEON P R.Addressing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A case study of potential skier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379-393.

[3] SAINAGHI R.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performance of winter destinations[J].Tourism review,2008,63(4):40-57.

[4] RIXEN C,STOECKLI V,AMMANN W.Does artificial snow production affect soil and vegetation of ski pistes? A review[J].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2003,5(4):219-230.

[5]张雪莹,张正勇,刘 琳.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18,20(11):1604-1611.

[6]杨春梅,赵宝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冰雪旅游产业效率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169-174.

[7]张丽梅.旅游文化产业视域下冰雪旅游与文化融合研究[J].学术交流,2013(10):106-109.

[8]武传玺.互联网+冰雪体育旅游的营销模式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7(5):121-125.

[9]朱晓柯,杨学磊,薛亚硕,等.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感知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4):189-195.

[10]王世金,徐新武,邓 婕,等.中国滑雪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冰川冻土,2017,39(4):902-909.

[11]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中国地面累年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 [EB/OL].http://data.cma.cn/dataService/cdcindex/datacode/A.0029.0004/show_value/normal.html,2012-08-28.

[12]胡 静,于 洁,朱 磊,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5):233-236.

[13]朱 磊,胡 静,许贤棠,等.中国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1):130-138.

[14]程志会,刘 锴,孙 静,等.中国冰雪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Sichuan province

LI Lu-jia,ZHANG Jun-xi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aking 82 ice and snow scenic spots in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spatial analysis related models, using ArcGIS 10.2 spatial analysis tool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ice and snow tourist scenic spot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 distribution core and distribution cau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ce and snow tourism scenic spot in Sichuan province is a cohesive distribution,and the spatially high-concentration area i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Sichuan Basins.The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is represented by the nuclear-intense belt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It is the first-second level step of the Chinese terrain at the boundary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coincides with the Sichuan section of the HU Huan-yong Line,the contrast line of China's population density; topographic conditions and climate constraints, economic radi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and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in Sichuan province.Based on this, suggestions for space optim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ce and snow tourism; spatial distribution; GIS; Sichu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114(2019)22-0222-0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2.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李璐佳,张俊霞.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2):222-225.

收稿日期: 2019-05-2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64)

作者简介: 李璐佳(1994-),女,四川绵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电话)13018085702(电子信箱)1198178685@qq.com;

通信作者 ,张俊霞(1965-),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学、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研究,(电话)13808604716(电子信箱)490258762@qq.com。

标签:;  ;  ;  ;  ;  

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