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注: 与本文有关的信件请寄烟台师范学院心理系,264025,王惠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系论文,烟台论文,初中生论文,适应性论文,师范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学习方法科学,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才。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对改革初中的教育与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城市儿童的学习适应性,人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但是,关于农村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尚缺乏研究。本文以农村初中生为对象,研究其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期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2 方法
2.1 被试
我们在山东省栖霞市3000名农村初中学生中随机选取了386 名初中生。其中初一学生99人(男生49人、女生50人),初二学生100 人(男生61人、女生39人),初三学生90人(男生38人、女生52人),初四学生97人(男生58人、女生39人)。
2.2 材料
我们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的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该量表由日本教育研究所学习适应性测验研究部编写。周步成等人根据我国儿童的学习情况对该量表进行了标准化修订。整个量表包括150道选择题,内容包括17个维度。第1~12维度,每维度10题,共120个题。第13个维度有5题,第14个维度有2题,第15个维度有15题,第16个维度有3题,第17个维度有5题。维度1~13和17,是三级记分,分别记0分、1分、2分;维度15是二级记分,分别记0分、1分。14、 16两个维度分别是原因归属和学习方式,不记分。整个量表的得分范围为0~275分,得分越高,标志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好。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75~0.88,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
2.3 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主试向被试讲明测试要求,发放问卷,让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不告诉被试测量的目的。填写完毕,主试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我们首先把被试的原始分数转换成T 分数,然后用SP SS6.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状况
3.1.1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总体趋势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测量的平均得分见表1和图1。
表1 农村初中各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得分
年级
初一
初二初三初四
x 878.43 766.59 772.99 779.45
s92.77107.77
80.38
77.97
由表1和图1可见,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分数最高,初二学生的平均分数则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初三、初四学生的平均分数稍有回升。方差分析表明,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得分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年级差异,F(3,382)=33.42,p<0.001。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数显著地高于初二、初三和初四的学生,p<0.001。其余各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2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性别差异
参加本次测试的学生,男生206人,女生180人。我们分别统计了不同性别的被试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得分,结果见表2。
表2 农村初中男女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得分
性别男生 女生 Z
x
789.46
812.71
2.26*
s
103.67
98.07
*p〈0.05,* * p〈0.01,* * * p〈0.001,下同。
由表2可见, 农村初中女生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Z=2.26,p<0.05。为了具体分析男女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对男女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测验所包含的前12个具体维度上的得分进行了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农村初中男女学生在前12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
项目
男生女生 Z
_
_
x
sx s
学习热情48.95
10.35 51.27 9.432.30*
学习计划48.369.74 52.01 9.96
3.64***
听课方式48.93
10.34 51.29 9.442.34*
读书和记48.20
10.44 52.05 9.063.78***
笔记的方式
学习技术49.38
10.20 50.75 9.731.35
应试方法48.73
10.72 51.53 8.852.81**
家庭环境49.60
9.64 50.49 10.42
0.87
学校环境49.82
10.01 50.21 10.01
0.37
朋友关系49.42
10.19 50.70 9.741.27
独立性 49.05
10.52 51.14 9.242.08*
毅力49.29
10.19 50.85 9.731.54
身心健康49.55
10.15 50.54 9.820.97
注:以上12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10道选择题,下同。
由表3可见,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式”、 “读书和记笔记方式”、“应试方式”、“独立性”6 个维度上男女学生的平均分数差异显著,女生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男生的平均分数,p<0.05,p<0.01或p<0.001。而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毅力”、“身心健康”、“学习技术”6个维度上, 男女学生的平均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 在同样的教育条件下,女生的学习适应性要优于男生。
3.2 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各组成因素分析
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前12个维度,组成了四个分测验,它们是“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下面我们分别对农村初中生对这四个分测验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
3.2.1 农村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发展状况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和“听课方式”三个维度是测量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态度”分测验中的得分情况见表4。
表4 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态度”分测验中的平均得分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
F
_
学习热情x 57.59
47.23
47.6947.26 31.74***
s 8.5010.388.198.60
_
学习计划x 56.64
47.0348.28
47.87 20.30***
s 8.3911.218.967.94
_
听课方式x 57.04
47.53 47.78
47.41 26.40***
s 8.32
10.08 8.719.30
由表4可见,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式”3个维度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分数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年级差异,p<0.001。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在这三个维度上,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初二、初三、初四学生的平均得分,p<0.001;而其余各年级之间,在学习态度的三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2 农村初中生“学习技术”的发展状况
学习技术是指学生在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巧。例如,对“记忆人名、地名、时间时,你是否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学习时“你是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问题的回答,都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技术状况。不同年级的农村初中生在该分测验上的得分情况见表5。
表5 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技术”分测验中的平均得分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F
_
读书和记 x
56.21
45.71
49.46
48.59 22.93***
笔记方式 S
8.5310.78
8.43 8.94
_
学习技术 x
56.43
46.54
48.70
48.21 22.37***
S
9.1910.519.37
7.72
_
应试方法 x
57.30
47.43
48.18
46.88 29.21***
S
8.0311.19
7.708.74
由表5可见,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技术”分测验中的3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p<0.001。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式”方面,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初二学生的平均得分又显著地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应试方式”2个维度上, 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其他年级在这2 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2.3 农村初中生“学习环境”的发展状况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学习环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农村初中生在“学习环境”分测验中的得分情况见表6。
表6 农村初中生在“学习环境”分测验中的平均得分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F
_
家庭环境 x 55.04
47.2348.69
48.55 14.82***
S 10.07
10.597.919.05
_
学习环境 x 56.90
47.3247.66
47.88 25.22***
S 9.2410.098.109.05
_
朋友关系 x 55.04
46.9647.45
50.36 14.91***
S 11.47
8.84 8.768.54
由表6可见,在“学习环境”分测验中的3个维度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2个维度上, 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01; 而其余各年级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朋友关系”的维度上,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p<0.001;初四学生的平均分数显著地高于初二、初三的学生,p<0.05。
3.2.4 农村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状况
学生欲保持高效率的学习,身心健康是基础。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身心健康”分测验包括“独立性”、“毅力”、“身心健康”三个维度。农村初中生在该项分测验中的得分情况见表7。
表7 各年级学生在“身心健康”分测验中的平均分数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F
_
独立性
x52.5047.45
49.67
50.38 4.42***
s8.92 10.37
9.0410.94
_
毅力 x56.0947.99
47.38
48.29 18.93***
s8.56 10.18
9.659.01
_
身心健康 x54.2848.80
47.82
48.88
8.87***
s9.79 9.659.749.63
由表7可见,在“独立性”、“毅力”、“身心健康”3个维度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p<0.001。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在“独立性”方面,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初二的学生,p<0.05,其余各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毅力”、 “身心健康”2个维度上,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其余各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3 优等生和差等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
我们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参加学习适应性测验学生的学业表现分别给予他们“优秀”、“中等”和“较差”的评价。综合各位教师的评价,我们从382名初中生中选出优等生82名,差生68名。 我们统计了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的得分情况,结果见表8。
表8 优等生和差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得分
被试 优等生差生 Z
x
825.63753.81
s
87.03 105.76
4.49***
从表8中可以看出, 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Z=4.49,p<0.001。 我们还对优等生和差生在前12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9。从表9中可以看出,在其中的10维度上,优等生的平均分数显著地高于差生,p <0.05或p<0.001。在“学校环境”、“毅力”2个维度上, 优等生和差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往往认为,差生所以学习差,是由于他们不喜欢学习,逃避学习,在学习上努力不够。我们的研究却表明,优等生和差生在“毅力”项目上的平均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Z=1.52,p>0.05。因此,对差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技术的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掌握良好的听课方式及应试技巧等,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由表9可见,在“身心健康”的维度上, 差生的平均得分也显著低于优等生,Z=2.55,p<0.05。这表明,学习适应不良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一点理应引起家长与教师的高度重视。
表9 优等生和差等生在前12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
项目
优等生
差等生Z
_ _
x
s xs
学习热情 52.28
8.25
45.10
10.31
4.65***
学习计划 51.96
8.66
46.34
9.733.71***
听课方式 53.72
8.52
45.58
9.335.54***
读书和记笔记方式 52.32
8.30
45.58
10.17
4.40***
学习技术 53.64
8.20
45.43
10.97
5.12***
应试方法 52.82
8.04
46.20
10.04
4.41***
家庭环境 51.62
10.39 47.87
9.992.25***
学校环境 50.56
8.89
47.95
9.831.70
朋友关系 51.14
8.58
47.29
12.47
2.16*
独立性50.82
9.42
46.79
10.64
2.44*
毅力 50.58
9.94
48.109.99
1.52
身心健康 50.96
9.77
46.52
11.32
2.55*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得出了以下4点结论与建议。
1.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初一学生的表现最好,初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则出现了大幅度滑坡的趋势,初三和初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一直维持在初二学生的水平上。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所以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是与人们对学习适应性教育的认识和采取的教育措施分不开的。人们往往以为,初一是学习适应性教育的关键期。所以,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与指导。这种教育与指导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的确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最高。进入初二以后,人们以为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适应性教育与指导之后,已经形成或建立了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因此,从初二开始,往往放松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但情况并非如此,这种对学习适应性教育的误解和放松,使初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不但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下降的趋势一直维持到初三和初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初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应当常抓不懈,贯穿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始终。只有这样,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教育的效果才能在初二、初三、初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2.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好于男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前12个维度中,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式”、“读书和记笔记方式”、“应试方式”、“独立性”6个维度上, 女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由此可见,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差,更需加强教育指导。
3.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在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前12个维度中,除“学校环境”、“毅力”2个维度外, 在其余的10个维度上,优等生的平均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差生。这说明,学习适应不良是导致差生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加强学习适应性教育与指导可以防止初中生学习优劣的严重两极分化,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学习适应性的好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中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本研究中,优等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差生,其“身心健康”状况也显著地好于差生。这说明学习适应不良,已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