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型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由于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利益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工期长,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就变得极为重要,能否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因此在施工前要制定完整的施工计划,管理部门正确指挥,才能让施工进度整齐划一,各部门间严丝合缝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要求选取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操作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流程执行。工程建设中对于施工质量严格管控,工人操作严格要求,机器设备定时检测必不可少,只有对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严格把关,工程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工程建设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质量控制系统不再符合新的标准需求。建立一个精心设计的质量保证制度,配备先进的科学管理团队和技术力量,在技术上进行控制,并在施工期间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配置,以此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同时注重资源的利用以及施工效率的提升,以此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1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施工原材料管理和质量问题
在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是有差距的。在市场上有许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如果使用了这样的原料就会严重损害了工程质量,并造成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此外,建筑业内部施工管理效率有限,对原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不足,以及对原材料质量缺乏有效鉴别,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风险。在原料质量控制面临许多问题,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1.2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管理难以实现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周期的长度必然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难以有效的进行管理。建筑质量影响因素概述如下:人的因素,包括施工技术水平、原材料质量、设备运营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自然因素,主要是地貌特征、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和互动便利因素使工程建设的管理复杂化。
1.3工程质量管理效力有限
目前,我们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更为困难,主要取决于工程的持续时间、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管理制度。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建筑材料经常被盗,人为延误,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质量;在我们的建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许多工作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他们的教育和专业技术水平不能完全达到建筑技术的要求。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失误,因此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具有隐蔽性,在接收和检查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由于管理水平限制,由此导致工程寿命受到影响。
2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建设单位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管理机制,由于建设项目的扩大,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改进,项目的长期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管理机构相对缺乏以及建设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认识水平不高;管理层缺乏经验,以及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执行和有效行使管理职能的能力不足,导致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缺乏一个严格的执行计划。在施工前的一段时间里,施工管理不到位,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及正常施工的顺利进行。
(2)管理方面的困难涉及多个因素,涉及建筑链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劳动力、自然因素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建筑工艺等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工作质量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通过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有效施工质量管理。
(3)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对质量控制的限制导致建筑材料种类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工程建设过程都局限于不加区别地寻求经济利益,从而使用成本化和使用质量差的材料,无法保证质量。此外,一些建设单位没有对材料检测进行监管,因此,一些不符合建筑标准的材料被使用,并对工程质量造成许多风险。同时,质量管理人员没有为材料的采购、运输和检查规定标准,造成了严重的材料质量问题,并导制了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问题。
(4)目前,有关工作人员对施工管理的认识不足,施工过程中对管理的认识相对较少。项目管理方法受到管理人员的认识的影响,不符合当前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在建筑管理项目中,主要是在对外经济领域,没有针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了其他管理方法的盗版,并限制了效率。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的一些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的要求,这严重阻碍了项目管理的发展并导致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3提高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改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的宏观经济工具,其基础是建筑的优先事项和困难,再加上建筑施工管理的经验,建立一个完整白质量保障体系。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从开工阶段到验收阶段,不断完善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控制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以提高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
3.2改善建筑材料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仔细分配原材料需求,并制定严格的使用计划。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机制:对建筑材料的供应商和购买者进行了登记和检查,并严格遵守有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在详细审查后,并填写记录。只有经过监管和建筑部门的核实和签字,才可实施采购。建立一个处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的系统,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不符合规定的原料严禁购入。财务部、采购部、项目部及供应商在整个采购过程中都建立了互动系统。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采购计划和审计标准,并从根本上改善项目的管理和执行。
3.3国家应加大监测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拥有完整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工作中才能有所约束,因此国家应当完善监测制度,严格监督施工进程,取缔对环境污染大的工程项目。在建设监管制度的时候,应当结合该行业发展前景,立足长远,制定有针对性,指导性,规范性的制度措施,对于施工操作,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的管理,在约束中求发展,在保护中求创新。只有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让工作人员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隐患,使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3.4施工前对当地综合环境的实地考察。
我国地大物博,同一套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无法完全适应该地的施工工作的进行,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应当对当地的人文及地理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当地的综合环境确定施工的难易程度,同时决定最为适合的施工技术方案。由于近年来地质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施工及管理及施工技术难度,如果施工前不进行实地考察,很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建设因这些问题而无法有序进行。因此工程建设前对当地人文环境及地理环境进行全面考察,有利于后期工作的进行,为工程建设进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4,(14):106.
[2]张立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95-96.
论文作者:李恚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