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贡献率论文

人力资源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作用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力资本(也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舒尔兹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后,有关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对于各国政府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深圳经济的快速成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圳奇迹主要是被解释为中央特殊优惠政策的结果。1995年后,从全国范围看,特区优惠政策已经普惠化,除了所得税政策外,深圳现在已不再享受更多的特殊优惠。但是,深圳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质量、产业结构升级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很好。由此可见,简单地把深圳奇迹归因于特殊政策是片面的。此外,把深圳发展主要是依赖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准确的看法。深圳是全国唯一与香港陆路相连的城市,这一有利的经济地理因素,对深圳的快速发展确实有着重要影响,但仅以地理位置来解释深圳的经济发展过程也不全面。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增加

1979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9亿元人民币,1998 年将超过1300亿元。目前,深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对外贸易分别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6、第8、第3位和第1位。

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转换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变化快,是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点。1979年,深圳一、二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20.5∶42.5,1997年则为1.4∶49.3∶49.3。 深圳特区建立初期,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是深圳经济的主体。当时金融业和现代商业十分落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现代服务机构几乎是空白。

90年代以来,深圳经历了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目前,第二产业内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已大大减少,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已经更多地转向了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则显著提高。

在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在很短时间内,成长为全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中心城市。1992年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8.6 %的速度高速增长, 1997年,全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74.4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1998年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又提高了3.8个百分点。目前,深圳市的主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占重要位置。 1997年,全市生产微型计算机45万台,占全国产量25%; 程控交换机652万线,占全国产量36%。 其它主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1997年生产打印机380万台,计算机硬盘776万台,计算机显示器223万台,镍氢电池3000万支,生物乙肝疫苗2700万支, 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深圳的高新技术已经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五大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三大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截至1997年底,深圳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创造产值39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总值的82.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新时期,平均每家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3.5亿元, 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45家,超过10亿元的12家,超过20亿元的3家。 到1998年底,深圳出现3家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科技开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较高。1997年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72亿元,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6.2%。1998年1—8月,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比重仍在迅速提高,其中以生产程控交换机为主的深圳华为公司和中兴新公司新增工业总产值即达到55亿元。

深圳人力资源水平的显著提高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的基本条件。初建特区时,深圳的人才队伍数量少,平均年龄偏大,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低,门类不全。20年来,深圳市主要依靠引进人才的方式,较快地形成了一支数量较大、年龄较轻、层次较高的人才队伍。根据1995年的统计,1980—1995年,深圳市管干部从8519人,增加到85786人,增长了10倍。深圳人才队伍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是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轻。1980年深圳市管理的干部平均年龄为41.8岁,1990年降至34.2岁,其后大致保持稳定。第二是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例如,1985年,深圳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数量仅有170人,1993 年增加为3364人,从占干部总数的0.5%,增加为4.9%。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干部,从1980年的10.7%,上升为1995年的37.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深圳局级干部中,拥有大专学历以上者仅占44.2%,1995年这一比例则达到86.6%,上升42.4个百分点。尽管缺少1995年以来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我的了解,近几年来,深圳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有了更快的提高。最主要的表现是,一大批博士和海外留学生来到深圳工作。目前,在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拥有硕士学位的年轻处级干部已经很多,博士在公务员队伍中也已经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值得指出的是,深圳企业干部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第三是深圳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80年,深圳市专业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重只有15.2%,1995年则为57.4%。

人力资本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分析

以下采用一种比较简明的分析方法(注:本文采用比较传统的技术进步的余额计算方法,主要计算公式为:技术进步率=实际经济增长率-A×实际投资增长率-(1-A)×职工增长率,本文在实际测算中,参照世界银行对中国增长的因素,A的取值为0.5。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进步率/实际投资增长率实际投资贡献率=实际投资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劳动贡献率=职工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来分析人力资本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本分析思路是,首先对影响深圳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第二步分析人力资本投入与对深圳市经济增长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步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人力资源和深圳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说明。

表1 深圳增长因素分析 单位:%/年

实际GDP增长率 实际投资增长率 职工增长率 技术进步率

六五时期44

5821 4.5

七五时期16

4 20 4

八五时期32

2519 10

1995—9718

154 8.5

表2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相关分析 单位:%/年

技术进步贡献大学生投资贡献劳动贡献

六五时期10.2 10.7 65.923.9

七五时期25.2 32.3 12.562.3

八五时期31.2 50.4 39.129.7

1995—9747.2 62.3 41.711.1

技术进步与人才资源相关性分析图

表1的计算结果说明,如果把深圳经济发展划分为80年代和90 年代两个大的阶段,经济增长和投入增长(投资增长率和职工增长率),都表现出逐步放慢的长期趋势。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投入的变化趋势不同,深圳的技术进步率在90年代平均增长了一倍。

表2关于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注:表1中所有数据为每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年度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实际投资增长率=名义投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的分析则表明,在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六五计划时期),投资是影响深圳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65.9%,44%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中有29%要依靠投资来实现。劳动的贡献率占第二位,为23.9%。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仅为10.2%。这反映出,在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主要是依靠各种特殊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和内地的内联企业来深圳投资。在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七五计划时期), 由于受到80年代中后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外部资金到深圳投资下降较大,实际投资增长率出现大幅度滑坡,经济增长率也明显降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骤减为12.5%。但由于深圳经济建设开始形成一定规模,“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进入深圳,使得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尽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还是低于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政策优惠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第三个五年(八五计划时期),深圳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显著的变化,尽管1990—1991年,全国经济增长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深圳几乎未受到影响,仍然保持着年均31.2%的高速增长,技术进步贡献率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了技术进步、投资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致各占1/3的新的增长格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大致接近了全国平均水平,政策优惠不再是深圳市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因素。1995—1997年,九五计划的前三年,深圳经历了特区优惠政策普惠化的冲击。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增长条件并不理想。外部不利条件有宏观经济调控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内部条件是,深圳的经济总量基数已经很大,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率很困难。但是,深圳仍然保持了18%的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增长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进步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贡献因素。

在过去20年,技术进步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0%左右,提高到近50%,是深圳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这么短的时间内,深圳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得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从表2 和图中可以找到初步的答案。表2所示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数值在4个时期表现为稳定上升,投资增长贡献率和劳动贡献率都是大幅度波动,可见三者之间几乎不存在可以观察到的内在联系。这说明,深圳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提高并不主要决定于新设备的使用,也不决定于一般的简单劳动量的投入。表2中,我们给出市管干部的大学生比例这样一组数据,用以表示深圳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投入量,或是知识投入量的变化,而它与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化的趋势相当一致,这一结果在下图中看得更清楚。这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深圳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自身优势转变,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力资源投入为深圳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深圳要继续保持健康持续的快速增长,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数量和质量。

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是深圳人力资本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增加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对深圳人力资本总量快速增长则更重要。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各种生产要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不仅造成了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要求实现物质生产领域,从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也要求改变传统的权力高度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市在人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观念,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工作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保持社会经济具有稳定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这需要政府从传统体制下过多地承担企业的职能,转为主要承担统筹规划,制定和掌握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与检查监督。深圳先后5次进行机构改革,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改变政府的职能。第二,引入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公开、公平、竞争、择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市场经济相符的人事管理制度就是要以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形成有利于引入人力资源,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体制。深圳较早地实行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企业干部聘用上岗的管理方式,包括对待业青年、工人、大中专毕业生实行考试录用,对企事业的在职干部实行考试选调,对军队转业干部和特殊职位实行个别考选。对企事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广泛引入了竞争机制,根据不同行业、职业的特点,逐步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实行了公开考试考核,择优聘任上岗,采用合同制、聘用制的就业模式,基本上打破了传统体制下人力资源的计划管理模式。在日常人事管理方面,深圳比较早地、比较全面地实行了业绩考核、功绩积累的考核与使用制度,不断地完善了干部任职的工作岗位职责和考核体制,建立起了注重工作业绩、鼓励竞争的人力使用机制,完善了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的干部管理制度。深圳市在1987年开始进行公务员制度的试点,从1990年开始全面推开。当时,尽管推行公务员改革的难度很大,也缺乏中央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深圳还是决定坚决进行这一改革试验。这是因为深圳市认识到,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行政管理体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形成高效率、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从一个渔农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就是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公务员队伍。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公务员队伍,深圳市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发了《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公务员录用、培训、考核、奖惩、任免、晋升、交流、辞退、控申等实施细则。按照这些实施细则,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原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转为公务员的工作,同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录用新公务员的制度和办法。在此期间,政府机关有10440 人经过考核过渡为国家公务员,有84人不予过渡,68人暂缓过渡。按照有关实施细则,新录用了公务员6000余人;实施了8 年的公务员年度考核和监督制度,对于建立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施回避制度方面,先后对92名领导干部发出了回避整改通知,对属于回避范围的500 多人进行了岗位调整;落实公务员岗位交流制度是深圳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经有80%的科级公务员,70%的处级公务员和38%的局级公务员进行了岗位交流。公务员考核与淘汰是保证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实施公务员制度的4年中,先后有187名公务员被淘汰。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比较充分的人才流动机制

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自孔孟以来就形成了全民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如何充分发挥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人力资源作用方面,我们始终存在很大的欠缺。

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不能实现有效配置的人力资源并不能成为实际有效的经济资源。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由行政统分的配置转为主要依赖于市场,就是说要实现人才的充分流动。只有实现了人才的充分流动,才能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与一般的物质生产资源有根本的区别,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特点;人力资源需要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条件。深圳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充分的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显然不是市场经济自发的产物,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的管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首先要在观念上明确人力资源具有商品的属性,人力资源的形成需要投入,因此也就需要在市场选择中获得投入的收益,不能得到合理的投入回报的人力资源投资,就是没有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建立人才市场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条件。深圳市的人才市场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特区建立初期的广告栏的非正规、非常设的人才市场,很快就发展为常设性、集市性的人才市场。进入90年代,每年以万计的大学本科以上的人才进入深圳人才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深圳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传统集市性的人才市场加以改造,逐步形成了可与全国部分重点高校进行远程登录联网,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人才市场。第三,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的运行规则。完整的人才市场规则应当包括有关人才流动的主体、范围、方式、手续、仲裁以及在制度转型过程中既对传统体制有所创新但又能够有效衔接的若干制度,如档案、户籍、退休等。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除需要进行上述改革外,更加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否则就会出现一方面人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人才又很难流动的状况。比如,一个职工希望离开曾长期工作的单位,但是如果退休、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不能够得以延续,从他个人角度看,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不能连续的社会保障会影响人才流动成本的经济计算,会提高社会的人才流动成本,因为不连续的社会保障体制要求社会付出更高的工资水平才能实现人才的流动。深圳能够形成一个人才比较充分自由流动的社会环境,就在于比较早、比较全面地建立起破除部门所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早在1992年8月, 深圳市在建立待业保险的基础上,又正式实施了包括社会统筹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在内的可连续实行的覆盖全特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才流动体制建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需要把握投入与产出间的基本关系,产出水平高于投入,企业才能发展。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总量的增加也是这样。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形成也需要有投入,人力资源的水平越高所需要的投入就越大。因此,只有当人力资源的投入得到了合理收入,才能促进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也才能有效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90年代初期,深圳已经比较普遍地实行了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的综合型分配制度。在企业,已经基本不存在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方式。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偏低。此外,深圳开始酝酿探索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新的分配制度改革。其一是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其二是建立合理的企业家收入分配机制。

第一,为解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分配上存在的矛盾,深圳自90年代初起,加快了工资制度改革。在全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条件下,按照按劳分配、责酬相符、平衡比较、定期加薪、物价补偿和法制保障的原则,使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大致接近或是略高,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在逐步缩减事业单位行政性财政拨款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事业单位干部的职称评定和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要素投入中,资本和劳动量的投入与知识投入所占的比例开始出现很大变化,要求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参与公司利润的分配。1998年初,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22条”规定,使知识产权作为重要分配要素得到了更有效的制度保证。此外,深圳还在高新技术企业内普遍推行职工持股制度,这也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企业家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需要充分体现企业家的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深圳从发展初期就比较注意建立企业家市场。到90年代初期,在深圳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市属国有企业内,企业家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已经成为普遍的收入分配形式。为了解决市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与非国有和非市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的收入差异,深圳市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在市属国有企业内推行了与国有资产增值、利润增长挂钩的企业家年薪制度。对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使深圳国有企业的效益指标连续几年居全国的首位。

标签:;  ;  ;  ;  ;  ;  ;  ;  ;  ;  ;  ;  ;  

人力资源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