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灵魂,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促进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作安全分析JSA(JobSafetyAnalysis)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设计和计划一项工作,JSA常用于危险作业和无操作规程的作业,主要是将一项工作任务分解成不同的步骤,然后识别每一步工作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评估存在的潜在风险,如果初始风险不能接受就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方法和措施来降低风险,保证风险最小化从而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防止事故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JSA;风险;事故
一、JSA的作用与应用
1.1JSA的作用
JSA是作业程序的一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风险管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1】。主要作用有:
1.消除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和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事件发生;
2.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
3.增强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能力;
4.确保控制措施有效落实,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5.改善作业安全标准;
6.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2JSA的应用范围
防止事故发生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要义,所以所有的作业都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以下作业需要书面的工作前安全分析:
1.新的作业,之前未做过的的作业;
2.非常规作业、临时性的作业;
3.无管理程序的作业;
4.可能发生事故的作业;
5.曾经发生过事故的作业;
6.承包商作业;
7.现场人员提出要进行安全分析的作业。
1.3LEC法
一种评价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2】;
即: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4风险与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是指针对已识别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化工企业中主要应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价(图1)。风险评价步骤:
1.危害因素的选择。选择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危害因素;
2.确定可能的触发事件。对危害因素失控的成因进行描述;
3.潜在后果分析。分析触发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4.发生的可能性。应用风险矩阵法,预测可能后果发生的概率;
5.风险评价。通过潜在后果的分析和发生可能性的分析,依据风险矩阵判定该危害因素的风险级别是重大风险(红色)、较大风险(橙色)、一般风险(黄色)和低风险(蓝色);
6.残余风险评价。在措施实施后进行残余风险评价。
图1风险矩阵
1.5风险控制
企业一般按照“消除、替代、降低、隔离、程序、个体防护、警告”的优先顺序原则,制定管理方案。
1.消除
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是风险控制的最优选择。
2.替代
当危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可以采用其他替代品来降低风险。
3.降低
使用相关设施降低风险。
4.隔离
当危害因素无法消除时,对已经识别的危险因素,在空间上与人员分离。
5.程序
用安全管理程序降低风险。
6.个体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7.警示
对已经识别的危险因素进行警示。
二、JSA在企业中的运用关键
2.1JSA分析常见误区
为了杜绝作业中的事故发生,在作业前必须对所做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辨识潜在的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2.1.1承包商JSA分析
1.工作步骤描述错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2.未正确辨识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3.暴露频率分析有误,对于承包商作业应该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2.1.2属地作业中的JSA分析
安全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所有生产中的作业,都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1.属地作业中,JSA组长为属地负责人,分析人员要包括各专业人员;
2.一项工作任务不能作为单独的步骤;
3.在风险评价过程中,LEC法每一项有对应的分值。
4.控制措施不能准确针对危害因素,风险没有受控。
2.2JSA应用成功的关键
2.2.1作业步骤分析到位
作业步骤分解是做好JSA的基础和前提。每一步要具体和明确,在步骤分解时应做到:
1.作业步骤描述语言要简练;
2.只需说明做什么,不必描述怎样做;
3.作业步骤用“一个动词”+“一个名词”组合;
4.步骤划分宜为3—10步;
5.每一步进行编号。
2.2.2危害因素识别正确
危害因素识别是识别危害因素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之所以造成事故,是因为能量失去控制,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
1.健康危险因素
噪声、振动、工频电场、人机工程、高低温、缺氧、辐射、负荷超限、食品卫生、致病生物、禁忌作业、心理异常。
2.安全危险因素
泄露、着火、爆炸、坍塌、触电、高处坠落、中毒、烫伤、腐蚀、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淹溺。
3.环境危险因素
天然气放空、工业固废、工业废水、尾气排放、油气挥发、噪声、热量排放、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能源消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2.2.3LEC法使用正确
LEC法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风险的大小。
1.LEC法中每一项对应固定分值(图2)。
2.LEC法风险等级确定:
风险级别:5分数值>320危险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风险级别:4分数值160-320危险性: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风险级别:3分数值70-159危险性: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风险级别:2分数值20-69危险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风险级别:1分数值<20危险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图2LEC法分值表
2.2.4风险管控措施有效
目前开展的JSA分析中,风险管控措施内容简单。导致无法真正的将作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而且风险控制措施与风险不能对应。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3】
风险管控应注意:
1.制定的所有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有效;
2.对该项工作的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否落实;
3.增加风险管控措施后,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4.确定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负责人;
5.风险识别及所有控制措施制定后,完善“工作前安全分析表”,分析小组人员确认签字。
结论
JSA有效应用在生产作业中,作业人员可以快速识别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持续地使用JSA,可以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狄彦,帅健,王晓霖,等.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析及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7.
[2]林伯泉,张景林.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劳工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3]冯景信.海洋石油作业风险管理与实践[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王建新 韩贵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风险论文; 作业论文; 因素论文; 评价论文; 措施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