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HBV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陈华根,黄学斌,刘小花,宋强

住院患者HBV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陈华根,黄学斌,刘小花,宋强

陈华根 黄学斌 刘小花 宋强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 住院患者;感染标志物;检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83-02

乙肝病毒是人群易感病原体,传染性强,危害严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影响国家经济发展[1]。国家及卫生主管部门为此颁布了不少防治规划和诊治规范,目的是采取规范有效的措施,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2]。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献血者和受血者必须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合格者方可献血。住院患者拟输血者都实施了检测,不少文献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报道[3-6]。但对所有住院患者开展检测报道甚少,我们逐步推广对所有住院患者检测,通过对结果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48660例住院患者HBV-M检测结果。来自各临床科室,其中男 26950例,女 21710 例,年龄1月至89岁。

1.2 方法

1.2.1试剂、仪器和质控品 TRFIA试剂、前处理仪和荧光测定仪购于苏州新波公司。质控品购于北京康彻思坦公司。仪器皆经过维护校准且通过技监局年度强检,质控品和试剂在效期内使用。

1.2.2方法 采集患者静脉血3-5ml,自然收缩或37℃温育30分钟后,3000转/分 离心15分钟,立即检测或置冰箱2℃-8℃保存2日。收集样本血清,编好仪器参数,开启仪器自动测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

1.3 统计处理

定性资料χ2检验,显著性水准=0.05。

2.结果

通过随机抽查2010年至2014年5年全院各科住院患者48660例,用TRFIA法进行HBV-M测定。HBV-M以HBsAg阳性数统计,HBsAg是HBV的外膜蛋白,发生HBV感染,通常即可检测出HBsAg,因此,把检出HBsAg作为判断HBV感染的主要指标。阳性率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 P<0.05)。结果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010年—2014年住院患者HBV-M检测结果

年份 例数 HBsAg阳性数 HBsAg阳性率(%)

2010 8295 982 11.84

2011 9036 723 8.00

2012 9226 561 6.08

2013 10547 497 4.71

2014 10926 400 3.66

合计 48660 3163 6.5

2010年至2014年,男性共有36950例,HBsAg阳性1763例(6.32%),女性共有21710例,HBsAg阳性1460例(6.73%),不同性别检出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 P>0.05)。不同年龄检出HBsAg分别为:≦19 岁,共有4780例,阳性40例(0.84%);≥20-≦59岁,共有30660例,阳性2118例(6.91%);≥60 岁,共有13220例,阳性1005例(7.60%)。HBsAg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分别为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

3.讨论

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HBV,HBV属嗜肝DNA病毒科,Dane等1970年在电镜下观察到HBV是一直径为42nm的球形颗粒,Price等1980年完成了HBV全基因克隆、测序工作,证实HBV基因组是由双链缺口环型DNA组成,长3200bp[7]。其结构基因含4个部分重叠的ORF,分别为前S/S基因、前C/C基因、P基因和X基因,分别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S蛋白(又称主蛋白)、 前C蛋白、HBcAg、HBeAg、DNA聚合酶、HBxAg[8]。HBsAg是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常与Dane颗粒并存,因此,把HBsAg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和诊断乙型肝炎的指标。HBV感染,可致人体重大伤害,影响人体健康的严重疾病,系法定必报的乙类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和性接触传播。具有流行面广泛、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乙型肝炎经卫生宣介、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近20年来,其病原体感染率和发病率都明显下降,达到抑或超过国家预定指标指日可待,但目前感染率和发病率仍处各国首位。HBV-M(HBsAg)是诊断乙型肝炎不可或缺的感染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检测原理和方法较多,TRFIA法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与确认方法有很好的符合率[9],检测结果采用WHO和国际普遍通用单位(如PEIU/ml)表示,具有可比性,适合互认。

住院患者中拟输血者按要求都进行了HBV-M(HBsAg)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TRFIA法,逐步推广在所有住院患者中检测。检测结果表明,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从2010年到2014年,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从人群性别比较,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人群年龄比较,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为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由此可见,本地住院患者HBV感染率较高,与2014年6月19日,《The Lancet》报道一致,高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10-12],感染特征符合国内流行特点[13,3]。

因此,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开展HBV感染标志物检测,对于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庚善.病毒性肝炎.见:马亦林主编.传染病学.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7-299.

[2]刘冰, 陈华根, 陈宇宁.1 183 例住院患者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35(16):3141—3145.

[3]郭振华,马钢,赵晓霞,等.患者输血前8项感染指标检查与医院感染控制的意义及社会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09—2210.

[4]王茜.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及其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865.

[5]张立营,陈朴,立熙建,等.输血前及术前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回顾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867—1868.

[6]朱国平.输血前检查结果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3014,32(2):201,211.

[7]王健,闵福援.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3-115.

[8]顾长海.病毒性肝炎.见: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5-108.

[9]陈华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26.

[10]高仕萍,杨文勇,陆兴热,等.拟输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54—2256.

[11]陈雪芳,许文芳.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301123(5):248—249.

[12]童凤琴,宋超.输血前及术前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34—135.

[13]张松,宋任浩.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0):1039—1041.

论文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刘小花,宋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住院患者HBV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陈华根,黄学斌,刘小花,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