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影响论文_徐爱琳

浅析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影响论文_徐爱琳

(贵州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4)

【摘要】大学期间正是个人婚恋观形成并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对个人未来婚姻走向与幸福感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大学生婚恋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作用最大的原生家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使子女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积极的婚恋观?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家庭影响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17-02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层次有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婚恋观与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却发生了极大变化。2016年下半年,腾讯新闻在对全国5万用户进行了相关调查后,发布了《2016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其中显示36.8%的单身女性认为“即使不结婚也能很幸福”;更有50.6%的调查者承认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初夜”发生在18~22岁之间,也就是大学期间。这再次让人们关注到大学生婚恋观发生的变化。从社会学角度看,婚姻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而大学期间正是个人婚恋观形成并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对个人未来婚姻走向与幸福感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大学生婚恋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作用最大的原生家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使子女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积极的婚恋观?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1.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影响因素

1.1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表现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婚恋观较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与社会开放度高、个人意识提升以及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晚婚的认可与肯定。与几十年前相比,当前大学生毕业后结婚的比例很低,甚至研究生期间有结婚选择的也不在多数。很多大学生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以及择偶标准相当高。不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这与女大学生独立自主性以及对自身认可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性行为普遍化。大部分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大学生都有过性行为,这在大学中较普遍,甚至在校“同居”现象也越来越多。除了以上表现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恋爱的随意性。这个现象似乎与“恋爱和发展的矛盾”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

1.2 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因素

造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以及家庭环境影响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造成该现象的外部因素。近年来社会的转型发展使得人们的个体意识膨胀,特别是“95后”“00后”个性化越来越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

除此之外,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发生变化的内部因素。一方面,家庭背景与父母相处模式会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长期吵架,会造成子女对婚姻感情的恐惧与不信任,进而导致他(她)在大学期间要么不敢接触异性、要么“游戏人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模式对子女婚恋观也会形成重大影响。经常“辱骂”孩子会导致子女在婚姻恋爱中处于相对卑微的位置,进而导致婚恋关系的不平等。关于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将在后文中进一步阐述。

2.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观点——“冰山理论”,即我们能看到的他人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好比“冰山一角”,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的水中”。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具体来看,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家庭教育模式,甚至家庭观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冲击,都会对大学生婚恋态度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家庭背景与父母相处模式对子女婚恋观的影响

应该说,子女性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原生家庭存在模式有着重要的关联。这里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明家庭背景对子女婚恋观的重要影响。一是祖孙三代同屋居住模式。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得以很好延续,生活在其中的子女对家庭的认知比较传统,包容性和家庭意识较强。另一种模式是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子女缺少完整的爱,造成心理上的巨大空缺。这就容易导致其在大学期间——婚恋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期,饥不择食的选择自己最缺少的那部分。表现出来就是性格偏激,恋爱过程中歇斯底里,最终造成婚恋不成功,进而造成性格问题与婚恋失败的恶性循环。

此外,父母相处模式也会对子女婚恋观产生重要影响。相敬如宾、充满爱与信任、尊重的夫妻关系会让子女学会宽容与平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婚恋观。相反,争吵与辱骂会让子女在成长中充满恐惧,进而将这种恐惧与自卑带入到自己的婚恋关系中。

2.2 家庭教育模式对子女婚恋观的影响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恰克博士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念,“一岁之前若不被接纳,缺少爱、连结、包容,成年后就有很多需要和索取。二岁之前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认同,长达后就渴望从男人(女人)那里得到。”这说明家庭教育模式对子女婚恋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大量“留守儿童”被迫留在家乡。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这就会直接造成他在婚恋过程中,特别是大学阶段,婚恋观不成熟的阶段,不知道如何去爱,不会奉献,过多索取,进而造成婚恋关系的失败。同样,如果父母在对子女教育过程中过多的“辱骂”与否定,就会造成孩子成长中的自卑,这也会造子女未来婚恋关系中的不平等。寻求感情归宿,及早脱离父母,这也是造成当前大学阶段学生早恋、过早“同居”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社会发展与家庭观念的碰撞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冲击

尽管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但传统家庭观念依然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发展与家庭观念的碰撞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特别是社会对女性地位越来越认可,导致大学生普遍对婚姻缺乏急迫性。甚至由于受到西方多元文化冲击,很多大学生都抱着“游戏人间”的态度谈恋爱,一旦毕业就“各自纷飞”。这与很多传统家庭提倡的“毕业后即结婚”的观念不相符。还有一种情况,即父母不同意大学期间谈恋爱,这又与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情感发展相冲突,都会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一定影响。

3.构建一个幸福的婚姻

3.1 正确、健康的恋爱观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上论述了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婚恋观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婚恋观,对未来的家庭模式、夫妻相处又会形成反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及时将正确的、健康的恋爱观传递给子女。一方面,父母可通过正面教育,即正面说教,将正确的婚姻恋爱观念灌输给子女。这个过程不宜太早,要适应子女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父母相处模式对子女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相处、如何沟通、面对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共渡难关等,这对子女婚姻观的形成以及未来夫妻间如何正确相处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3.2 家庭生活中的包容、感恩与爱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大学情侣分手的原因在于女生“刁蛮任性”,爱耍小脾气,不够理解和包容。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与包容。母亲对于父亲的指责就会造成未来妻子对丈夫的指责,同样母亲对父亲的关爱与包容就会让未来的妻子更加理解与包容丈夫,从而形成和顺、健康的夫妻关系。因此,在家庭生活中,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爱与感恩的力量。心理学认为,爱的传递具有无穷的力量,因此家庭生活中爱的传递是帮助子女形成健全人格与正面、积极婚恋观的重要方式。此外,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冲突与躁动,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子女顺利过渡。引导子女学会自尊、自爱,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树立正面、积极的恋爱观。顺利度过大学时期。

就个人来说,爱与幸福是每个人内心最真挚的渴望,而家庭因素正是塑造积极健康婚恋观,实现渴望的内在推动因素。从这个层面上说,父母职责重大,必须要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李猛.当代青年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建筑大学,2013.

[2]李秀梅,闫聚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3]唐小艳.论“网婚”对青少年婚姻家庭道德观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6).

论文作者:徐爱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影响论文_徐爱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