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成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教学发展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生必学的科目 为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将微课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这对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数学课程内容的难度相比于低年级阶段进一步加大,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据此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改变。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微课形式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创新元素,使得教师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变化了的教学情况,进而帮助高中生们实现高效的数学知识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利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作用和现状
1.1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微课的应用方便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重点以及难点也比较多,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阻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这就能针对性地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动态化地了解重点以及难点的解决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呈现,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促进作用。再者,微课的教学方法和高中数学课堂相结合,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通过微课的应用将数学中的知识点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多种知识载体的运用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动态化的知识点的呈现下,就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也比较有利。除此之外,微课的应用作为数学知识点的延伸,对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也有着促进作用,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很大便利。
1.2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展,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有着很大变化,在对微课的运用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使得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就难免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微课的运用当中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中功利色彩比较浓重,从家庭以及学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都比较注重分数,而没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不利。微课的应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将数学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高效的突破。在未来的数学教学发展中,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会更为广泛和平常,为能达到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就要注重要点的把握。
2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策略
2.1通过微课创设情境解决教学难点
微课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当中去。教师在应用微课前要对学生的心理能准确把握,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针对性的应对,通过微课来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当中的难点以及重点。
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在讲述到平面向量坐标以及平面向量概念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通过制作微课课件,为学生呈现动态的内容,通过Flash制作平面向量课件,并对其概念以及意义进行理解,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讲述到空间四边形时通过几何画板导入图形制作微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对角线关系,将异面直线概念引入,这就方便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微课应用在复习当中
微课应用在数学知识的复习中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通过复习能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微课的运用下能够采用不同的符号以及颜色来区分知识点,在视频的播放中能暂停以及回放,方便学生对复习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在网络下载微课资源,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微课课件,让学生参与到微课应用的具体过程当中去,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就有着积极作用。
2.3微课应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在应用微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很高要求,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剖析几何部分知识内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难以瞬间完成,在微课的运用下,来对几何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的讲解剖析就比较重要。如在教学当中讲述到点线面间位置关系的时候,就要通过微课的应用,将相应的知识点动态地以及空间化地呈现给学生,这就能方便学生直观的观察,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就比较有利。
2.4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导入部分,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是先带领学生们复习一下上节课的数学知识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不可否认是具有一定的有效作用的,但是假如教师长期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导入教学的话,很容易让高中生们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气氛。据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将微课的形式运用到导入教学部分,以其创设的生动情境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任意角和弧度制》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其就可以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中任意选择一点,比如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等,将其制作成微视频的形式。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开始新课内容的教学。在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的感染下,高中生能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数学教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2.5因材施教,便于做到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反映到数学这一科目中这一差异性会更加明显。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即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就能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过于轻松;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很难理解其中一些知识点,感觉困难重重。这样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鉴于以上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将微课教学形式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以改变现有这一窘状。
举例说明,当数学教师在带领高中生们学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其首先就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制作出不同的教学视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尽可能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然后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测验,了解学生们对本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其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进一步地理解学习,做到因材施教。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对微课的运用,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微课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熟练的运用微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映洁。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5(07):172-173。
[2]郭文。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教育,2015(19):102。
论文作者:马斌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高中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这一论文; 这就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