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8世界经济发展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洲金融风暴,从1997年7月爆发以来,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场风暴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的一体化,任何地区的经济风暴都会从整体影响世界经济。
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世界经济
亚洲金融风暴范围广、时间长,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12月份发表的临时评估报告中,预计1998年全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5%,是5年来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就地区而言,1997年工业化国家的增长率为3.9%,1998年预计3.6%,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约2.4%,比1997年降1.2个百分点。日本的增长率只有1.1%。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4.9%,比1997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亚洲地区增长率约为5.7%,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增长明显放慢。
这场金融风暴对发达国家产生极大影响,其原因是发达国家同东南亚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危机暴发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货币纷纷贬值,各国政府当局也相继采取调整政策,刺激产品出口和削减进口,结果对发达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警告说,东南亚国家增长放慢以及货币汇率大跌将对美国进出口构成重大影响。
全球金融机械开始重新整合
1997年11月26日,香港的百富勤投资公司正式宣布,为了适应亚洲金融风波后的市场情况,裁员275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5%,被裁人员是公司债券、证券交易部门。与此同时,英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巴克利银行也急于将其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证券、企业融资等机构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另一家英国银行——西敏国民银行正在与其他买主商谈出售其投资银行机构——西敏寺国民公司。在日本,随着山一证券、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继倒闭,日本金融界进一步紧缩。
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后,国际金融界一时间又出现了大量的并购现象。1992年,当香港汇丰银行收购英国米德兰银行,组建HSBC控股集团时,曾经在国际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香港汇丰董事会的看法是:金融机构越庞大,它的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这种论点在当时是有争议的。这种“越大越好”的论点的正确性现已被事实所证明,1997年8月,美国第一联合公司又以161亿美元收购Core Stales金融公司。这些并购使商业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随之增强。
无独有偶,在商业银行加快整合时,投资银行也加以重拳出击,掀起了一股合并风潮。1997年9月,美国史密斯·巴尼公司与所罗门兄弟公司合并,11月美国美林证券以31亿英镑的代价收购英国水星资产管理公司,引起了世界金融界的关注。有关国际金融专家认为:各地区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合并将是1998年的热点。
发展中国家外贸面临困境
1997年世界出口总值预计为76270亿美元。全世界商品贸易按出口总值计算,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9%。然而,巨额的出口贸易迄今仍被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垄断,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状况不仅得不到改善,而且近年来还有恶化趋势。在1996年世界商品出口总值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72%上升到81%,1997年上升至85%。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出口中的比重由1990年23%降至1996年的16%,1997年约14%,1998年将降至12%。
对外贸易条件日趋恶化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国际市场对原料的需求增长缓慢,价格长期低迷不振,使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锐减,国际收支不平衡更为严重。世界银行近期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发展中国家仅原料出口收入比上年减少4.6%,1997年减少5.2%,1998年这一数字仍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1998年将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贸易条件最恶化的一年。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料价格和制成品价格之间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失衡矛盾日益突出,使贸易保护主义猖獗,甚至将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改善和发展。
亚洲经济奇迹仍然继续
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人们普遍赞誉亚洲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学家们则称之为亚洲的奇迹。然而,1997年7月暴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有人认为亚洲经济奇迹结束了,但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东南亚遭受的挫折是暂时的,以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奇迹并未完结。亚洲国家通过总结经验,采取适合本国和本地区发展的政策,二、三年后仍可恢复亚洲经济奇迹。因为亚洲,包括东南亚在内,总的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这次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在去年考察了东南亚后认为,亚洲储蓄率高,竞争力强,危机基本上没有破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亚洲经济至少仍可持续发展20年。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许多发展机遇。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亚洲在危机之后,1998年经济增长保持6%,1999年则有希望恢复到7.5%,“亚洲经济奇迹”仍将继续。但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市场的主旋律仍然是动荡。
(1)经济调整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东南亚经济经过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亚洲奇迹。但是经济结构矛盾非常突出,大部分资金投向地产、证券行业,形成泡沫经济。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泡沫的破裂。泡沫的破裂促使东南亚各国调整经济结构,探索崭新的发展道路。
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而且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通货膨胀、外资外流、外汇短缺、增长率放慢等等。据印尼有关部门估计,1998年印尼的失业率将达50%,泰国的失业率将达20%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最少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面临一个脆弱的外汇市场,东南亚经济结构调整,各国的货币还会遭到冲击,外汇市场的动荡不可避免。
(2)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地的经济危机互相感染。这场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迅速波及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然后是日本、南韩。由弱到强,依次传递。但是,现在日本、南韩的变化又感染泰国等地。去年11月份日本拓殖银行清盘、山一证券倒闭,引起全世界股市下跌,使地区性的危机波及全世界。日、韩的任何政策的变化又引起东南亚各国股市的波动,形成交叉感染、互相传递危机的格局。
(3)各国改革措施难以到位。东南亚各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给予救助,但是是有条件的,受援各国都必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的调整。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在有些国家难以满足,各国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的调整措施也难以到位,这又潜伏新的危机。1998年1月上旬,亚洲汇市和股市双双下跌,导火线是印尼的经济改革措施无法到位。1998年初,印尼国会宣布1998/99财政年度预算案,专家及投资人士分析该财政年度预算案对振兴印尼经济不会起作用。《华盛顿邮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印尼的经济危机前景令人不安,印尼财政预算案没有达到去年10月该组织提供援助时关于重组印尼经济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