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及倒闸操作中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论文_万涛,古立中,刘书臣

浅析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及倒闸操作中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论文_万涛,古立中,刘书臣

(国网孝感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现今的电力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好,在现代化技术水平上越来越高,并且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相比常规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有很多优势,尤其变现在运维与倒闸操作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的投入使用,大大减少了人类劳动,在如今能源十分紧缺的今天,为保障电力资源的正常供应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本文基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在运维与倒闸操作两个方面,与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与倒闸;常规变电站;差异

0 引言

随着智能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智能变电站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变电站在新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使用,使得变电站对人力劳动需求的减少。智能变电站的运用,不仅解放了以往的人力工作,也为变电站在运行与维护过程减轻了工作负担,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更加顺畅。

1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简述

1.1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依托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通过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技术为支撑,通过完善的信息彩金、测量、控制、计量与保护过程,对变电站的运行实现了管控自动化,并能够实现根据需要对电网进行智能调整、自动控制、协同互动以及在线分析等[1]。智能变电站通过对这些优势的有效运用,大大满足了国家电网对于电气设备的稳定、节能、高效、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智能变电站的投入使用,能够有效调节国家电网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达到安全可靠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主要有过程层、间隔层与站控层,这三层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

1.2 常规变电站

常规变电站主要以间隔层与站控层两层组成网络监控系统作为运行基础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对统一的建模,则变电站的信息标准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接口的多样性也后悔导致变电站的兼容性较差。常规变电站在综合自动化软件方面的具有多个版本,也存在监控、保护、计量以及远动等多个网络。在站控层中的设备主要有带数据库的运动工作站、五防主机、操作员站等,而间隔层主要包括测控、保护以及IBD等设备[2]。常规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电池型电压的应用实现。系统中的各种设备都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实现的功能都相对分散,在整体的协调机制、功能优化机制等方面表现较差,造成在信息共享方面较差,从而限制了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智能变电站在运用过程中使用了现今的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使得在电气设备间、变电站间能够进行智能化传输与数字化控制。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们可以将传

2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行与倒闸操作中的差异

2.1 运行差异

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所用智能电子设备都是采用对等的方式相连接,可以实现在局域网上的共享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安全、高效的加密算法,因此实现了对不同数据的有效传输,仅需要一次运算报文就可以实现其中的任何一种模式,能够实现对报文的实时性要求[3]。智能变电站检修压板的主要作用时表现在保护层面上,通过保护检修设备不出现故障,达到避免出现电气误操作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检修状态的压板在应用之后,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进行结合,可以实现明显标记的目的,从而为装置与设备的提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常规变电站在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硬压板”的方式,以实现对后台系统的有效保护。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保护方式是通过后台界面上实现与完成的。常规变电站检修版发挥着检测故障信息的作用,以防止故障信息可能对变电站的站控层面产生不良的干扰,达到排除故障的问题。

2.2 操作差异

智能变电站在倒闸操作过程使用的是软压板操作。智能变电站在倒闸过程中大量减少了硬压板的使用,除了检修状态以及远方操作过程需要采用硬压板之外,其余部分全都采用软压板,可以极好的满足远方操作的要求。软压板的分类主要有GOOSE接收类软压板、保护功能投退软压板、SV 类软压板、GOOSE 出口类软压板、以及远方操作模式控制软压板等几类。智能变电站运用的软压板均采用的是后台机上的遥控进行,运维人员在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后台的监控画面对软压板进行核对,相比较常规变电站来说,可以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对于常规变电站来说,处于检修状态的压板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屏蔽装置的故障信息以及动作信息等,阻止其传输至站控层。在常规变电站中,主可以分为保护和测控两个方面。其中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在变电站发生故障之时,能够对故障进行迅速的切除与格力,从而保证系统得以恢复正常。测控系统是通过对系统中的电流信号进行检测,从未能够对故障进行解决。相比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常规变电站受到模块工作范围与要求的研制,难以在各个区域进行精确的保护。其次是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载荷因二次电缆设备较多,负载较重,因此出现了载荷问题比较严重。并且保护装置与二次设备在配合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实现的效率较低。还有就是常规变电站的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较低,造成信息的共享难度较大,降低了运维与倒闸过程难以达到较高水平。

3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技术的革新,从而改变了能源的发展方向。变电站利用技术的革新,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在上文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维与倒闸过程中的差异比较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具有的优势不是一点点,而是实现了很大的进步。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现今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运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知识,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未来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胜任工作,为智能电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曹维达,侯汝团.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运维比较与分析[J]. 电源技术应用,2014(1):66-68.

[2]岳颜. 从运维人员的角度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关键区别[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68-169.

[3]邓子良. 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 科技与创新,2014(23):25-26.

论文作者:万涛,古立中,刘书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及倒闸操作中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论文_万涛,古立中,刘书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