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精神实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2)17-0004-05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阐述。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概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体现为一面旗帜、两项要求、三大成果、四个特色。

一面旗帜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虽然是老问题,但却是须臾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

旗帜树起来了,就知道该往哪里努力,社会向哪里发展。在当代中国,这面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以贯之的。自从邓小平在1982年十二大开幕词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词。

这一点我们从历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要一如既往、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呢?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面旗帜又意味着什么呢?

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己的旗帜,在“走自己的道路”。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讲,就是“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和中国特有的国情,都要求这面旗帜不能丢、丢不得。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是以、也自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宗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判断、基本构想都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准则。背离了这些,也就没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结晶,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好、也最有力的明证。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深深打着中国的印记,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中。“中国国情”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托词。马克思曾经讲过一段话,大意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条件不是我们自己选定的,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我们不可能避开这些因素和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既定状态。国情就是这样一种因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都是不可选的,都是既定的,甚至是特定的。比如,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是已经持续很多年并且还将持续更多年的国情,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人民利益的需要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与压力。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好,建设也罢,都需要在目前这样一个客观的背景和环境下往前走。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广阔的空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仅不会让我们缩手缩脚,反而更加要求我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哲学上有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探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样如此。我们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各自时段性的认识甚至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情景下甚至可能是完全符合的、理所当然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境的变化,有些我们曾经认为是本质的、极其重要的东西可能变得越来越非本质化、越来越无足轻重了,而另外一些我们曾经没有意识到、没有认识到甚至曾经还认为没有必要的东西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所以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两项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书写着八个大字“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两项要求既是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进步与繁荣,我国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也只能通过发展去解决,但是如果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不科学,发展本身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些苗头与征兆。比如,过于注重经济上量的积累,导致对质量与效益重视不够;过于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超速发展,造成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巨大差距;过于强调显性的发展成果,忽略了资源环境的隐性成本,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过于注重经济方面的问题,结果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面对这样的态势怎么办?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发展,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重塑发展价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社会和谐并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四个深刻”和“四个多样化”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群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提升,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刀切、清一色、顾此失彼的做法势必不再行得通了,取而代之的是、也只能是在承认不同、尊重不同、保护不同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并且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加上和谐,明确把和谐作为同富强、民主、文明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并且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落实社会和谐要求,一定要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定要坚持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享有自己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益与利益,都能在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和恰当位置,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表明,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相对低收入以及一般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准保持着一种大体同步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大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引领下,我们取得了三大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是在其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背后更有着数千年的西方文化滋养,还有着近百年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这样的道路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与历史必然。

面对这样的道路,中国不是不去学习西方,而是学不来,不能学,没有资本去学。先有毛泽东指出:“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结果“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后有今日中国的处境。中国改革开放,真诚地走向世界,为世界制造大批量产品,结果是什么?为西方世界打工可以,要想与西方国家平起平坐不行。

中国不会像西方那样去欺负他国,但也不愿总是寄人篱下。怎么办?走一条自己的路。先找到了对西方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确立起了与西方社会平等对垒的“主心骨”,接着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形成了今日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道路不是对西方模式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超英赶美”。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随着中国的发展,迟早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对于这一点西方社会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找了很多的借口来妖魔化中国的发展。但对这一点,中国社会是不能让步的。韬光养晦绝不是甘居其下,没有地位的平等何谈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发展不去威胁别国,不去干涉别国,但别的国家也不能阻挡中国发展的步伐。西方社会必须学会接受并适应一个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中国必然存在这一事实,甚至因为这一事实他们需要收敛一些嚣张的行为,放弃一些既得的利益。中国社会明确传递这样的信号,让西方社会尽早认识、尽早适应,可以打消西方社会一些不应该的侥幸之念与欺慢之心,也可以让中国社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磨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又有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制度各司其职、有机协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保驾护航的。所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属于自然演化出来的制度,而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制度;是内生制度,而不是外来嫁接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汲取了中国社会以往制度建设的一些教训,不搞制度“大跃进”,不搞制度“乌托邦”,不抽象地对待制度,把制度建设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运用之上,建立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认知之上,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火热的实践之上。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道路”与“理论体系”绘就了美好蓝图,有了“制度”才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道路是发展方向,管的是“所当然”,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理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管的是“所以然”,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制度则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

正是这三大成果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腾飞与崛起、人民福祉的增进与全面小康,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

四个特色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四个特色”,即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四个特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了。

在现实生活中,当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有很多群众包括一些党员干部感觉不太容易理解,好像这个“特色”有点讲不清。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有很确定、很明晰、很具体的内容的。

1.“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表现为实践形态。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也就是说它没有蓝图可供参照,用毛泽东的话讲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用邓小平的话讲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这30多年来,或者再往前看,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也不是虚幻的乌托邦,目前中国社会活生生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实,我们现在干的一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像中国共产党人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就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创造。从这点上来说,“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基础。

2.“理论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依据

实践肯定要出道理,大实践要出大道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既然有了“中国道路”,当然就要有“中国道理”。所谓“中国道理”就是用“中国话”,用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给大家讲清楚、讲明白,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想,动不动西方人怎么说。有了这些道理就可以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往前走,这就叫我们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涵,就是我们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改革创新,这也是我们的“理论特色”。

3.“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风格

尽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状态,具有普遍性,但是普遍的社会主义体现在不同的国家,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会有不同的民族风格。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行为模式乃至于不同的思维理念等,人口众多的民族与人数不多的民族,地域辽阔的民族与区域封闭的民族,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与新近融合产生的民族,其所思所想所为必然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一切都让民族特色有了特有的内涵。

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如果离开了民族特色这一背景,就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合理性与价值所在。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说实话,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观念是很少敢公开宣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制的背景下,其客观结果确实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其政策主张绝对不敢如此。西方社会最常用的借口是说由于市场竞争才导致了财富集中,而政策出发点则始终着眼于平等,从来不是偏心的。可是在2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在搞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它被提出来之后,不仅没有招致大家的质疑反而赢得一片拥戴之声。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社会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先富带后富是一件当然的事情。一个家庭由于财力物力有限,把全家仅有的可怜的一点资源和条件先集中到诸多兄弟姐妹中的一个人身上,让他富裕起来、发达了,就把大家都拉扯起来了,大家就都有盼头了。既然在家庭里可以这样,扩到国家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中国社会“国家”这个词的构成就很有意味,所谓“国”是以“家”为基础的,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

这一典型案例说明了任何一项政策背后都有民族文化潜意识的支撑。当然,我们谈民族特色,绝对不是囿于狭隘的本土小圈子。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我们主张的民族特色里始终有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可以把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包含进来。

4.“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表征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尚且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如此。150年前的社会主义跟今天的社会主义,肯定有不同的内容,甚至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形态。因为无论是科技进步也好,还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好,都会让社会主义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色来,这就叫时代特色。所以社会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也在与时俱进。不要瞧不起过去的社会主义,也不要故步自封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我们重视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积累中与时俱进,而不是在否定中另起炉灶。

标签:;  ;  ;  ;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