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链新模式研究论文_张昆

煤炭供应链新模式研究论文_张昆

陡河发电厂 063028

摘要: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急速发展,工业生产模式的快速变革,供应链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企业物流供应链体量变革越来越大,同时负责程度也加大。煤炭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电力煤炭企业优化燃料采购管理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电力煤炭企业供应链模式下的燃料采购管理及销售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煤炭;采购;供应链;新模式

1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优势及提升措施

1.1优势

(1)地位提升。燃料采购管理更具战略性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已经跳出“采购-验收-存放-流转”的传统流程,而是上升到战略性地位,对于电力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再仅仅将燃料采购管理当成提高电力煤炭企业利润的单一行为,而是将供应商也考虑进来,将双方共同获利作为燃料采购管理目标。

(2)效果改善。燃料采购管理更具统筹性传统的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缺乏集成性,燃料采购管理没有明确的计划,不能将电力煤炭企业对燃料的多种需求有机整合起来。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实现了高度统筹、目标清晰,燃料采购管理的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资源,还为燃料运输提供了便利。

1.2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提升措施

(1)优化燃料采购。第一,要实现燃料采购方式的多样化。当前,我国电力煤炭企业主要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燃料采购,这种采购方式虽能较快地获取市场供应较充足的资源,但对于一些特定煤种而言,则不能实现高效的采购。因此,不能将燃料采购方式简化为一种,而应引入多样采购新式。在互联网时代,电力煤炭企业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物资采购,从而突破燃料供应的地缘局限,让燃料的供给需求状况及价格更加透明,打造更科学的燃料采购供应链。第二,要重视燃料采购的对象选取。燃料采购的对象是供应商。合理的供应商是供应链模式下进行燃料采购管理的重要前提。为了实现供应商的合理化,需要认真确定供应商选择标准,从多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价格水平、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第三,要严格把控采购燃料的质量。燃料采购的质量是影响下游电厂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严格把控燃料采购质量,是企业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2)优化库存管理。在电力煤炭企业完成煤炭采购后,就要对这些燃料进行一定的库存管理。高效的库存管理,同样能够推动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一,应根据不同煤种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库存策略[4]。在具体开展燃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库存策略结合库存变动实际灵活进行:对于主要煤种,可以采取准时采购的方式,当库存低于一定水平时,及时进行补充即可;对于不易获得的特殊煤种,则需要准备备用库存。第二,电力煤炭企业应与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实现燃料供需信息的高效共享,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电力煤炭企业自身的库存数量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证下游电厂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和经营指标得到满足,又不至于燃料大量囤积状况的出现,从而控制企业的燃料管理成本。

(3)优化管理模式。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优化燃料采购管理模式,主要强调在燃料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打造采购管理信息平台,让信息平台成为燃料采购管理各环节进行资源共享的载体。通过信息平台,燃料采购管理部门可以快速实现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及信息反馈,从而推动燃料采购管理走向数字化,使信息成为燃料采购管理相关决策的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提升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采购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燃料销售管理优势及提升措施

2.1优势

(1)优化销售中间环节的管理流程,降低库存成本以供应链为主要对象进行销售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销售成本,确保销售环节、生产环节、服务环节的系统对接,减轻重复、不确定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另一方面,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动态掌控,可以降低积压库存率,优化资源利用形式。具体来讲,企业通过供应链的调整,能够降低合作成员间的重复、多余工作,使供应网络运行更加高效,实现了销售、生产、运输、交易服务的无缝对接。

(2)突出煤炭销售的时间、空间优势。以供应链为基础进行销售运营管理,能够通过合作筛选,优化组合结构,对市场动态进行全方位了解,提升电力煤炭企业在时间、空间、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通过供应链联合的成员,利用不同成员发展特点、企业优势,实现了多方供应的整体目标,缩短生产到服务间的时间、空间距离,交付周期更短。与此同时,供应网络的覆盖更广泛,提供服务的形式更便捷、多样,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最快的做出销售调整,实现成本资源的高效、科学配置,为电力煤炭企业获取更高的销售效益指明方向。

(3)增强煤炭企业能源市场的竞争实力供应链的联合对象需要经过严格、系统的筛选,以保证各环节成员能够有效发挥具体的职能,通过联合发展突出整体竞争优势。现阶段,经济产业的集成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形势,使得产业竞争的形式更加复杂,原有的销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需求,以供应链的形式加强企业间的优势合作,不仅可以发挥联合整体的市场影响力,同时,由于联合成员属于业务相关的企业,因此,供应链的联合更紧密,供应链内部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

2.2供应链模式下电力煤炭企业销售管理提升措施

(1)合作对象的严格筛选。电力煤炭企业在合作对象的挑选、确定方面需要结合供应链的管理原则进行,为供应网络的完善奠定基础。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可以提升商业运转的效益,保障企业长效、系统规划目标的落实,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中心、电子办公、科学生产等形式,简化煤炭对接的中间环节。煤炭企业销售活动包括从生产、运输、存储、交易等工作,在运输、存储方面需要相关港口、公路、铁路等部门的配合。与此同时,下游电厂用户的适用煤种、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因此,销售管理部门应全面收集影响销售工作的数据信息,根据下游电厂用户定位、运输情况等选择合作对象,通过订立合同、多方监管等形式,保证合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实现双赢。

(2)合理规划联合方式。为确保煤炭销售环节的效益,应选择最佳的联合方式开展具体销售工作,依照经济性、高效性、安全性的原则,优化煤炭采购与销售的对接流程,统一采购目标与销售目标,保证电力煤炭企业销售链条的完整性与规范性。销售模式与理念的不同,具体的联合方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对于一些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下游电厂用户来说就应该建立长远的合作战略,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需要经过港口进行转运的用户来说就应该与港口和航运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采用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企业与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联盟。

(3)找准能源市场定位,注重经济增长点的分析。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将是电力煤炭企业销售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机,因此在煤炭销售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拓宽资源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节能与环保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高效科学合理的分配煤炭资源成为了电力煤炭企业发展的全新机遇,这就要求电力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断拓宽资源市场。

结束语

电力煤炭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始朝着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能源和经济成本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时,企业应当完善运行管理机制,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基本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乐.我国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趋势[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4.

[2]余国松.以供应链为基础探讨物资采购问题及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16(34):138.

论文作者:张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煤炭供应链新模式研究论文_张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