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携手迈向未来——祝贺江主席对非洲六国的历史性访问圆满成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非论文,非洲论文,历史性论文,六国论文,圆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主席结束了对非洲6国的国事访问,满载着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于昨天返国。这是一次高瞻远瞩,构筑面向21世纪中非关系的重要访问。江主席的非洲之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平等相待、真诚友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精神,为中国同非洲的友好关系创立了新的历史丰碑,在我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新篇章。我们对江主席这次历史性访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历时15天的行程中,江泽民主席先后访问了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津巴布韦。江主席所到之处,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盛大、隆重和热烈的欢迎,始终置身于亲切、热情、友好的氛围中。在亚的斯亚贝巴,非洲统一组织所在地,江主席发表了面向全非洲的题为《为中非友好创立新的历史丰碑》的重要讲话。访问期间,江主席先后会见了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和阿拉伯联盟秘书长。江主席同6国领导人畅叙友情,就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访问中,中国政府同6国政府签署了有关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协定、协议、意向书和备忘录共23个。正如非洲国家舆论所说,江主席的访问“将中非悠久的历史交往和密切的政治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峰”。
中国和非洲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彼此没有任何历史芥蒂。中非人民同命运,共患难,在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一系列非洲国家宣告独立,中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共同奠定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坚实基础。新一代领导人的相互访问,增进了相互了解,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江主席这次非洲之行清楚地表明,同非洲国家世代友好是中国政府始终如一的基本方针和中国人民永久的心愿。
非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非洲人民有着爱好和平、追求进步的传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全球的和平离不开非洲的稳定,世界的繁荣离不开非洲的发展。非洲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非洲。国际社会应该重视非洲,而不应忽视非洲。我们主张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当有更大的发言权,国际社会应该认真听取非洲国家的声音,尊重非洲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的意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切实帮助非洲减轻债务负担,有责任改善非洲发展的外部条件。
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和建设各自国家的事业中,一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一向支持非洲国家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尊严的正义斗争,尊重非洲国家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非洲国家为维护国内稳定与团结、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所作的努力。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非洲国家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应该是包括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全面独立。政治独立是实现经济独立的前提条件,经济独立是巩固政治独立的物质基础。许多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统治和外国欺凌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获得政治独立以后,中心的任务就是必须集中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强大,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一向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努力,向他们提供了并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局势总体走向缓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要和平,国家要稳定,社会要进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贫国和富国的差距还在扩大,和平与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和非洲进一步加强团结与合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中国更加珍视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主席在非洲统一组织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并提出了五点原则主张,即:真诚友好,彼此成为可以信赖的“全天候朋友”;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加强磋商,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面向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些原则主张,符合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根本利益,也适应了历史潮流和时代的要求,必将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江泽民主席对非洲的这次历史性访问,不仅对增进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而且对推动世界人民正在共同致力的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同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大陆的非洲,将携手前进,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为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