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的常态化试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态论文,思想品德论文,课堂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转课堂,亦名“颠倒教室”。刚接触到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就坚信,翻转课堂是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革。从2013年9月起,我摸着石头过河,在任教的班级中挑选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翻转课堂尝试。在实践中,对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有了些感悟和收获。 翻转课堂“翻什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上,课堂时间大部分被用于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的感知、体验、运用和实践留在课后。而现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资讯非常丰富,学生可能会对课上所学知识产生困惑,甚至会看到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反”的现象。如果仅靠社会舆论和家长的引导,很容易偏离课上的教育,那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微课、导学卷、学习平台等进行基础知识的自学,而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时事评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对课本知识进行感知、运用和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模式的比较如图1所示。 我认为不能把翻转课堂简单地理解为“家”、“校”学习任务的翻转,而应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翻转。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我设计的流程是基础知识为自学,探究、拓展、解惑为课堂教学。下面,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为例,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翻转课堂要“翻什么”。 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在同样的40分钟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能运用所学知识回归生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靠40分钟教师的介绍或者学生的分享是难以感悟的,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课本中介绍的“中华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身边的“广府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地域文化,以后也有能力去分析鉴赏中华文化的其他地域文化。 翻转课堂是教与学的变革,不仅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角色要转变。学生在8年的学习生涯中,都是用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要转变为主动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无论是哪一种转变,都不是短期的行为,必须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所以我选择了进行翻转课堂的常态化实验,而不是一两节课的翻转尝试。 在一个学期的实践中,我把“翻转”设定为在校内翻转,即自学和课堂教学都在学校内完成。我将思想品德课分成两种课型,称之为A型课和B型课。在A型课中,学生借助微课、课本、学习笔记、导学卷等素材进行自学。当他们对课本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做法有了初步了解后,完成导学卷和学习平台(天云课堂)上的课后测试题。教师根据天云课堂平台统计的结果,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B型课中着重讲解的内容。在B型课中,针对A型课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新产生的问题进行答疑,或者统一讲解,再由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导学卷中的拓展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图2是校内翻转模式下A型课和B型课的学习任务,A型课和B型课可以是两个课时,也可以是一个课时中的两个部分。 下面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为例,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翻转课堂应该“怎样翻”。 1.学生根据导学卷的【导视导读】,观看微课和阅读课本。 2.完成平台中的自我检测题。 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卷中的【探究任务】。 其中,1和2属于A型课,3属于B型课。导学卷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使学习不会偏离课标,在翻转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这节课的导学卷。 【学习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懂得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知道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3.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4.体会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导视导读】 1.请观看微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阅读课本P67,可以帮助你掌握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2。 2.请观看微课《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原因》,阅读课本P68,可以帮助你掌握学习目标3。 3.请观看微课《中华文化的影响》,阅读课本P68,可以帮助你掌握学习目标4。 【自我检测】请完成平台中的测试卷《灿烂的中华文化》。 【探究任务】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广州,你了解广府文化吗? 1.请你选看关于广府文化的微课,或者自己查找资料,完成下表。 2.请你选择一个最自豪的广府文化的例子,简单介绍,并说说自豪的原因。 3.任务A:当美国制作出《花木兰》、《功夫熊猫》,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观众时,我们该用什么心态去对待?我们可以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任务B: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日”在我国广受欢迎,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反倒冷冷清清,甚至有学生纷纷表示“过年”很无聊。我们该用什么心态对待“洋节日”和传统节日?我们把外国文化“引进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翻转课堂中的微课 在我所实施的翻转课堂常态化实验中,微课无论是对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第一,一节微课讲授一个知识点,而微课能否清晰地讲解知识点,关系到B型课的探究和教学的组织。第二,微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速度,如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重复观看微课,还能自己控制听课和记录笔记的速度,必要时可以按“暂停”记录笔记,从而解决了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顾得上抄笔记,就顾不上听课的问题。第三,微课不仅可以在A型课上用,还可在B型课上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时候再翻看,或者在日后复习的时候观看。一节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充分利用。 (二)微课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录制微课是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针对一节课做教学设计,而录制微课,必须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知识的讲解会更加细致、到位,教学目标更加细化,有利于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微课的应用,还能优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一(知识)点多讲”。 目前,优秀的微课资源,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微课还非常匮乏,所以作为常态化实验来讲,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就是要大量地制作微课。 思想品德课中一般的逻辑思路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部分。在新授课中,我会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录制微课,而“怎样做”会放在探究任务中。在复习课中,我会选择构建知识框架或者方法指导录制微课,而课堂上主要是辅导学生答题。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常态化,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丰富了探究和拓展活动。学生自学微课后,参与小组探究和拓展,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也少了教师权威的干预,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的参与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初中思想道德周转课堂规范化的实验研究_思想品德论文
初中思想道德周转课堂规范化的实验研究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