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论文_郑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论文_郑勇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四川 610031)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及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表达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迫切性,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创新原则及创新方向。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原则;创新方向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113-02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建筑工程领域同样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各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更加严格,这不仅为建筑市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各建筑企业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然而,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大部分的施工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原来的某个阶段,这显然与现在的整体要求是不符合的。所以,及时找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办法是促进企业竞争力和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稳步发展时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也由此不断增加,同时,政府也把质量放在了发展的第一位,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具备更高的管理和建设水平,现将建筑施工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在施工当中用到的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二是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我们已了解到,目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依然被运用在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当中,这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许多麻烦,不仅前期无法预测建筑工程的工期和施工成本,到最后的建筑质量也表现的差强人意。另外在施工现场进行工序检查或者验收时,缺乏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在面对管理方面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加之人员配置数量不足,很难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管。

1.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问题为以下三点:

(1)因某些人为意愿,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支架等非正常拆除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或者在施工完成之后,施工质量不高,这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建筑企业的声誉也有很大的影响。

(2)因合同规范管理经验上的欠缺,许多施工企业被迫接受一些“不平等条款”。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不仅有时任意篡改合同条款,致使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发生混乱,而且还会为了更多的盈利,放弃了工程质量,建筑方由此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建筑使用者的利益也收到了损害,很难说这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3)工程监理能力的欠缺限制了其在控制工程质量上的作用。目前,施工阶段是工程监理发挥作用的主要阶段,然而施工单位任意压价的行为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这使工程监理的作用更加难以发挥,同时施工方的这种行为也破坏了监理市场的正常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2.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2.1 适应市场需求

市场是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又是市场中关键的一方。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效益是双向的,企业为扩大潜在的市场,首先要保证企业的效益,其次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质量关乎企业的根本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效益则关乎企业开拓潜在市场的能力,这两个方面企业都不可或缺。必须认识到,施工项目是从市场中得到的,并最终在市场中执行,增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竞争力有利于以后项目的竞争。综上,必须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提高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企业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并相互制约。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劳动对象,而如果竞争失败,则关乎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生产力得不到开发,就要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可能。如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新生产设备的使用无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模式及理念的创新会使生产力三要素得到更好的配合,这是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之2.3 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来不断填充和更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另一方面项目部是企业在市场的领头兵,只有不断实施不同的项目,才能对市场所需更加了解,然后把信息反馈到企业,为企业的改革提供方向引导作用。

3.施工管理的创新方向

3.1 管理思维创新

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方案的实施,包括通过加大经费的投入来培养技术管理人才,而后对这些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引导,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出足够大的作用。管理思维创新也意味着企业要寻求符合市场要求的管理模式,之后的一系列创新都是基于管理思维处于哪个层面上,创新方案能否符合时代的需求及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而提出的。

3.2 组织机构创新

项目部虽然是企业的一部分,但是项目部不能完全代表企业本身,这表现在项目部在施工中往往只考虑到了自身的利益,而没有与企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不能不说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项目施工管理中,项目经理是随合同的诞生而临时产生的,并随着合同的终止而结束他的责任和任务,这就出现了项目部没有明确的有限界的责任。项目经理就像是一位封疆大吏,拥有着绝对的指挥权与决策权,项目经理虽有责任书,但企业对其缺乏有效地制约;企业、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较难协调。这些矛盾都需要通过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结构来解决。

3.3 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项目部的角色,使其成为企业的分公司,而不仅仅是个临时派出机构。建立健全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所有者以股东的身份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并承担一定的有限责任,项目部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建立法人财产制度,让项目部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来独立承担法人责任;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控股公司通过对项目部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在建筑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上进行有效地控制,对项目部形成必要的约束。企业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发掘培养人才;通过建立约束机制使项目部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风险和决策机制来规范决策行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生产技术创新

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引进先进的、成熟的生产技术,或者自主研发新的技术,同时确保新技术的顺利投入使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益和工程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4.结论

项目部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体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将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施工管理的创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现状,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及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林海燕,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J].施工技术,2014年10期.?

[2]陈宏,甘月朗.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街区尺度篇[J].建筑学报,2016年2期.

[3]孙进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9期.?

[4]阎平,刘建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应用探讨[J].施工技术,2010年5期.

[5]李国友,徐洪澎,吴健.梅人情化建筑的现代演绎——以维基住区为例谈芬兰现代木建筑体验[J].城市建筑,2013年15期.?

[6]程亮.生态建筑学视角下现代木建筑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D].厦门大学,2011(学位年度).

[7]林海燕,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J].施工技术,2014年10期.

作者简介:郑勇,男,1984,11,籍贯:四川省资中县,单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郑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论文_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