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家长,影响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目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偏差成为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学校教育毋庸置疑是关键的,但是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根本,是基础。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影响和制约着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其在多元有益的教育中发展,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培训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任。为了践行家校共育的理念,笔者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把家长纳入班级教育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宽渠道地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增强了教育合力。
一、将家长纳入班级管理机制,增强家校教育合力
班级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班级成立了班级管理委员会,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例会,班级向委员们介绍班上近期的工作,征求意见。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做好沟通反馈工作,宣传班级的工作思路,反馈家长的愿望,这成为班级联系全班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1.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多渠道、多层面地为家长创设机会,引领家长加入到班级的管理与活动中,让家长了解班级的管理制度,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状态,理清家庭教育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学期初,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后,会邀请任课老师和家长代表来研究探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学期活动中,管理组的家长成员会牵头组织一次亲子活动;家长可以旁听班会、观摩班级活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每位家长必须参与的活动。
2.家长进课堂“讲学”。我们还充分发掘家长们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学生。每学期,我班都会不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班级授课,一方面可以借助家长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同的家长从事的行业不一样,可以以他们的知识专长给学生传授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家长亲身感受一下当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与学生、自己的孩子近距离接触,感受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认识孩子,更好地履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职责。
二、丰富家长培训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做名好家长是一门学问。由于学历、职业、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一个班级中的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水平有差距。组织家长培训和学习是提升家长素质、改进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条有效途径。
1.举办家长培训讲座。班级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学习讲座:将学生家长组织起来,通过专门给家长讲课、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组织家长观看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录像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出谋划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长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和学习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拓宽家庭教育的知识技能,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通过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切实推动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形成了有效的教育合力。有计划的家长学习讲座,使家长知道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与学校老师配合进行教育,如何培养与锻炼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2.举行家庭教育论坛。家庭教育论坛为家长们创造了交流和分享家庭教育得失体会的平台。家庭教育论坛采取主题沙龙的形式,围绕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对话、访谈、沟通;论坛活动的参与对象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探讨的话题都是来自于家庭教育本身,更具有实践意义。家长之间相互倾诉、相互分享、相互点评,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借鉴老师的可操作性意见,这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三、拓宽亲子共读平台,滋养家庭和谐精神
阅读滋养精神,一个坚持阅读的人也一定会言行文明。家长和孩子共读,不仅能提升品位而且能增进交流,找到两代人沟通的桥梁,因此班级很重视并一直坚持开展家校共读共育活动。家校共读要求每学期家长、孩子自选一两本书共读;每双周由一个学习小组出一份“家校共读”小报,供全班家长、学生分享。家校共读相对简单,实施方便。但其参与的范围是班级全体学生和家长,学习活动的负担不高,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让家长乐于接受。
每两周的共读小报精彩纷呈,闪现着家长和孩子们的阅读智慧。班级学生自定主题,自选美文,小报还设定“老师寄语”“家长阅读感悟”“孩子阅读感悟”“上期阅读体会集锦”等栏目。一年下来,班级共选定了24个主题词,如“自信”“诚信”“感恩”“互助”“勇敢”“梦想”等等,孩子们围绕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家长也参与推荐。周五下发到每个孩子手中,家长和孩子利用周末一起阅读,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可能只有一两篇的文章,但这给孩子家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感受到的是心平气和的交流,心灵的碰撞。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现代教育的恐慌情绪让每个家庭都在为孩子的未来绷紧神经。因为现实中有很多的无奈让人们不得不加紧脚步,深怕落在别人的后面。但是,请不要忘了,心灵是自由的。通过亲子共读,家长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的天空。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静下来,让生活慢下来,陪着孩子学习生活,伴着他们“慢慢长大”。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基地,家庭要配合好学校教育的工作,以此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机制,把家长纳入班级教育管理中来,全方位、多角度、宽渠道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将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吴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家长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班级论文; 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家庭论文; 《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