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其间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8例(93.33%),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工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98-02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一支气管黏膜炎症。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1]。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采取对症治疗,抗菌药物治疗。现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其间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3±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如咳嗽、流滋、鼻塞、发热、咽痛等。
1.2 治疗
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必嗽平),桃金娘油提取物化痰,也可雾化帮助祛痰。较为常用的为兼顾止咳和化痰的棕色合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止咳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可以首选新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多数病人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少数病人需要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指导用药。
2.护理措施
2.1 护理评估
2.1.1病因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健康史和发病史,近期是否有受凉、劳累、是否有粉尘过敏史、是否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史。
2.1.2一般评估 生命体征(T、P、R、BP)病人体温可正常或发热;有无呼吸频率加快或节律异常。病人主诉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相关记录体温、痰液颜色、性状和量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身体评估 听诊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双肺呼吸音变粗,两肺可否闻及散在的干湿哕音,湿哕音部位是否固定,咳嗽后湿哕音是否减少或消失[2]。有无闻及哮鸣音。
2.1.4心理-社会评估 病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与需求,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引导病人正确配合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2.1.5辅助检查结果评估 血液检查有无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有无血沉加快。胸部X线检查有无肺纹理增粗。痰培养有无致病菌生长,药敏试验结果如何。
2.1.6治疗常用药效果的评估 应用抗生素的评估要点,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与次数,评估有无按时,按量给药,是否足疗程。评估用药后病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有否缓解。评估用药后病人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评估用药后病人有无较明显的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3]。应用止咳祛痰剂效果的评估,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与次量。评估用祛痰剂后病人痰液是否变稀,是否较易咳出。评估用止咳药后,病人咳嗽频繁是否减轻,夜间睡眠是否改善[4]。应用平喘药后效果的评估,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与量。评估用药后,病人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听诊哮鸣音有否消失。如应用氨茶碱时间较长,需评估有无茶碱中毒表现。
2.2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咳嗽,痰液的颜色、性质、量等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与喘息等表现;监测体温情况。
2.3 休息与保暖
急性期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4 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
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
2.5 保持口腔清洁
由于病人发热、咳嗽、痰多且黏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5]。
2.6 发热护理
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2.7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若为细菌感染所致,按医嘱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若痰液黏稠,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稀释分泌物;对于咳嗽无力的病人,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6]。
2.8 给氧与解痉平喘
有咳喘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或按医嘱采用雾化吸入平喘解痉剂,严重者可口服。
3.讨论
通过临床护理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减轻)。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病人听诊时双肺有无闻及干湿啰音[7]。出院后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增强体质,可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如健康操、太极拳、跑步等,可进行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疾病知识指导患病期间增加休息时间,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按医嘱用药。就诊指标如两周后症状仍持续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柯世杏.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248-248.
[2]高联合,王爱琴.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21):4811-4812.
[3]赵彦辉,王薇,迟雅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与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1):186-186.
[4]李便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 20(7):991-992.
[5]明凤.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研究及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8):1543-1544.
[6]祁亚丽.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 23(5):2499-2500.
[7]毕芝会.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研究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24-225.
论文作者:邓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支气管炎论文; 病人论文; 有无论文; 气管论文; 咳痰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