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家庭直接影响和反映社会稳定与和谐进步,家庭和睦安宁是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暴现象层出不穷,影响着家庭的和睦以及社会的进步。本文利用“头脑风暴法”,探寻帮助受暴妇女走出困境的措施,协助家庭恢复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家暴;社会工作者
一.头脑风暴法简介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脑力扫荡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小型活动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小组成员创意及灵感,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中的创造性“风暴”。
二.头脑风暴法的运用
背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婚姻家庭中的不安定因素比如家庭暴力像毒瘤一样危害着家庭及其成员。相关数据显示,家庭暴力在我国家庭中较为普遍,大概有24.7%的家庭存在着家暴现象;妇联系统每年受理家暴投诉案件在4到5万件左右[1]。家庭暴力的普遍存在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使它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人权问题。并且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开始介入家庭暴力事件。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何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摆脱困境”为议题的“头脑风暴法”,得到了同学的支持和配合。
(一)准备阶段。公布“如何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摆脱困境”这一议题,挑选10位同学参加此次“头脑风暴法”,鼓励他们寻找相关资料,对家庭暴力现状做出了解和简单调研;通知参与者时间和地点。
(二)实施阶段。主持人重申议题“如何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摆脱困境”,并给出条件1,假设在座的10位同学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参与者各抒己见,以下内容整合了记录员所做记录和笔者观点:
1.找丈夫沟通。家庭暴力一再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女方对男方的过度容忍,导致对方在第一次施暴后,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同类情况再次发生时,男方同样拥有施暴的倾向。所以当家庭暴力初现时,女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事情发生后,立即找男方沟通,了解对方施暴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夫妻之间长期积压的不快,而导致男方爆发而产生的家庭暴力,则可以在今后增加彼此坦诚沟通的机会,在郁闷产生时就将之释放出来,避免由量变产生质变,形成暴力倾向。
2.不可以沉默。“防止家庭暴力,要重视‘第一次’,明确‘零容忍’态度。”北师大心理学院咨询与临床心理研究所所长刘翔平强调。
作为女方,在遭受到家庭暴力时,也不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应该及时地指出男方的错误,说出男方施暴后对自己的伤害,让男方能够在下次施暴萌芽产生前,主动遏制自己。
3.找公安机关求助。在应对家庭暴力方面,国家同样颁布了《反家暴法》,其中就阐明了根据家庭暴力的程度承担不一样的责任,其主要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面对反复发生的家庭暴力时,受害方要懂得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通过法律惩戒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求助,公安机关会对施暴者进行劝阻、批评教育等相关处理。
4.找法院求助。如果家庭暴力实在反复无常,离婚或许也会是避免伤害的最好选择。而在找到法院寻求帮助前,一定要提供家庭暴力的诉讼证据才能有更大的说服力,法院会根据家庭暴力的程度来抉择协议离婚还是强制离婚。所以在男方施暴后,如果受伤了,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诊断,请医生出具详细的伤情证明,并请人拍下伤处的清晰照片,保存好,如果受到严重的伤害,并希望丈夫受到法律的惩罚,可以到法院起诉他犯伤害罪,并到有关部门申请伤情鉴定,这将是判定伤害程度的最有利证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主持人给出条件2,假设在座的10位同学是一线社工,你们会如何处理家庭暴力问题,以下内容整合了记录员所做记录和笔者观点:
1.建立受暴妇女互助小组。社工把遭受家暴的妇女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辅导活动,在小组中,引导组员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建立对小组的信任和归属感,让受暴者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鼓励组员交流,互动,帮助她们重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和应对家暴问题;通过小组活动,让受暴妇女了解暴力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建立施暴者团体并对其进行干预。首先让受暴者了解自己施暴的原因,探讨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其后果;与施暴者对质施暴理念,促使他们反思施暴的动机和后果,教育他们与配偶相互尊重是不可少的内容[3]。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教会组员如何避免暴力,控制情绪,学习放松技巧,人际沟通技巧,问题解决技巧,情感表达技巧,帮助其正确面对生活事件,理智处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3.构建反家暴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受暴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她们完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受暴妇女的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家庭、亲友、朋辈等,但是由于施暴者源自非正式系统,非正式支持力量相对薄弱,因而可以增加正式支持系统的介入。
构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包括:
(1)与基层政府和社区合作,携手组建由公检法,妇联等多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制定工作的制度,并对其进行培训和监督,与社区合作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及时调节家庭矛盾,预防家暴的发生
(2)与公安机关合作,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帮助公安机关形成对家暴问题的正确认识。
4.对受暴妇女加强心理辅导与治疗。通常情况下,遭受家暴的妇女情绪十分低落甚至会对生活感到绝望。社工要运用尊重,同理心,倾听等技巧表达对案主的关心,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帮助案主理性认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改变错误认知,减轻其自责,内疚心理,充分挖掘案主自身的潜能,协助案主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困境,促进其自我成长。
5.对施暴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丈夫对妻子施暴原因,一般情况下,施暴者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认知偏差导致的自卑,敏感,多疑;第二,性格暴躁,攻击性强;第三,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第四,大男子主义严重,把施暴当作获得和维持权威地位的手段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鼓励施暴者正视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缺陷,纠正其存在的认知偏差问题;引导施暴者学习有效的情感宣泄和沟通技巧,消除其内心的暴力倾向;引导施暴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导施暴者树立性别平等的观念,学会尊重,宽容和爱。
(三)筛选与反思阶段。以上观点均是参与者和笔者的理想观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还需要通过实践得知。另外在解决家庭暴力的实际工作中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可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在资源较为紧缺或者开展工作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理想可能会大于实际,而为空壳和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结语
本文以“头脑风暴法”作为着眼点,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自己为受暴妇女和一线社工两个视角去探寻,妇女、一线社工在反对家庭暴力的工作中能做什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又需要什么样的努力和帮助。由强烈的社会道义和先进的社会理念催生出的社会工作组织,在保护妇女、反对家庭暴力这个领域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春梅.社会工作介入反家暴服务探讨,法制与社会.2016(6).
[2]李晓宏.《面对家暴,不该沉默》,载《人民日报》,2012:5-15.
[3]王有佳.《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颗毒瘤》,载《人民日报》,2003:4-3.
作者简介:吕建娇(1994年—),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吕建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家庭暴力论文; 妇女论文; 社工论文; 男方论文; 风暴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家庭论文; 《知识-力量》3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