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183;历史现实与艺术现实的完美结合_历史论文

长征183;历史现实与艺术现实的完美结合_历史论文

《长征》#18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实论文,完美论文,艺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部表现主旋律的作品,一个拍了无数遍的题材,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构成了这一时期荧屏上最亮丽的风景。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她,投向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闻的奇迹,投向这一人类精神史上的千古绝唱。在言情戏、古装剧、枪战片热炒热播的今天,《长征》点燃了人们如此火一般的热情,也许令它的编导者们都出乎意料,颇有些受宠若惊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现象也不足为奇。打开电视,那些风花雪月、撕杀拚打的东西蔚为壮观,实在是闹得很,有些过于滥了。即使一些史料确凿的史实,也偏偏你追我赶、追求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匠心独运、个性十足地进行艺术再加工,直到戏说得观众找不到北,彻底倒了胃口。相形之下,倒是这些真实的再现,让人心里更舒坦些,让人更愿意去亲近。起码,我是如此。

当然,这只是泛泛而谈。于《长征》而言,它的魅力之大之强,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单从艺术上来讲,我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一个“真”字,以真实来打动人,寻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在历史征程中寻觅

以前表现长征题材的电视拍过不少,象《四渡赤水》、《突破乌江》、《金沙江畔》等,但它们都是局部地、段落式地表现长征,截取的只是长征中的某一片段。电视剧《长征》则是客观真实地再现了长征的整个历史过程,第一次全景式地向人们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况世未闻、波澜壮阔的历史。

为了用镜头语言真实地再现红军战士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使剧情本身具有自然的纪实风格,直观、逼真、典型化地再现客观世界的物质现实,使现众从中感受和体验当时那段特定历史和特定地域的真实状貌,剧组毅然决定,重走长征路,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进行实地实拍。真实,如果图省事儿,根本不需要千里迢迢地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江西瑞金等地取景,只在搭起的摄影棚里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当站在5800米的高原上,脚陷刺骨带冰的泥沼中,在真正的雪山草地的艰难跋涉中,演员们面对镜头所迸发的激情以及对角色的体验,哪种更真实呢?哪种更能够真实地再现历史呢?

追求真实,是电视艺术的生命。据报载,在“爬雪山”重场戏中,拍摄地点定在四川阿坝境内的鹧鸪山。这里山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演职员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山反应,当周恩来扮演者刘劲表演“周恩来昏倒”时,工作人员竟不辨真假,冲上前抢救。漫天大雪,雾气弥漫,鼓风机吹出的雪粒子夹着沙粒,打在脸上如刀割……爬雪山所体验的,其难、其险、其冷、其苦都远远不如当年的红军。如此的身临其境,历史伟人的形象在演员们的心中愈加丰满、成熟起来。难怪此剧导演唐国强发出了朴素而又充满哲理的感慨:走一遍长征路,够人受用一生。“过草地”同样也是此剧的重头戏。由于红军当年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昼伏夜出、冒雨行军是常有的事。该剧对于当年恶劣的环境氛围,尤其是茫茫草原瞬息万变的气候条件营造得非常真实,据悉在红原一地拍摄过草地时,几乎每天都是在凄风冷雨中进行。海拔4000米的高度,高寒缺氧,使得健壮的人都呼吸困难,大口大口地喘粗气,更何况是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眨眼间却已是倾盆大雨、冰雹加身。就这样,摄制组人员上午趟冰水,下午挨雨淋,在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完成一个个最真实、最完美的镜头。画面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很大的,人们在观剧的同时,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恰恰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它的高度统一,也由引形成了此剧雄浑壮阔、悲壮凝重的艺术风格。

当年红军在行军途中,平均每天都有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战,长征可以说就是用一个个传奇串成的历史。因此,《长征》的艺术真实绝不只是真实地再现当年的自然场景,也不仅仅表现在红军跨越天险、战胜自然的超人之举上,能否真实地再现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场面,成为该剧成败与否的凝重一笔。观剧中可以发现,《长征》较之其他革命题材的电视剧,描写战争的场面更逼真一些,更精彩一些。湘江之战、三打娄山关、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以及白马山之战、土城之战等,或悲壮、或惨烈、或艰难、或惊险,逼真、精彩,一次次把观众带入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历史中去,观者随红军命运的沉浮或喜或悲,或欢呼或叹惋。可以说,该剧从整体上保持了它的和谐统一。

当然,《长征》的历史真实,也不仅仅表现在战争场景和自然场景的真实再现上,它所表现历史的高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很多过去被视为禁区的人物和事件上,该剧有了重大的突破。长征中的矛盾斗争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国共两党之间、我党内部之间、国民党内部以及红军与自然界的斗争。剧中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具体表现了两次大的矛盾斗争,一是遵议会议召开前后党内复杂的斗争;二是红一、红四方面军达维镇会师后同张国焘妄图篡夺革命果实,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伪中央政权的尖锐斗争。这种表现最高统帅内部斗争的影视剧是以往所从未涉猎的。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度统一的最集中的体现。

作为个人而言,我认为应该感谢《长征》,它让我们重温了历史,重温了这一革命史上彪炳千秋的精彩华章,它让年轻人浮躁的心灵有些震颤,理性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了中国共产党28年沤心沥血玉汝于成,千辛万苦。开创新中国的奋斗足迹,对长征的精神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体会到,长征绝不仅仅是爬雪山过草地。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就艺术真实而言,客观物质世界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重要的要素是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观众看来,一部电视剧的好坏成败,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评价尺度就是象不象。尤其是《长征》中的人物,更是大多数为我们所熟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太多太多的领袖、伟人向我们走来: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王稼祥、陈毅、张闻天、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观剧的同时,观众也在心里默默地给每个演员打着分。当然,这种评价也存在仁智互见的问题,因为人们的审美观是受多方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因此对人物的评判往往掺杂着主观的感受与体验,常常用主观意识中的“这一个”对剧中人物加以匡正和衡量。

总体来说,《长征》中的人物造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虽然同以往同类题材相比,领袖人物的形象不是那么光鲜漂亮了,他们衣着破旧,尘埃满面,正如剧中毛泽东同志所说,象一支“叫化子”部队,但是,与此同时一种历史沧桑感也跃然于荧屏之上,时空距离已渐渐模糊,观众对伟人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首先关注一下自成功地扮演了诸葛亮、雍正等历史人物形象之后,再次成为荧屏焦点的唐国强。也许是对伟大领袖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使然,对于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笔者向来过于挑剔。古月饰演的毛泽东,给人的感觉分寸感把握得很到位,举手投足之间惟妙惟肖,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音容笑貌,在一种无可挑剔之中又带给人一种空洞感,毛泽东非凡的智慧、博大的胸襟和无畏的气慨远远没有表现出来。较古月而言,唐国强在外型上是毫无优势可言的,但他的表演给人的感觉是舒放自如、真实自然,少有斧凿痕迹和做作之感。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个既有领袖风采又兼具常人感情的毛泽东逐渐在心中树立起来。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品位的提高,观众对“形似”的要求在逐渐淡化,而对“神似”的把关,相反却越来越严了。

此外,王伍福饰演的朱德,刘劲饰演的周恩来以及洛甫、李德、王稼祥、年轻的红军战士甘人等人物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切感人。只是陈道明的蒋介石除了给人以视觉的新鲜感之外,笔者感到人物形象不是太丰满,演员的表情有些单一、僵硬,象是整天额头紧蹙发愁,而蒋的老练、蒋的威严、蒋的才干、蒋的狠毒,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不过,总体来讲,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大大地提高了这部表现主旋律电视作品的文化品位。

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

“一送哩咯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哩咯细雨/介支个缠绵绵……问一声亲人呀/红军啊/几时哩咯人马/介支个再回山”每当《长征》的片尾曲响起,我心中就一种可称为激情的东西在涌动。这首当年在苏区广为流传的《十送红军》的民歌,旋律优美,情深意切,象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深刻地表达出了军民的鱼水深情,让身处现代文明之中落寞孤寂的心灵,有些兴奋,有些激动。历史本身的波澜壮阔和可歌可泣长久地震撼着我,触动着我,一种沉淀已久的质朴的情感在内心深处弥漫、升腾,这种感觉象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听到了熟悉的乡音,阔别多年的故友异地重逢,心灵被慢慢地浸润着。

也许是幼时的传统教育使然,至今我仍喜欢看一些革命题材的影视片和纪录片,至今仍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历数自己幼时所看过的电影,从潘东子到张嘎,从《鸡毛信》到《红孩子》,再及后来的游击神兵李向阳、孤胆英雄董存瑞、《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英雄儿女》中的国际战士王成,从刘胡兰到江姐,从赵一曼到韩英,从吴琼花到林道静……这些英雄儿女的形象至今熟谙于心,凝结成一种浓浓的纯洁神圣的崇拜情结。我想这是所有对生活有所感悟的善良之辈所共有的情感吧。也许这样的心灵是很疲惫的,但我却喜欢。

《长征》给予我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是在都市流行音乐和现代摇滚的喧嚣和轰鸣中,所绝对体验不到的。那是一种连绵不断、历久弥坚、幽深久远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长征》中汲取点什么,思索点什么。

标签:;  ;  ;  ;  ;  

长征183;历史现实与艺术现实的完美结合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