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针灸推拿;小儿脑瘫;康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05—2018-01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脑瘫患儿分为康复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康复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5岁,平均(3.47±1.08)岁;脑瘫程度:轻中度脑瘫15例,重度脑瘫12例,极重度3例。联合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岁,平均(2.99±1.12)岁;脑瘫程度:轻中度脑瘫17例,重度脑瘫11例,极重度2例。2组脑瘫患儿一般资料(脑瘫程度、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中五迟、五软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经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肌电图、头颅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确诊;2)年龄1~6岁,性别不限;3)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运动障碍;4)患儿法定监护人自愿受试,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合并遗传性疾病、发育障碍/落后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脊髓疾病等;2)因患有神经、骨关节、肌肉等其他影响四肢运动功能疾病的患儿;3)伴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4)患儿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方法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执行,所有患儿均治疗1次/日,3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1周。联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捏脊治疗,针灸推拿治疗选用图钉型(揿针型杭州元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70053);主穴: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环跳、悬钟、足三里、阳陵泉;配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肝肾不足者,配肝俞、肾俞、昆仑、太溪;痰瘀阻络者,配膈俞、血海、丰隆;流涎取迎香、地仓;语言障碍加廉泉;颈软加天柱、大椎;腰软加肾俞、腰阳关。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柄粘在方块胶布上,用镊子捏起胶布一角,针尖对准穴位直刺并按压固定。针灸推拿埋针时间均4h,隔天1次。捏脊法:操作者手握空拳,分别以双手食指紧靠脑瘫患儿脊柱两侧,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罗纹面与食指中节用力捏拿住脊柱皮肤,边捏边向上缓缓推进,同时按病情进行提、按、拿、拍、扣、揉等手法;对痉挛的抑制,常规捏脊手法3~5遍,重提心俞、肝俞、肾俞,按压夹脊穴3~5min(上肢痉挛取T1~T3;下肢痉挛取L1~L3);对提高肌张力,常规捏脊手法3~5遍,重提心俞、脾俞、胃俞,自上而下拍打、扣击脊柱全长,拿夹脊穴;对原始反射的抑制(脊柱侧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常规捏脊手法3~5遍,重提心俞、肝俞、肾俞;固定躯干保持充分伸展,自上而下揉夹脊穴及背俞穴,滚、揉太阳经;为提高腰部的控制,常规捏脊手法3~5遍,重提心俞、肝俞、肾俞,自上而下按夹脊穴及背俞穴(重点为腰部),推太阳经,1次/日,所有患儿均以3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1周。
2.2疗效标准
以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为积分标准,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2.3观察指标
1)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GMFM量表观察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共包含A区(17项)、B区(20项)、C区(14项)、D区(13项)、E区(24项)等5个功能区从翻身与卧位功能、坐位功能、跪与爬功能、站立功能、走、跑、跳功能等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越佳。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DL量表观察2组患儿的生活能力;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和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最高分为56分,评分越高表明患儿生活能力越差。
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脑瘫患儿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康复组的70.0%(P<0.05)。
表 1 2 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 ]
3.2 2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脑瘫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均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明显于康复组(P<0.05)。
4讨论
小儿脑瘫是由大脑先天性发育缺陷或获得性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常伴有认知、感觉、行为、交流、知觉障碍等症状,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小儿脑瘫属中医学“五迟”“五软”“痿证”等范畴,其发生主要责之先天禀赋不足,父母精血不足,或孕妇受惊、用药等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后天失养,五脏精气不能上荣脑髓,或出生时脑部外伤,或用药损伤脑组织,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病位在脑,应在四肢。笔者运用针灸推拿法联合治疗脑瘫患儿,针灸推拿法是以特制的针灸推拿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内(皮下),通过留置一定的时间、以持续微弱地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本文主穴选四神聪、百会、环跳、悬钟、足三里、合谷。四神聪属经外奇穴,内与大脑相应,脑者元神之府,常与百会穴配伍,具有醒神开窍、镇静安神、清头明目之效;四神聪、百会穴位因其所处部位,进行刺激既能管理全身感觉,同时还可以产生运动。“治痿独取阳明”,阳明多气多血,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阳明经脉中靠近肢体关节附近的穴位,达到补益气血之效。以传统中医推拿技术为基础,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病情的特点,刺激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起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协调脏腑功能等作用,达到培先天、补后天、强筋骨、利关节等作用[15]。现代研究认为可直接作用于自主神经干和神经节,整体调节内脏活动,激活感觉与运动的反馈模式,促进患儿的发育。
结束语: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康复组,GMFM、ADL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联合组效果较康复组明显(P<0.05)。提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成军,李凤娟,冯伊利.醒脑开窍、通调督脉针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5):709-710.
[2]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7):747-1199.
[3]付宇,白淑霞.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7,36(4):372-375.
[4]于海波,刘永锋,何玉海,等.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最新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14-16.
[5]牛相来,马军虎,周伟,等.头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1(4):347-350.
论文作者:邵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功能论文; 针灸论文; 小儿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