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宋祯祯,刘国周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宋祯祯,刘国周

林州首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林州 456550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一部分,尽管它的施工工艺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但是该技术仍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效益性,所以得到大规模的建设施工。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概念

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当前施工工程项目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程施工中最受关注、最具研究价值的方向。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将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基础施工技术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模式的技术,其中桩体施工是整个综合施工的重要基础部分,其是一种通过采用渗透注浆施工技术或者劈裂灌浆施工技术来进行工程施工的一种工作方式。在实际进行工程施工时采用此种工程施工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土壤松散振动产生的周围建筑结构变形于松动,与此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灌注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借助这些特点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关注。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首先,灌注桩后注浆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如施工中时常发生的桩基沉渣问题等都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预防和控制,而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的承载力。通过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发现,桩基的承载力较原来基础上提高了两倍左右,细粒图的承载力也相对提升到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其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使用范围较为广阔,打破了传统地质条件对施工的限制影响,能广泛适用到各种地质环境中。以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主要应用于浆护壁钻孔、冲孔以及挖孔关注桩中,但由于该技术专业显著的应用效果,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对降低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将该技术合理应用到工程项目中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在直径较大的超长桩使用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压水试验技术

单向阀周围常常存在一些杂物,如泥浆、沉淀、工程肥料等,压水试验就是要在注浆管畅通的情况下,利用清水将单向阀周围的这些杂物清理干净。压水试验需要在完成注浆施工后进行,一般在注浆施工完成后一个星期内比较合适。首先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做压水试验,并记录好注浆管的畅通情况和冲破压力值。同时,在进行压水试验时,要力求达到理想的试验效果,注浆管表面通常会覆盖水泥层,压水试验的目的就是要将此水泥层全部冲开。

2、科学配置注浆浆液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应科学地配置注浆浆液。在浆液配置过程中,要求浆液粘度低、流动性好、可注性好,保证浆液可以进入细小缝隙和粉细砂层;浆液凝固时间能够在几秒至几小时内任意调节,并能准确控制;浆液固化时体积不收缩,能牢固粘结砂石;浆液结石率高,强度大;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属非易燃、易爆物品。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浆液的成分比例具有关键的作用,材料配置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以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在进行水泥浆液配置的过程中,水的含量应该高于水泥的含量,可以有效保证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性,完成原液灌注之后就可以进行封浆,将前期的灌装原料与外部的空气隔绝,使其发生压缩现象,促进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柱体捣实。

3、注浆管与安装工艺

合理的注浆管安装是保证注浆管质量与作用的同时,也为灌注桩注浆标准施工提供一份保障,更是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镀锌钢管是当前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中常用的注浆管材,无缝焊接、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是该材料的优势,正符合施工标准。而在应用前需要根据施工标准进行直径要求方面的加工。注浆管是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上部为花管,作用为控制出浆水形状,其设计与加工需要经过严格分析与试验,保证设计标准符合施工要求,目前,梅花式的花管比较常用,空管直径在0.5厘米到0.8厘米之间。施工后,需要对花管进行包扎,可利用密封性较好的塑料膜、胶带等材料进行包扎,保证无透气、无渗水情况发生。

4、注浆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注浆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灌注桩注浆施工,因此,在进行注浆之前,需要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水泥浆配置好,然后将水泥浆灌注进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到达预设的注浆位置。在水泥浆风干后,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使风干后的水泥浆质量得到保障。水泥浆的质量取决于水泥质量,因此,在合理配置水泥浆时,需要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仔细检测,才能避免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整体施工的稳定性。同时,为确保注浆的实际效果,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好注浆压力、注浆水、混凝土之间的配比,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施工,才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破坏注浆效果。

5、洗孔与开塞

洗孔需要在成桩后的24~48h之内完成,需要使用高压清水泵进行清水压管,进而使得注浆管底部的阀门能够顺利打开,打通注浆通道,通常清水劈裂压力小于等于1MPa。

四、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后注浆施工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安装灌浆管前要做好一些防护措施。例如,管内存在的碎屑要清洗出来,防止灌浆过程出现停滞现象,并确保灌浆管和灌浆头被密封。管道连接完成后,对于每个零件都要进行密封试验,为方便起见,通常使用自来水进行灌溉实验,一旦发现灌溉水从现场泄漏,则需要立即进行调查;灌浆管安装前注意好细节问题。如果管道的末端平行于加强笼的底部,看是否存在差异,在进料前应确认泥浆的质量,并测量含量是否准确。类似于测量的水泥比例大小,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由于水泥的规定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看到过期的应停止使用或潮湿的水泥也禁止采用。(2)注浆过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和要求进行,不得中断。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必须中断,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处理该问题,然后恢复灌浆。对于每个灌浆需要做好标记,记录灌浆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于灌浆过程中的数据应该记录清楚。这些数据包括:灌浆压力,灌浆量。对于爆发的情况,还要做出明确的记录,在尽可能详细的情况下,准备出处理时间,可参考和分析。(3)当灌浆压力发生变化时,浓度也需要相应变化。运输中浆料的含水量过多会造成不方便,也更容易渗入土层;而中等浓度的浆料主要用于填充,压实,压实;水分较少的浆料可以吸收水中注入的浆料,在浆料浓度中起重要作用。灌浆时需要做的工作是严格控制注浆和注浆的浓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注浆技术能对化桩沉渣、泥皮等起到固化作用,并对灌注桩桩体起到了增强的作用,可有效提高灌注桩的稳固性。除此之外,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为施工工序减轻了难度,有效缩短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工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9.

[2]黄培洪.关于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13:245-246.

[3]连小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52.

[4]陆子易.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化工管理,2014,26:133.

论文作者:宋祯祯,刘国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宋祯祯,刘国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