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工业中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实现强国梦奠定了基石。而工业集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越来越科学化,机加工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工业智能化发展,企业的发展道路也变的人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要不断引入现代化的技术理念,充分发挥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企业机械制造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机械制造;发展;应用
1机械制造中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性
在科技化以及信息化时代之下,机械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之中施工技术实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制造系统的完善以及提升离不开数控技术的高效应用,同时作为一种关键性的技术,施工技术能够实现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微电子处理以及自动检测之间的高效配合意义重大,要想能够真正实现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注重对数控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也是机械制造精密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具有柔性,自动化,高效率以及高精度这几个特点,如果采取人工制造的形式就难以保证这些特点的精准性以及可靠性,因此,如果能够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有的机械制造相结合,那么就能够有效的突破这一不足。机械制造之中的智能化发展是机械制造整体上良性发展的实质需要,要想实现机械制造效能的有效提升,还需要对不同的参数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及修正,后期在线诊断的过程中实现智能化故障处理,计算机信息智能化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弥补这一不足。
2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实践应用
2.1机械生产设施智能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重中之重,加上流水线操作的应用推广,不仅能够促使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提高生产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并且能够实现制造行业生产造价与人工成本的有效降低,极大地避免了传统人工生产方式造成的产品损坏情况的出现。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制造流水线的管理控制实践效果更是出现质的飞跃,促使智能化管理系统更高效、全面的搜集整理各种生产工序相关参数,并及时发现并调整生产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流水线生产作业综合效率明显提升,确保生产容错率最低化。并且在实践运营管理中,如果智能化机械制造流水线生产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完全有可能实现自动化运营管理,利用最少数量的技术工人支持完成整个生产加工线路的高质量生产。这种显著性的机械制造管理自主可靠性运转,能够利用自动化运转机制进行设备的自行检验,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预警,而技术人员则可以根据预警通告实现对工序的维修管理,防止出现机械故障影响整个生产加工效率的情况。
2.2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方式
当智能化技术融入至机械制造过程中后,智能化技术所提供的便捷性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为了将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样需要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积极的改变,以便其更好地适应应用智能化技术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有助于在根本上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制造效率。此外,对于传统管理模式而言,人工管理方式在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均表现出关键的作用,从而导致人工管理的强度有所上升。其中,对于人工管理而言,其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难以及时有效地对相关机械生产技术进行调整,导致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难以充分提升。随着智能化关联管理系统的出现,其不仅具有管理的高效性与准确性,而且具备全面整理与手机有关数据的能力,从而可以帮助机械制造企业依据实际生产制造条件来对生产方案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机械制造企业来讲,智能化关联系统可以将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系统进行连接,以便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有助于达到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2.3产品设计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且能够扩展相关技术产品的辐射范围,使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得到显著性改善。但机械制造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市场调研投入力度,对市场需求与实际发展方向有较为精准的了解与掌控,在机械制造产品生产加工中配合使用智能化管理体系,使产品具有一定的自动化与实践化功能,实现机械企业与生产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3机械制造中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首先,在性能发展上开始体现高智能化以及高效化,作为机械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率,精度以及速度对机械制造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主要以中央控制系统为主,这些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元件的有效检测以及交流和互动,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机床运转速度的提升,保障信息流的自动调整,实现群控系统效能的有效发挥,另外,这种高效化的运作特点符合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更好地实现理想目标。其次,在功能上开始实现人机交互的有效组合。大部分的机械制造对图像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因此人工操作难以符合这一要求,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利用各种计算机操控系统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其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窗口以及菜单之中进行实践操作。另外,在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展示以及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的过程之中,能够实现机械制造中的智能化发展,促进人与机器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不同的比例进行缩放以及调节。设计师也可以立足于这一实际情况,积极的获得丰富的信息数据以及可视图形,从而保障产品设计周期的有效缩短,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最后,体系发展上呈现可控化和集成化。机械设计制造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以及多元,技术人员可以立足于网络数据资源使用的实时情况,通过管理系统的建设来明确机械设计原理及工程要求,从而在一台机床上对机床进行有效的操作设定以及编程,提高整个机械设计的速度和效率。另外,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重要的技术指标,分析软件以及硬件的运行速度,及时掌握数控系统的集成度,明确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要求,不断实现各个技术性能的有效改进。
结束语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对传统机械制造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迫使传统机械制造行业进升级改革。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行业,对整个现代工业领域的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计划经济与思维观念等影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理论实践体系,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状况,促使我国机制制造行业快速进行优化改造,所以广泛探究与应用智能化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及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冯超.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探析[J].通讯世界,2018(01):325.
[2]王宇琦.探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2):179.
[3]池丹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49.
[4]任文强.浅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7.
[5]庄明明.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6(06):49.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机械制造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高效论文; 这一论文; 行业论文; 制造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