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三骏乡第一中心小学 131200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其作为交际工具的实际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学习也是一种跨文化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文化因素的重视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能否实现。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只注重对语言形式的讲解,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意义即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把英语仅仅看作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和语法规则,多记一些单词,就能用英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结果尽管学生学了各种方法,知道不同的语气和语态等,然而在运用语言时,往往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来理解与表达,而忽视了与之交往者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以至造成交际失误。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以及英语教学的改革,文化研究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新的教学大纲关于“要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规定是过去历次大纲所未提到的。再者,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文化方面的教学包括人类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其中包括两部分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交际文化的范围较广,而知识文化在跨文化的交往中作用不大。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包括以上两类内容,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把重点放在交际文化上,因交际文化是进行语言交际时所必须掌握的。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形式和运用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称呼、问候、介绍、邀请、致谢、道歉等。
招呼、寒暄用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人关于“吃饭”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心态;而英国人以谈论天气的话题与人搭讪,这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有关。
对陌生人的称呼也是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我们在问路时,首先要尊称“同志”、“先生”或“师傅”,然后说“请问往……怎么走”等。如果我们在英国街头问路时讲一句:“Sir/Madam,will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听了一定可笑,他们一般说Excuse me,where is…”等。
讲英语的人听到别人称赞时,一般说“Thanks you”表示接受;受到感谢时,一般说“You are welcome”。中国人在受到表扬和感谢时,虽然心里也高兴,但并不如实说出自己的感受,一般比较谦虚。
至于说到和please相对应的汉字“请”时,应注意有些场合不宜用please。如请人先进门或先上车,中国人会说:“你先请”,译成英语就是:You go first ,please. 但英国人在这种场合一般说“after you”。
除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外,英汉文化差异还表现在风俗礼仪和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但通过以上这些文化差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只懂得语言或语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懂得语言的文化背景容易造成交往中的人感情的不愉快,甚至误解。
要把文化教学溶于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有关文化方面的因素,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及时地、经常地进行介绍。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材料、讲座、电话教学等各种手段把有关国家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论文作者:周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文化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因素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教学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论文;